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新老师     
正9月16日晴今年我上二年级了,这学期,我们换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老师姓汪,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他上课非常认真,对我们也很温和。课堂上,他总是笑容满面地给我们讲课,他上课非常风趣,经常讲着讲着就把我们给逗笑了,原本一节无趣的语文课瞬间就变得有趣起来。啊!我喜欢你,汪老师!  相似文献   

2.
丰梅 《家长》2010,(2):49-50
前几天,一位博友给我发了一张“小纸条”:范老师,我是您博客的忠实读者。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遇到一个问题,今天我下决心提起笔来向您请教:我儿子十一岁,读六年级,他一直对班主任老师不满。在他眼里,班主任是一个经常瞪大眼睛训斥人的人,上课的普通话也讲不准。他对老师的批评敌对意识很强,经常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该怎样让他改变他对老师的看法呢?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班里有一半幼儿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平时讲话都用方言土语,为了孩子们能够从小养成讲普通话的好习惯,我规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普通话交谈。可是,这样的硬性规定收效并不大,孩子们还是照常使用方言土语。这一天,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便对孩子们宣布:“老师的耳朵非常奇怪,只能听见小朋友讲的普通话,如果小朋友讲方言土语,老师的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话音刚落,唐行越小朋友就用土语大声对我说:“老师,你的耳朵生病了吗?”我故意歪着头,装出一副听不见的样子,“唐行越,你对老师说什么?我听不见。”这次,他…  相似文献   

4.
小学时,语文老师每讲一篇新课文,都会从每小组抽选出一个同学上台各朗读一段,读完后再评出谁读得最好。其实每次抽选的都是那几位固定的同学,我也是其中一位。有时会评上最好,但不是每次都能评上,评不上的时候,心里就会不服气,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谁都想争第一。自从我家买了电视机,接触到动听的普通话时,我心里突然豁然开朗:为什么不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呢?接下来的日子,我悄悄练习普通话。刚开始习惯于家乡话的我发音总不准,读着读着就转了调,但是一段时间后,我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读课文了。那天,抽选的同学中我是最后一个读。在其他同学照常说乡…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时我对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和历史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那么佩服,就是因为他们的教学太有魅力了。老师的魅力与老师怎样讲课(内容和教法)密切相关。对语文老师的魅力印象最深刻的源自两点,一是他每天晚上读鲁迅的文集,每周读一本,一年多下来差不多读完了全集。当时的背景是:70年代初有出版社开始以每周一册的节奏陆续出版鲁迅的集子,老师跟书店约好,每周来了书就先给他留出一本。二是他讲课时常常从一个词说开去,"顺便"讲一些诸如《辞海》和《词源》的  相似文献   

6.
无痕的教育     
25年前,我读小学五年级。因为我喜欢读书,作文写得也不错,所以班主任送我去上海少儿图书馆学写作文。教我们的老师,三十多岁,瘦高个儿,普通话讲得极好。他态度和蔼,语言幽默,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两个小时的课,一眨眼就过去了。回到了家,我兴奋地把上课的情景告诉了同样是当语文老师的父亲。父亲笑着对我说“:给你们上课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贾志敏老师。”无独有偶。以后,我也当了老师,而且也教孩子学习语文。再见到贾老师,那是在20年之后了。我作为骨干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有一次,我去听贾老师上课。他上的是《程门立雪》。此时的贾老师已经是个…  相似文献   

7.
感受阳光     
记得读初二时,我的语文老师姓沈,是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他博学多才,热情正直。但当时年仅十四五岁的我却不怎么喜欢他。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英俊,也不潇洒。 沈老师对我却偏偏格外关注。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是个喜欢文学的女孩子,语文成绩总是在全年级遥遥领先。其实这种喜爱和关注对我而言是正常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来自语文老师的喜爱就一直伴随着我。谁会不  相似文献   

8.
魅力     
学生喜欢有魅力的老师。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我上初二时,来了一位语文老师,据说,刚从师范大学毕业。他个儿不高挺壮买,小半头,鼻梁上架一副近视眼镜,挺斯文的样子。说实在,刚开始我们谁也没有重视他。但一堂活动课后,他竟让我们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9.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10.
彭仲辉先生曾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一般人称呼他“彭秘书长”、“彭主任”等,只有例如我这样的少数人,仍然按照四十多年前的关系称呼他“彭老师”。彭仲辉老师是我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那是他刚大学毕业风华正茂之时。他的教学是很出色的:用普通话讲述,表达准确、流利,语无馀字,内容讲解很到位,颇见功力。他是一位素质很全面的老师,倍受同学们崇拜。但彭老师在教学岗位上只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调走;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师跟我讲过这么一件事:那一年,我参加教学大赛,在大赛前,我想向我的同行请教,上了一堂公开课。那节课上得不是太好,在评课时被负责老师抨击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甚至连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基本功的普通话也被否定,说是“结齿钝牙”。后来他告诉我,赛程太近,我们希望对你进行完美的包装,所以专挑缺点来讲,并且扩大化来讲,目的是想你一下子把不足之处统统扔掉。我明白他的用心良苦,但我知道,这个评课没有打造我的完美,只是摧毁了我的自信,以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在学生面前就真的有些“结齿钝牙”起来了,而在此之前,我认为我是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12.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13.
(一)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很不好,原因是我不喜欢语文,而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是因为我不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位年轻的男教师,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训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了他似的。  相似文献   

14.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很不好,原因是我不喜欢语文课。而不喜欢语文课的原因,是因为我不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位年轻的男教师,火气很大,动不动就训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了他似的。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他的班上,感觉他从来就没有笑过。我不喜欢他,也就不喜欢他的课。四年下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排在班里的倒数。我很自卑。那天一上课,坐在教室窗边的我就开起了小差。“王永明,你起来回答……”突然,老师向我提问了。可怜的我连什么问题都没有听清楚啊。我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准备挨一顿臭骂。可是,意外发生了,当我抬起头来…  相似文献   

15.
姜钦峰 《教师博览》2011,(10):34-34
他从小喜欢看闲书,上课不听讲,还捣乱。闲书看多了,见识大增。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讲错了,他就能听出来,常常在课堂上指出老师的错误,以致老师只要看到他举手,心里就发毛,知道自己又讲错了,后来干脆装着没看见。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老师既头疼又恼火,觉得他太喜欢哗众取宠,一有机会就修理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问我,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我就会说起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蒋卫森。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湖南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读高中,教语文的是蒋卫森老师:  相似文献   

17.
每当我看见老师在讲台上那神气的样子,便羡慕极了,总觉得他们像魔术师,能让一个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小学生变得聪明起来,学会很多东西。他们真了不起!我也希望长大了能当老师。这不,机会来了,我的愿望提前实现了。我的爸爸是南方人,普通话讲得不太标准,好学的他请我来教他普通话,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一来,我可以尝尝当老师的滋味,过把做老师的瘾;二来嘛,平时都是他训我,这回,嘿嘿!……教学开始了。我神气十足地拿着“教鞭”,指着书上的“蓝鲸”二字,一本正经地对他说:“爸爸同学,请读这个词。”爸爸小心翼翼地读着“南京”,我板着脸,严肃地说:“…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关于先生的文章。但总是一而再地滞笔,总是害怕我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概写先生是否会喜欢。 中师时的语文老师仲伟功先生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人,顶上有些荒芜,时常是一套中山服,胳膊里总夹着些书。老先生讲的是一口颇具地方特色的普通话,最初进校,对先生的印象便是听不懂他的话。于是,班上便有许多同学便向班主任反映,  相似文献   

19.
周波 《中学生博览》2022,(33):24-25
<正>菜鸟问疑:我给家长们做了一堂积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课后就有一位妈妈拉着我,说自己读三年级的儿子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老师都批评过好多次了,可是他却依然如故,上课会经常发呆,开小差,做作业拖拖拉拉,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脾气也很差,常常和小朋友起冲突。老师说孩子可能有注意缺陷,会不会是多动症,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这位妈妈就先来求教我,问儿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不是就是多动症。可是他在家里玩儿游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注意力挺集中的。  相似文献   

20.
说起我对语文的喜爱,还要追忆到我的童年时代。那时我的两位"老师"深深影响了我。一位是我的父亲,他没什么文化,但他喜欢有文化的人。他特别关心我的学习,天天督促我读书,而且见书就帮我收集起来,书多了就索性把家里那老式碗柜改造成我的书柜。印象最深的是,读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要我拟春联、写春联。我对父亲说:"对子在街上一块钱一副,又省钱又省事,现在还有几个人写对子贴的呀?"父亲脸一沉:"家里有读书人,对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