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根》2008,(6):F0004-F0004
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方法而形成的一种历史学分支,具有注重田野调查、文字生动和拓展史料空间等特点。“中华口述历史丛书”为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主持的重大口述史采集项目研究成果,由大象出版社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2.
《蜀典》是清张澍撰写的一部记述四川历史、地理、人文、风俗、方言等史料的典籍.对《蜀典》展开研究,将为四川历史文化及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许多生动而有启发性的第一手材料,还将为古籍整理与释读、辞书编纂与修订,尤其是清代四川民俗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地域文化发展,提供富有参考价值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都属于远古传说,现载他们的文献都是春秋特别是战国时期问世的,比如诸子和其他史志传记等。这些传说性史料是中华远古史的宝贵遗产。西汉司马迁创作《史记》时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摘汇编,撰成《五帝本纪》。从此,有关中华原始氏族异说纷呈的各种传说有了一个统一的体系,黄帝成为共祖。司马迁受今存于《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帝系》的影响,将黄帝列为五帝之始。  相似文献   

4.
鲁能 《华夏文化》2013,(2):56-57
《中东: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是著名伊斯兰教及中东史研究学者伯纳德·路易斯的经典之作。2000年版本的题目为《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在这部著作中,伯纳德·路易斯在占有大量翔实史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层面入手以其雄厚的史学功力与  相似文献   

5.
林旦旦 《华夏文化》2005,(4):64-64,F0003
20世纪初年学堂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大部分从日本编译而来,多数又以文言文形式,不适合我国幼童教学之用,所以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以浅近的白话文编写历史课本。清末以出版白话文教科书闻名的是“彪蒙书室”。创办人是钱塘人施崇恩,字锡轩,是一位举人,总发行所设在上海四马路望平街。彪蒙书室历年出版的各种小学教科书不少于75种,其中历史类的有《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授法》、《绘图蒙学中国历史实在易》、《绘图蒙学外国历史实在易》、《绘图中国白话史》、《绘图外国白话史》、《绘图中外豪杰史读本》、《绘图中外神童史》、《中外历史分类问答》、《杭州乡土历史教科书》,在晚清历史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坚执中国文化本位的思想,以种族与文化的学说治史说诗,目的是在史中求史识,通解历史上的文化中国。而实现此一学术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在充分占有和甄别史料的基础上,对摄取来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代载籍和历史人物,进行诠解和阐释,以重建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历史人物的心理结构。在这点上所有历史学者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7.
论陈寅恪的阐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先生坚执中国文化本位的思想,以种族与文化的学说治史说诗,目的是在史中求史识,通解历史上的文化中国。而实现此一学术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在充分占有和甄别史料的基础上,对摄取来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代载籍和历史人物,进行诠解和阐释,以重建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历史人物的心理结构。在这点上所有历史学者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8.
《营西苑记》见于任继愈主编的《中华传世文选》,是唐甄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体现了唐甄对君主的态度并非一概批判;体现了唐甄"文必有质"的主张,鲜明的"求真"精神,高超的写景造诣;记录了张元炜是南海瀛台的主要营造者,展示了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它也是清代园林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9.
陈良学 《寻根》2003,(5):130-138
2001年2月,陕西省旬阳县尖山乡发现了一部以范仲淹家族为主线的范氏家谱及范仲淹塑像。这是继辽宁省灯塔市柳合子镇发现手写本《由宋入清范氏家乘》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此谱为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木刻活字印刷,现存八卷300余页,较辽宁发现的手写谱体例更为完备,史料更为翔实。这些史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我国人口迁移史、古代宗族制度、民俗学等方面的课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部90万字的《中国反贪史》,一经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就以其选题的强烈现实性、高水平的学术性,不仅在学术化界,而且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王春瑜先生等几位教授,以知识分子的学术良知,以对贪污腐败的极大义愤,从浩瀚的各种历史献中,用冷峻的理性态度,首次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先秦迄清的反贪史,作出了多方位的深邃研究,为当今的反腐倡廉提供了历史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21日,"中国口述历史未来之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四川史编委会和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主办,由当代四川史编辑部、成都大邑建川博物馆承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城市史研究领域可谓硕果累累,呈现出蓬勃的学术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不少学大胆突破,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更加生动细致的笔触来解读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拓宽了城市史研究的领域,而且也丰富了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何一民教授新近所的《传统与变革——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的轨迹》就是这样一部力作,它以一种全面、客观、科学的眼光和方法解释中国城市发展,不仅为城市现代化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单体城市研究和不同类型城市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学术集林》和《学术集林业书》出版王元化先生主编的《学术集林》第一、二、卷已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这是一种以刊载有文献价值的研究论文、历史文化资料为主的学术专刊,提倡“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每年可出版四辑。第一、二、三卷除刊有余英时、徐梵澄、...  相似文献   

14.
文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史上,继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之后的历史时代。中华民族何时跨入文明时代门坎的,这是个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对此,在上篇谈了冶铜的发明、文字的形成。本文将要谈及的城市的耸起,神权的统一,以及人文的勃兴。“九俪之城”——城部问源城郭,它是人类从野蛮跨入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标志着城乡差别、阶级对立的出现,以及国家雏形的问世。中华大地上何时始筑城郭,自古以来,主要有三说:一说为禹。《博物志》:“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老战。城郭自禹始也。”一说为综。《淮南子》:“综作九旬之城”。切…  相似文献   

15.
《大冶赋》译□华觉明游战洪《大冶赋》是宋代著名学者洪咨夔《平斋文集》的开卷之作,是矿冶史上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全赋仅2701字,却高度概括地记述了上古冶金史料,金、银、铜的采冶,铸钱工艺,矿冶机构的设置与分布等,从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著作...  相似文献   

16.
苏秦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载有"《苏子》三十一篇"。然而,这部著作早已亡佚。它的具体内容,至今尚未澄清。以往学者常把《苏子》与《鬼谷子》混为一谈。《鬼谷子》是纵横家的理论经典,《苏子》则是苏秦及其学派书信和游说辞的总集,两者不能混淆。在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里,发现有十六章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我们以这些真实史料为标尺,将散存在战国秦汉文献里苏秦及其学派的书信和游说辞辑录起来,逐篇进行校勘、注释、考辨和译文,撰为《苏子辑校注译》一书。这对研究战国历史和纵横家的事迹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邓少琴先生是我国名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毕生述甚丰。对学术的贡献甚大。巴蜀书社于2001年出版了他的论选集《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收集了邓先生的主要学术论,大体分为四个部份,即巴蜀古代史、考古与物、民族史志和近现代史。由于其研究重点在西南的民族和史地方面,故集以此命名。  相似文献   

18.
读《剑桥中国史》龚杰15卷本的《剑桥中国史》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剑桥中国秦汉史》、《剑桥中国隋唐史》、《剑桥中国明代史》、《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等9卷。其余各卷待国外出书...  相似文献   

19.
引言 蒙文通先生是学通经、史、子、集四部的通儒。他治学由经入史,复以学术流变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故对先秦诸子和宋史、西南民族史创获尤多,早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但是蒙先生成就最大的还是史学。建国前夕出版的《儒学五论》主要是论先秦至汉的儒学,只有其中一篇《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的《后论》是论宋明理学的。此外就是《理学札记》第一、二部分及《补遗》、《致张表方书》、《致郦衡叔书》、《答洪廷彦》等七篇。其理学著作虽然只有三万多宇,所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多是宋明理学上重要的问题。但据《蒙文通文集》的编者在《…  相似文献   

20.
正巫鸿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一书,是融合中国传统学术和西方艺术史方法论的一种尝试,是艺术史、历史、考古各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本书成为武梁祠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专著,于1989年获得了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