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子之“忘”是以学习为核心的教育范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庄子以“忘”为学,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祛除物欲对学习的功利性遮蔽。“忘学”作为一种方法,是一种凝神专注之学。“忘学”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高阶的智慧之学。“忘学”的目的是成就按照自我本性发展的自适之人。“忘学”非认知之学,乃以体知与心悟为学,既有身体体验的外体,又有内心觉悟的内求,内求与外体二者贯通,是实现了活动之身和非理性之悟相互交融的学习方式。“忘学”之“教”为“不言之教”,一方面,“教”彻底脱离“言”,教与学一体,教之学就是“教”,学就是学“教”之学;教与学成为教者对学者“感”、而学者“应”的联动感应过程。另一方面,“教”由“言”出,所“言”并非“教”,所言所至无言之“意”方为“教”。  相似文献   

2.
彭国华 《成才之路》2009,(29):I0012-I0012
研究学问,投身学术。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价值取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为学者和社会所关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这个问题,孔子如是说。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孔子的基本思想倾向是“厚古薄今”的,他所向往的是“周制”和“周礼”,因而有所谓“周监干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叹。从这一立场出发,他所肯定的想必就是“为己之学”,所否定的就是“为人之学”了。然而,如果从一般意义出发。把“为己”理解为“谋取一己私利”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为人”理解为“兼济天下、服务苍生”。那么,“为己之学”不是十分狭隘吗?“为人之学”又何错之有呢?  相似文献   

3.
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名言入手,参照历代学者对此的解释,详述孔子“学思结合”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启示,为“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作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美国学者贺拉斯曼的这句名言鞭挞了灌输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实施高中学导式历史教学法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朱熹创立的“理本体”观念,以其对形上之“理”阐释的完善性、缜密性和深刻性而为理学家普遍认同。其中.朱熹提出的“格物穷理”的认识方法论,是一个重大的发明。由于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一致性,使得朱熹的形而上学哲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朱熹哲学的形成及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形上之“理”这一哲学范畴逐渐替代了“道”这一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运用的哲学范畴。形上之“理”的产生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后的儒家学者再没能做出真正的哲学意义的超越。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图片上的历史这是历史现场的一刹那:原子弹在广岛爆炸.遇难者的惊惧,惨状,令人目不忍睹,刻骨铭心,思绪万千,真不知该从何说起。“历史即我垂钓之溪”——美国著名的行迹飘忽的哲学家亨利·戴维·索罗曾如是说——他的同胞著名学者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引用了这句名言...  相似文献   

7.
“套话作文”是近年来高考阅卷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2007年高考作文阅卷中,浙江省的阅卷专家、学者主张把那些写文化类的作文归结为“套话作文”。参加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孙如明老师在自己写的一篇体会文章中写道:“这种‘套话作文’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及其文章中的名言名句;  相似文献   

8.
一、引论 清朝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的最后时期。从历史角度看,它正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转型期;从文化角度看,它又是集各种文化之大成的时期。这种“集大成”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有助于对中国历史上的文艺作一个总结,大大方便了后来的研究者的研究;另一个方面它却又导致清代小说普遍的“复古”之风。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地理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角度,阐述历史上的“地理大转移”这一社会和文化现象,并希图从这一层面论证“西部大开发”有其必然性:它同样是历史地理与文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格言》和《中国古代谚语》,合称“二古”。两书各近百万字,词目各近万条,相对成书,联袂出版。“二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堪称中国语言文化的双璧,一雅一俗,双璧合成,组成了中国古代格言及谚语的姊妹篇,是为雅俗共赏的巨制。 “二古”主编王树山先生,埋首书山语海,春秋廿载,精研俗语学,兼及名言格言学,编著等身,是卓然成家的语言学者,以严谨的学风享誉学界。“二古”的成书,是他继《中国名言大观》(主编,198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外国名言大观》(主编,1992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俗语大辞  相似文献   

11.
简帛文献的大批出土,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它们再一次证明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特征,为真正“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学术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并进一步丰富了王国维以来的史学方法。这些,都给予我们的多学科研究和大学文科教学以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祭祀天地是史前社会先民最古老的自然崇拜.至迟从西周起,崇拜天地之俗就纳入礼制范畴,是最高统治者亲自主持的国家公祭.上古初民自然崇拜,既崇拜天地,也崇拜日月星辰.那时,天气的冷暖,阳光的有无,方向的测定,无不与日月星辰的变化有关.因此日月星辰也是人类最先崇拜的对象之一.在我国第一个盛世汉代,每逢冬至、腊日、除夕、元旦、上巳节、清明、秦岁首(农历十月一日)等重要节日,都有祭祖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古籍保护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古籍收藏环境、防虫防蛀、古籍修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古往今来古籍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旅游行为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行为长期普遍地存在于古代文人的生活实践中,而不只是一种偶然的休闲娱乐活动,对他们的精神境界、人格修养、审美眼光均有重大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启迪于现代。  相似文献   

15.
《古船》是张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对小说外部时间架构和内部时间的剖析,来说明这部小说突破了我国传统长篇小说在时间上纵向延展的写作方法,是有意识地丰富作品的时空关系,使人物、事件、情节获得较强的立体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古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长篇小说写作技巧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16.
储光羲擅长五言古诗的创作,其五古诗歌中具有明显的仿古倾向。因为诗坛的复古潮流,东南诗人群体的整体创作趣尚,储光羲听从性格、思想等内在特质的召唤,形成了对五言古诗的特殊偏好。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是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由于历史时代、地理位置、经济形式、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之间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同,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近代诸子学无论在文本考据还是学理阐释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晚近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并未随诸子学的复兴而复兴。《孙子兵法》研究的困顿与孙子诸子地位的确立较晚、长期的儒学传统、世人对《孙子兵法》的误解有关。随着西学的冲击,《孙子兵法》的研究体现出中西结合的近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学人传记,当代传记文学横跨两个世纪的一大壮丽景观.通过对学人博大精深的学问、高风亮节的人格、悲欣交集的生活的展示,可以集中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优秀的学人传记,既述其"学",又传其"人",将学术与人物两条线圆熟地融合在一起,洋溢着一种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相似文献   

20.
从德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骨、牙、角、陶、蚌等器物,可管窥德州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石斧、石镰、石铲和蚌刀,说明德州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这里从事着原始农业生产;大量的石箭头、蚌箭头、陶弹丸、兽骨镞及少量的铜镞,说明渔猎活动仍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的陶制器皿,如陶灯、陶盆、陶豆、陶鬲、陶罐、陶鼎、陶杯等,说明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陶环、陶俑、陶牛、陶马、陶鸡、陶楼的发现,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畜牧业和家庭养殖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反映;特别是陶纺轮和捻线坨的多次发现,说明德州区域当时已有了发达的纺织业。在距今4000年左右,德州先民终于敲响了文明的晨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