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该文从迁移理论概述着手,对负迁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负迁移在语法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探究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帮助学习者习得地道的英语以及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母语迁移现象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所在。本文从语言迁移的概念出发,介绍了语言迁移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阶段,并着重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现象,指出母语正迁移研究带来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3.
谭凯 《科教文汇》2014,(17):51-51,84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它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出发,探究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运用于二语习得,分析母语正迁移和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总结出两种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结合方言发音特点,分析内蒙古西部方言在俄语语音习得中负迁移干扰因素,探索相应的语音教学策略,以减少习得偏误,希望能对该地区俄语语音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者们对迁移的理解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三种理论,即干扰论,弱化论和认知论.一开始,迁移被理解为“干扰“,学习困难和错误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学习者母语的干扰,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末错误分析的结果对这些理论提出了怀疑,二语习得研究者也对迁移的地位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干扰错误并非源于迁移,而是“借用母语“,是一种“调解“策略.这样迁移的地位被弱化.迁移的认知论将迁移解释为先前习得的母语语言知识在二语知识结构建构之前对二语知识的影响,是对迁移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母语习得理论和规律出发,结合独立院校自身特点,对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6点建议:a)实施分级教学,因材施教;b)接触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材料;c)创建真实性语境;d)克服母语负迁移;e)调动学生习得语言的内在动机;f)加强鼓励和引导,创建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7.
陈丽 《内江科技》2010,31(9):40-41
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福建、江苏两地方言对普通话和英语语音发音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方言的影响,习得正确的英语发音  相似文献   

8.
周莹 《内江科技》2010,30(1):161-161,179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而母语负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了教学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克拉申(StephenD.Krashen,1988)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习得—学习差异假设认为,成人发展外语能力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习得(ac-quisition),其二是学得(learning)。一般来说,母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学得,因为学习第二语言缺少必需的语言环境,必须采用系统学习的方法来掌握。正确认识母语习得与二语学得的特征,并积极研究有利于二语学习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普罗米修斯》2012,30(3):193-209

In studies of firms' internationalisation, language has tended to be bundled into 'cultural and psychic distance boxes'. In this article, an attempt is made to unbundle the impact of language through (a) an examination of the way in which language influences the pattern of foreign market expansion; and (b) an analysis of how a firm may try to cope with language diversity by adopting a common corporate language. We conclude that attempts to impose a common corporate language may hinder or alter information flows, 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2.
语言模型是实现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所在,在分析人类语音理解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统计语言模型,讨论总结了统计语言模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统计语言模型能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珏  周莉 《科技广场》2008,(1):175-176
汇编语言开发的程序有着很高的执行效率,而Visual C 是应用广泛的高级语言开发工具。汇编语言在Vi-sual C 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程序的效率。本文介绍了Visual C 中调用汇编语言的常用方法和进行混合编程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问题,产生了自然语言理解这一研究方向。文章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的一些特点和发展状况,并归纳了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但要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还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和语言美的享受中学习。为此,应着重从新颖性、生动性、准确性、通俗性等方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6.
黄玉倩 《科技风》2014,(7):192-193
笔者通过在对外汉语训练式课堂对语言任务重复训练的实验和对实验的结果的分析,证明了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重复任务的训练可以帮助汉语初学者降低表述错误率和提高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7.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更是为了让学习者在实践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讲解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采用“案例式”的启发教学模式,实例切记大、难、繁,应选取实用价值高、趣味性强、容易理解的简单例题。for循环语句是整个C语言程序结构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条件之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对C语言for循环语句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陈建华  赖丹 《科技广场》2004,(9):124-125
在语言实验室里进行外语听力课教学时,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系统功能,提高向学生传输的教学信息的有效流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能动接受教学信息的水平。从而提高以语言实验室为现代语言教学手段下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慧慧 《科教文汇》2013,(22):100-100,103
现代汉语中,量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类,它在语法中的使用频率极为频繁,相对于汉语量词,维语量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用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对汉维量词进行对比有助于学习维语和汉语的学生对目的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对C语言认识不足、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循环结构学得不好、有不少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还探讨了如何指导课程设计,及课程设计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