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正国 《物理教师》2005,26(4):40-42
在 1 9世纪末 ,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 ,就在这时候 ,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 ,叫做光电效应 .它是赫兹在 1 887年最早发现的 .赫兹在做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火花放电实验时 ,他无意中注意到如果接受电磁波的电极之一受到紫外线照射 ,火花放电就变得容易发生 .1 888年 ,霍尔瓦克斯 (1 85 9-1 92 2 )证实了这是由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了荷电体的缘故 .当电子发现后 ,在 1 90 2年 ,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1 862 -1 947)证明了这一荷…  相似文献   

2.
通过“光的本性”一章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本性假说发展史、电磁波谱、光电效应、光子说等主要教学内容蕴藏的哲学思想,总结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一条基本途径──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蒋雪锋 《广西教育》2013,(46):60-60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由此光的波动理论被广泛接受,后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以及赫兹发现电磁波的实验,把光的波动理论推到了一个近似完美的地步。可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的光电效应却很难用光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幸运的是,光电效应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 光电效应是光子说的实验基础,是证明光具有粒子性的一个重要实验.有关光电效应规律的应用也是高考常见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光电效应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在光电效应中,入射光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入射光的强度究竟指的什么?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入射光比较强,那就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的数目多,因此产生的光电子也就多.”  相似文献   

5.
石广训 《物理教师》2000,21(7):26-27
笔者设计自制了一套以激光为光源的多功能演示器,用于光的传播、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电效应、光电纤维应用(光纤通信、光纤传送图像)、激光通信等教材的直观化教学,趣味浓,线路简单易制作,传输距离500m以上,效果极佳.1制作1.1光源发射电路 如图 1,UT66 A是音乐三极管.D1是市售激光小电筒(φ13 mm、长 70 mm),卸下尾帽和内装电池不用,电路板不要卸出,直接在电筒内负电极弹簧上焊一导线接入电路BG1集电极,另在筒内尾部焊一导线接电路正极,用四节五号电池供电,所有电路元件装入小盒里,让激光能从…  相似文献   

6.
对光电效应中两个问题的讨论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时春华“光电效应”现象是光具有粒子性的第一个实验证据,因而在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物理课本也编入了这一内容.所谓“光电效应”现象是指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  相似文献   

7.
一、光电效应及其规律的发现 赫兹(Heinrich Hertz,1857~1894年)在1887年完成的著名实验,是科学史上一件很有趣味的大事。他在实验中产生并探测到了电磁波,从而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同时又发现了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的光电效应现象。第二年,哈尔瓦克(W.Hallwachs)也通过实验发现,受紫外线照射的金属极板在空气中能放出负电。赫兹的学生勒纳德(P.Lenard,1862~1947)立即对光电效应现象做了卓有成效的研  相似文献   

8.
1.光的本性高考在该部分考查的重点以记忆的知识为主,同时附上一些理解的成分.考查形式多以1~2道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其中命题频率较高的是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现象.光电效应定性分析、实验装置、干涉、衍射的条件,观察到的现象及应用,通常将本章内容与几何光学结合(如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及折射率等)  相似文献   

9.
《光电效应》是上教版高二物理教材中第13章《光的本性》中的一节内容,它讲述了光电效应现象、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从经典电磁波理论与光电效应现象的矛盾引出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规律的圆满解释,最后叙述了光电效应原理在自动化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校物理教师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自身全面发展的高度审视这一教学内容,认为有必要对这一节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他们用了两节课时间,进行了两个演示实验、一个学生实验,用来提高感性认识,巩固理性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实验起到了关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人们更全面认识光的本性的一个重要实验基础——光电效应,已经是高中物理中作为近代物理部分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物理》3—5中,对《光电效应规律》有比以前教材更科学、完整、详细的介绍和讨论.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教师在教学中以及教辅书中,对光子说与《光电效应规律》的解读,不正确、不科学、不完整、不恰当引起的现象比较...  相似文献   

11.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许多中学物理教材都把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作为讲解光具有粒子性的典型案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也有可能发生康普顿效应,为什么产生的结果可能不同呢?换句话说,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对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条件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 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物理第三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识别光电效应现象 .●能表述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了解光子的概念 ,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理解光电效应方程 .●粗略了解光电效应研究史实 .2 .过程与方法●观察赫兹实验中的放电现象 ,体验发现的过程 .●经历“探究光电效应规律”的过程 ,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尝试发现波动理论面对光电效应规律遇到的困难 .●领略“观察、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新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光是电磁波,同时也是粒子,它具有波粒二象性.在光的波长较短时,其粒子性较为突出.能证实光的粒子性的实验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光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E=hv(v是光波的频率),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共40分)1 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可以得出下列哪些结论(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跟它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跟它所处的物理状态无关2 下面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规律,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B)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C)普朗克研究电磁辐射时发现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从而提出了光子说(D)玻尔总结了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学说和牛顿支持的微粒…  相似文献   

15.
著名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因发现电磁波,证实电磁波与光的同一性,发现光电效应而闻名于世.本文对赫兹的生平、主要科学贡献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已为人们接受。自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性质的实验中发现光电效应迹象以来,科学家们经长期的实验研究,总结了光电效应规律。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光量子假设。这一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当时经典物理所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规律。此后,安立根于1919年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六十年代激光问世后,在光电效应中多光子吸收的实验事实面前,只有推广爱因斯坦方程和红限红移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2光电效应中多光子吸收过程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的提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  相似文献   

17.
光电效应是光子说的实验基础,能正确地理解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才能正确地理解光的粒子性.  相似文献   

18.
光电效应是指电子在光的作用下从金属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我们把逸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而康普顿效应是指在X射线的散射现象中,发现散射谱线中除了波长和原射线相同的成分以外,还有一些波长较长的成分,两者差值的大小随散射角的大小而改变,其间有  相似文献   

19.
正爱因斯坦是幸运的,他在普朗克关于电磁波能量特殊处理的前提下,针对当时光电效应解释的难题,大胆提出光也是一份一份传播的,即光子说,从而完美地揭示了光电效应的本质,同时,对光的波粒二象  相似文献   

20.
光电效应现象,是赫兹于1887年在做关于电磁波实验时发现的,1905年爱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其实验规律.中学物理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目的在于引入“光子”概念,为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提供重要依据,但限于中学物理知识水平,没有也不可能详细阐述其产生机理,即使在普通物理中也是如此.因而在教学中产生了一系列模糊乃至错误认识.其中最为典型的有如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