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切莫学曹参     
最近又重读了《史记·曹相国世家》,颇有感触,不妨信笔写在下面。 曹参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臣名将,早在刘邦起兵于沛时,他就是刘邦的重要助手,转战南北,“攻城略地”,驰骋沙场,“身被七十创”,在建立西汉王朝的斗争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故而由中涓、将军中尉、假左丞相累迁至齐之相国,被封为平阳侯,食邑“万六百三十户”,甚得汉高祖的器重、惠帝刘盈时,依照刘邦生前的安排,继萧何之后任中央的相国。  相似文献   

2.
“汉高祖”称谓辨湖南临武一中唐建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教学参考书》中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思考与练习答案”认为,汉高祖是刘邦的溢号;也有人认为,汉高祖是刘邦的庙号,如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帝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据其生平事迹而...  相似文献   

3.
西汉初年,因多年战乱的缘故,社会呈现出一片衰败的景象。这是历史事实。不过,有的论著在阐述这一历史状况时,所用例证似有不确之处。如说:“汉初,……由于连年战乱,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大城市的户口仅有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汉高祖路过曲逆(今河北完县东南),那里的户数从原来的三万多户减至五千多户,他还称道这个城市的繁盛同当时的都城洛阳差不多”。(见《中国史稿》第二册、第16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版)这里所用汉高祖过曲逆之语,即与史籍原意不尽相符。  相似文献   

4.
关于周勃“重厚少文”的说法,纵贯自汉以来之古今,横溢九洲四海之华夏,其根据是,汉高祖击黥布为流矢所中,医不能治,快要死的时候。书载吕后曾经问他:“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他说:“曹参可。”又问以下何人,他说:“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因系汉天子说过的话,于是史官录之,民间传之,《史记》载之,《资治通鉴》袭之,以迄于今。这之后有了陈平和周勃合谋诛灭诸吕,安定了刘氏天下。 汉高祖以识人见长,识张良,识韩信,识帮助他识韩信的萧何。然则这是来源于当面实践体察之功。至于识周勃于本人生后若于年形势之变迁,果能金口玉言而中,岂不怪哉!  相似文献   

5.
名画欣赏     
油画《田横五百士》,创作于1928~1930年。该画取材于《史记》。田横是齐国人,汉高祖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汉高祖下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京城进发。快到京城时,田横自刎而死,令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  相似文献   

6.
宋江在水泊梁山,论力气 抵不过李逵,论计谋“鬼”不过吴用,论钱财赶不上柴进,论武艺比不过林冲,可梁山的一百零八将照样尊称他为“大哥”,推他坐了“第一把交椅”。汉高祖刘  相似文献   

7.
汉书下酒     
据说,宋代苏子美十分喜欢读书。他住在岳父家中,每天晚上读书总要饮一斗酒。(斗,古代盛酒器。)他岳父很奇怪,就去偷偷地看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指随从待卫之车),就拍案叫道:“惜乎夫子不中!”说完就满饮一大杯。又听他读到张良汉高祖说“此天以臣授陛下”时,他又拍案叫道:“君臣相遇,其唯如此!”说完又满饮了一大杯。他岳父看到这种情景后大笑道:“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实在不算多也。”  相似文献   

8.
楚汉相争,开始时楚霸王项羽兵强而勇猛,但最终却败于汉高祖刘邦,这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历代兵学家极为重视的。《何博士备论·楚汉论》中有一段较为深刻的分析:“彼项羽以百战百胜之气,盖于一时,手裂天下以王豪杰而宰制之,自以为天下莫能抗也。”只凭血气之勇,“知夺而不知有”,是他失敗的根源。而刘邦宁斗智不斗太,在智谋上占有优势。两相比较,“盖以力则不若智之胜”。不仅如此,该篇还进一步评述说:“汉高祖挟其  相似文献   

9.
韩信画兵马     
传说汉高祖刘邦要重用韩信时,曾问帏信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多多益善。汉高祖刘邦就让韩信画兵马,并说能画出多少就给他多少。封多大的官。韩信想了想,便画了一个大开的城门,城门口斜着挑出一杆大“帅”字旗。刘邦看后很高兴,就封韩信做了大元帅。韩信的画妙在含蓄,以少许的笔墨,创造出意蕴丰富的意境,从而表现出凭借语言字难以述说详尽的内容。占往今来,像这样蕴含丰富、妙在含蓄的艺苑趣闻还很多。请做下面学鉴赏趣题,学习审题炼意。  相似文献   

10.
汉代“无为”思想承先秦“无为”思想而来,但有它新的特点。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高祖到景帝末,“无为”思想被付诸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武帝建元、无光间《淮南子》和《论六家之要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先秦以来的“无为”思想作出了总结和发展;儒家独尊、黄老失势后,“无为”思想在政治方面巳无突破性进展,但在宇宙观和人生观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兹略述如下。一、黄老派实施“无为”后的成效及局限汉高祖初定天下,儒生陆贾就从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从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清末立宪运动的灵魂人物。他亲历了当时绅商及各阶层人民从热切期望通过立宪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和发展,到对清政府完全绝望,不得不改而赞成推翻帝制,拥护共和的历史过程。他在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最高涨的一年里,屡次说到,清政府如不真正进行改革,不出两年必亡。他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准确的预言,是因为他切实感受到人民离心力几乎到了极度,民变层见叠出,清政府成了制造革命党的大工厂,日日为自己准备掘墓人。梁启超细心研究了社会经济、财政状况,认识到已陷入不可逆转的深刻危机之中。在如此情况下,清朝的王公贵族、大小官吏却腐败益甚,都只顾为儿孙后代聚敛财富,而不顾国家危亡。根据这些方面的深入观察与研究,梁启超才敢于预言清政府两年之内必亡,并终于成为事实。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最终垮台,固然是因为革命党的起义给它以严重打击,以及立宪派的活动从内部动摇了它的统治基础,同时也是清政府自己的愚顽和腐败有以致之。  相似文献   

12.
潘之博是康有为“十大弟子”之一,一生追随康有为,与麦孟华构成康有为维新事业的“两驾马车”。他久戍军旅,戊戌变法前后致力于武装“勤王”运动,后又协助康、梁开展“运动倒袁”和“开放党禁”活动。袁世凯称帝时,入冯国璋幕府,联合各方倒袁势力。潘之博勇武雄才,忧国忧时,是近代著名的爱国猛士。  相似文献   

13.
洛阳东周王城西南的周山上埋葬有东周四王,其墓穴上夯筑有封土,是中原地区的早期冢墓,同属东周王陵的"周山陵区"。"周山陵区"埋葬的四王,西边的孤冢为周灵王冢,东边的"周三王陵"应为景王、悼王、敬王的父子冢。  相似文献   

14.
浙江遂昌长濂村人郑秉厚,为官16年,心系百姓,权为民用,治行显著;性格耿直,秉笔上疏,抨击权贵。政治上主张皇帝要“坚立志以隆德业”,“慎纠劾以造就人才”;经济上提出“议赋役以齐一国法”,“清铺行以厘积弊”等主张。他是明朝中后期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吏,一位敢言敢谏的言官。  相似文献   

15.
著名山左诗人谢重辉“性傲岸不与俗伍”,生活于康熙盛世却以隐居乡村终老。作为清初诗坛影响一时的“金台十子”诗人之一,他没有与“名园百卉争妍竞媚于春风骀荡中”,而是以声杂徵羽的变雅之音,直指盛世帷幕下的黑暗,揭露了康熙盛世的真实面目。成为盛世疏离心情的真实表白,是清初诗坛风格卓异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君相关系的和谐和合作在开元天宝政治中至关重要。高力士作为唐玄宗最信赖的得力助手,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在君相的沟通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他能从大局出发,积极协调唐玄宗与朝巨尤其是与宰相的关系,促进了宰相与皇帝之间的通力合作,对开元天宝盛世局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光武帝刘秀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是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封建帝王。他的一生事业,始于参加西汉末反王莽的农民起义,立下大功;继而消除割据,统一全国;君临天下后,不骄不怠,将巩固统治的基础建立在与民休息,让人民安居乐业上面,成就中兴大业。他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时代的佼佼者,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8.
49岁的英国人马丁.怀尼斯在翻越安全栏给正在展示的2件中国陶俑戴上面具后被大英博物馆的警卫扭送了出来。为了抗议中国污染问题,马丁在面具上帖上了“二氧化碳污染者”的标签。该展览展示了1974年从陕西省秦始皇陵墓出土的7000多具真人大小的陶塑中的19件陶俑。  相似文献   

19.
义和团时期的徐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桐深受儒家经典熏陶,堪称良吏,但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国际局势并不了解,仍然坚持尊王攘夷,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认为学习外国长处,就是离经叛道。认为因为外国侵略中国,所以就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主张杀洋人,杀教民,将爱国主义变成了荒谬的盲目排外。  相似文献   

20.
吴从祥 《天中学刊》2011,26(6):34-37
汉代传世的神话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类型的神话,王充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王充以求“真”的科学态度对原始神话进行了批判,以求实的史学态度对远古圣王神话进行了批判,但为了颂汉,王充不仅迷信,甚至大力宣扬汉帝政治神话。可见,王充对神话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往往会依其立说目的而取舍,甚至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