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阐述了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目标教学的"导"与"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利用实验进行"导"与"评"。更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技能,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2.
邓迪 《教师博览》2012,(3):43-43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艾丽丝老师在一个周末布置了课外作业:做一项实验。通常实验往往都与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但是这次实验的内容却要求阐述"自由"概念。"自由"也能通过实验表达出来吗?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研究物理规律。即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提出了要学生"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北京市景山学校的老师尝试让学生写"放胆文"的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琦 《化学教学》2011,(11):24-26
应用探究教学法进行"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的教学。通过改进实验、补充实验,使"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更完整、更有说服力。实验设计由简到难,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有机结合,使学生体验"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假说、检验理论"。合理安排交流讨论,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6.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两个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的体系,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笔者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信心"、"细心"、"私心"及教师的"真心"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提高物理实验效果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江勇利 《生物学教学》2011,36(10):36-37
在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一些水中的藻类植物,一些学生误认为带"藻"字的水藻都是藻类植物,比如就有不少学生将用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的金鱼藻误认为是藻类植物。实际上带"藻"字的水藻也并不都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包括蓝藻门、  相似文献   

8.
贾洪波 《广西教育》2014,(33):111-111
"下水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前对课堂实验进行多次预演或试验,把握实验教材、掌控实验细节、精选实验器材和改进实验材料,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行为。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教师很有必要进行"下水实验"。在此,笔者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下水实验"的重要性,谈谈教师如何进行"下水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探索"黑面包"实验产物对酯化反应催化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以蔗糖,淀粉,葡萄糖为原料的"黑面包"实验产物所含酸量情况,并对蔗糖实验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活性官能团-SO3H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万红红 《考试周刊》2011,(76):188-189
一、"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案例【案例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汇报进行的前一周,我把学生分成了温度组、水组、空气组三个小组进行实验。一周后的实验汇报课上,学生按课前分组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刊2011年第9期刊登了《为何在"通电自感"实验中观察不到"断电自感"现象》一文.指出在使用"J2446自感现象演示器"左侧的器材做通电自感实验时,延时效果比较明显,但用它做断电自感实验时,却观察不到灯泡闪亮的现象,使得断电自感现象只能独立地使用示教板右侧的器材来演示.  相似文献   

12.
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段通常较短,养育也好,教育也好,一大责任就是逐渐延长这种注意力时段,让孩子们慢慢地发展出专心、耐心、有长远打算等基本的"成功品性"。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Walter-Mischel领导了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并经过二三十年的追踪观察,有力地证明了这种"成功品性"的重要作用。实验的过程是把一组4到6岁的孩子领进一间屋子里,在他们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名师辈出的学校,仅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学校就先后培养出9位江苏省特级教师,其中华应龙等教师已经享誉全国,因此学校被誉为"学者型教师的摇篮"。名师的"群落式"分布一定与相应范围的教师发展生态有关。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生态,学校成立了以"未名教育家"冠名的教师学科研究共同体。百度词条"工作室"是这么说的:"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预习学案的实践与反思等,表明利用"实验预习学案"可以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霞 《化学教与学》2014,(12):91-92
中学化学教学中尝试"半定量"实验,是化学实验和化学教学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16.
指出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和试题中存在着"伪"实验现象。从分析高中化学"伪"实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入手,对问题的产生原因作出了分析,并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燕  韩金根 《化学教与学》2012,(10):93+61-93,61
用碱性藏花红或酸性靛蓝替代"蓝瓶子"实验中的氧化还原型指示剂亚甲基蓝,则实验中会出现"红瓶子"、"绿瓶子"、"黄瓶子",极具趣味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8.
陈仰来 《考试周刊》2011,(70):204-205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有着独特的教育与教学功能,文章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观察,从"观"获得的感性材料"察"出事物变化的本质,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知识上和能力上得到同步提高,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研究实验,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设想用瓶瓶罐罐奏"响"教材实验,为现实课堂实验探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概论"是高等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传统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知识的"被动式"灌输、实验内容"单一化"、实验场所局限大等问题,因此,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实验教学目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及实验场所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实验教学目的由"传授科学知识"转变为"培养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模式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实验内容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实验场所由单一的"室内"转变为"内外结合",以此来实现"地球科学概论"实验教学的优化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