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英语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书面交流形式,也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之一,原因是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受母语的干扰。本文从汉语负迁移理论出发,分析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对写作的影响及其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母语的干扰是困扰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性较大。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写作有负面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教师要注意整理、分析、讲解学生英语写作中因母语负迁移而导致的错误,引导学生体会英汉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尽大努力减少母语负迁移,提高书面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写作一直是我国中学生英语学习四项技能中最薄弱的一项,也是高考试卷中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主要题型。从实践看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往往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母语对目的语,即母语迁移是对学生英语写作产生影响的最直接的原因。我们学生在作文中所犯错误不仅有技巧方面的问题,在选词造句的诸多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就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避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这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诸多障碍。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给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写作学习中造成负迁移影响的最大因素,帮助英语学习者消除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学习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客观存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承认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客观存在,对于这种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克服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对于母语负迁移现象颇有感触,现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重点谈一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因素的影响,造成"中国式英语"问题。本文主要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出发点,探讨母语对英语写作负迁移的表现,并以此引申出具体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习得。从词汇结构、句型结构和篇章结构三个层面对母语迁移现象在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上的负效用进行详细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学生英语写作变异,及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尽可能避免由于母语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相关研究表明,英汉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句法差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和短文写作中,普遍存在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突出表现为动词使用的错误、冠词使用的错误、句型结构的错误、"There be"句型使用的错误和句子结构失衡的错误等.教师应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注意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务实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等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克服母语负迁移,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负迁移已经成为了当前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主要难点之一,也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克服母语负迁移,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语言负迁移现象是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母语负迁移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学习者的写作中。该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作文,发现英语写作中各种与母语负迁移相关的错误主要体现在标点符号、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层面并提供了一些为尽量减少这些母语负迁移而导致错误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EFL学习者英语写作里使用时间状语时出现的母语负迁移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和造成负迁移的因素,提出了英语学习中应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情境下的英语语言环境,利用语言的迁移规律,帮助学生克服干扰,减少负迁移,促进正迁移,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EFL学习者英语写作里使用时间状语时出现的母语负迁移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和造成负迁移的因素,提出了英语学习中应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情境下的英语语言环境,利用语言的迁移规律,帮助学生克服干扰,减少负迁移,促进正迁移,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篇、衔接、谴词造句等方面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分析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所常犯的诸多错误,旨在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介语及二语习得负迁移理论,简要介绍了二语学习过程中导致中介语及母语负迁移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文写作的影响。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在词汇、句子、段落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母语——汉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写作在各个层面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即思维方式的不同。从结构性思维的角度比较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目的是在英文习作过程中逐步建立结构性思维,使语言的交流与思想的表达能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认为外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自觉遵守两种语言各自的规律,注意两种语言迥异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认为语言的习得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同时肯定了背诵,模仿等教学方法在优化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模因论为理论切入点,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并指出通过强化语言输入,可以弱化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培养语感;激发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8.
视整个语言教学为一个系统,包括母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两个分系统,每种语言教学系统又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为提高听力教学的效能,对系统要素听、说、读、写以及英语和语文的相关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结论:听说、听读、听写、英语和语文存在正相关。提出改革建议:坚持听说、听读、听写结合训练,促进英语和语文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9.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对中国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的负迁移现象。提出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英汉语言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知识,引导学生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组织英语段落结构,尽量避免汉语文章结构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