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系统性回顾,对影响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因素的分析,对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个人理解及相应的教学实践效果发现,儿童的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在很多方面(如习得年龄、手段、模式、环境和动力)都有区别。由此得出结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毫不费力的,而成人的二语习得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不同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效果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年龄的差异、语言习得机制的差异、语言习得环境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儿童语言习得看成人第二语言口语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心得语言的能力和速度往往超出成人学习。我们应从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儿童和成人在语言习得方式、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借鉴儿童习得语言的特点,从扩大自然语言的输入、丰富教学形式、活跃学习气氛、克服心理障碍等方面着手,有效提高成人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习得语言的过程。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导致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本文从语言认知和情感因素两方面做深入分析,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对照。  相似文献   

5.
儿童语言中个体量词"个"的运用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语言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方向,本从儿童语言中个体量词“个”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及与成人量词语言使用的比较,探究了个体量词“个”在儿童口语中的习得机制、习得特点。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及在这过程中各个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者年龄及学习者性格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探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内在规律,以便帮助人们用较科学的方法成功地习得第二语言。本文仅就Stephen Krashen的“Monitor Mode”理论和Menil Swain的“Output Hypothesis”理论及此二理论对现代英语教学及成人作为个体习得第二语言的启示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开放教育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的全新的成人学习模式。由于“师生”、“生生”的时空分离产生了学习者情感上的“孤岛效应”,此种不良的情感效应使得成人生在外语学习方面失去信心和激情。故关注成人外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并在学习中施以情感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关键期”是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试图从脑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环境、认知风格、中介语理论、普遍语法(U.G)及学习者心理因素等诸方面入手,对这一命题加以探讨,解释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从而推断出儿童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9.
“信息沟”是交流双方所存在的信息差异,是人们语言交际和交流的先决条件和动力。在英语课堂上,语言的训练只有在“信息沟”的条件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以“信息沟”为中心,从它的概念、意义、方法、注意问题四个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们普遍认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成人不像儿童能快速、容易并成功掌握。这种观点得到了“临界期”假说的支持。然而,在学校教育中,这些将会误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其结果会对成人尤其是大学生学习外语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临界期”假说来澄清这些误解,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外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进而给同行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理论及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的研究,指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语言之于第二语言习得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在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既作为学习者的目标语,同时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而就要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归纳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关注,更好的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语学界一直关注二语习得的效果问题,并针对外语学习特点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积极加以应对。二语习得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颇多。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更应关注学习主体本身潜在因素的挖掘,重视其内在潜能的激发和利用。归因理论提出的不稳定因素更会增强失败者成功的希望的主张对研究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借鉴。通过调查分析,二语习得成败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紧密,学习主体自我效能判断、动机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调节因素等不稳定的非智力因素都是二语习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加强对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控制,才能取得二语习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语言获得与第二语言获得本质上无异,都是一种把外在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的心理或心智表现过程。而由于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以获得者先已建立的第一语言为初始状态,这一过程不可能走第一语言获得过程那种以经验触发为获得方式的自然生长与发展之路,它要把第二语言获得者设计在一定的教学程序之中,同时把第二语言作为知识加以灌输;而获得者本人则要接受警告;时时注意排除来自第一语言的负面干扰,调节并克服因为学习动机上的功利主义所造成的表现为急于求成的焦躁情绪,以使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尽可能地减少曲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新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逻辑问题”与“奥威尔问题”同时存在。重新审视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本质差异,认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对世界进行认识与范畴化的过程中认知成果,即知识体系与语言同时建构的内容与形式一致的过程;而二语习得是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相脱离的过程,为二语习得中奥威尔问题。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它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语言学及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步构建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各种新的理论和学说不断出现。本文在回顾近50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多的国家。基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得出了语言习得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输入过滤→有效输入→输出过滤→输出。但在不同语境下,阶段性语言习得会呈现出两种基本模式:输入导向和输出导向模式。这两种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可以确定不同语境下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这对我国英语的教与学两方面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构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有助于改进第二语言教学活动,完善语言习得考核机制,为选择妥当的学习策略提供借鉴,最终提高学习者语言习得效率,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Krashen的习得—学习假说以有无意识为标准将"习得"与"学习"区分为两个独立的发展第二语言能力的途径,并指出习得比学习重要得多。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语习得中被视为重要错误来源的语内迁移现象的分析来谈谈对该假说的一些个人看法。从语内迁移看,"习得"过程也是有"意识"参与的,"习得"和"学习"互相联系,并且"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过滤、变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进程,着重论述影响语言过滤的若干因素。变体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对二语习得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都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研究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母语基础上怎样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大家普遍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在教学经验和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但不具负面影响,而且有促进作用。本文就此作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可资利用的研究基础,它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