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已经被确立,阅读教学也正由传统的“传授—训练”型向“对话—生成”型转变。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只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你问—我答”,于是,阅读课由“灌输课”上成了“问答课”。这种课型中问答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由此也就导致了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倪文锦教授认为,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是指对话的双方没有进行真诚的对话,对话之中反映的不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把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问题,称为“新课堂现象”。这些“新课堂现象”很值得教师反思、研究并逐步消除。一、“新课堂现象”现象之一:把“对话”当作“问答”。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问答”,无论有无道理或正确与否都不给予“表态”和引导,任凭学生遐想与信口开河,还美其名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现象之二:有“活动”…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与交流。那么如何才能进行真实的对话.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呢?这里所说的“真实对话”,特指不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一问一答式的简单问答.而是由学生自发产生的问题和思考.即便教师的问题也应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并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的那种。我们由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数学游戏引发了对“数学黑洞”的思考.从而设计了“神奇的495”一课。下面以此课为例.来谈一谈我们对“真实对话”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一教师一文本构成了对话关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对话”常常流于形式,将对话变成了简单机械的问答,老师设计的问题也往往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教师的话语霸权变成了少数学生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我们经过实践与研究,摸索并形成了“一二五”对话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对…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许瑞 《广东教育》2003,(9):20-21
建立一种自治型的共同学习机制克林伯格指出: “没有对话意识,即使使用了纯熟而优美的语言,在谈话中有问答形式,问答中花样百出,那也只是机械的问答。有了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共生和共存的愿望,即使不用问答形式,也能造成一种丰富的对话。”因此,教师应与学生一道体验知识的“共享”进程,基于教材又超越  相似文献   

8.
收尾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信 《教书育人》2007,(12):35-35
历史课堂的教学艺术多姿多彩,不胜枚举。为使学生体会到历史课“言虽尽而意无穷”,这些年,我对历史课堂的收尾做了多方面的尝试,现归纳如下: 师生对话收尾法 它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问答对话,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新知识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问答对话,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活跃起来,能有效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收尾的艺术     
历史课堂的教学艺术多姿多彩,不胜枚举。为使学生体会到历史课“言虽尽而意无穷”,这些年,我对历史课堂的收尾做了多方面的尝试,现归纳如下: 师生对话收尾法 它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问答对话,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新知识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问答对话,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活跃起来,能有效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政课对话教学具有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思政课对话教学主要包括现场问答、实践展示、作业讲评等形式,线上教学的对话规律也值得关注。思政课教师应增强能力储备,高校应当提供条件保障,实现对话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坐不往板凳的待点,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把课堂40分钟分成几个阶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活、趣、动、巧”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在复习阶段,采用对话表演方式,学生之间互相评判。播放自录课文朗读带也是鼓励学生朗读的好办法。当学生把自己精心录制的课文朗读带放给同学们听的时候,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都会有所增强。在讲授新课阶段.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先将对话中的重点难点交代给学生,然后进行“说”的大量统习,从全班一起回答,到师生一对一问答、生与生问答。在学生…  相似文献   

12.
论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观点已提出多年。笔者变换思维,提出通过“课尾问答加分”和“学生自出孝卷”两种方法,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语文教学:“对话”与“问答”的实践“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因此,学习的实践是对话的实践。”对话,  相似文献   

14.
生成性教学正如火如荼开展,但有时课堂教学不能生成也要生成,使生成性教学走入了误区出现把“自主”变成“自流”、把“合作”变成“合坐”、把“探究”变成“标签”、把“活动”变成“表演”、把“对话”变成“问答”、把“上”课变成“背”课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语会会刊,《中学语文教学》始终关注着语文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情况。由于课标修订。从去年第7期起我们开辟了“深度关注”栏目。受到了广大读者好评。今年“深度关注”将重点聚焦课堂,对这一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因为课堂,是语文教学“真正”发生的地方,在这里有许多经常发生的困惑和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期我们关注“‘训练’与语文素养”问题.以后将分别研讨目标预设与教学生成、“用教材教”与课外拓展、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与合作、“对话”与“问答”等话题.欢迎广大教师踊跃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16.
“互动问答”模块是教育学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实现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互动的重要途径,也为教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学生在“互动问答”中表现出“集中完成任务式、合作学习式、复制粘贴式、按部就班式和积极学习式”等五种类型的学习行为。产生这些学习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适应程度上存在差异。教师可以通过上好“开学第一课”、加强过程性指导和管理以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来引导、调控问答模块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发挥问答模块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传统对话课教学,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式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总之,传统对话课教学相对比较封闭,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我校所进行的“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着力点放在了如何最大程度地推进对话课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思维品质和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18.
一“、我们……”“平等”是“对话”的前提条件。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在下达活动指令时,把执行主体的“你们”(指学生)变为“我们”(还是指学生),就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表明师生的对话不仅仅是两者之间简单的问答,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包容、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过程。由此创设的对话情境,可促进师生双方的积极思考,达成师生心理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二“、你……”对话教学实现的应该是师生心灵的对话。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过分强调老师“言”、教参“说”;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最典型的表达就是…  相似文献   

19.
实施课程改革,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作“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其次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地随意表扬,…  相似文献   

20.
朱瑛 《小学语文》2012,(6):17-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涉及“教学对话”。实验版课标阐述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版新课标表述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比照两个版本的课标,2011版加入了“教科书编者”一词。对教材而言,“教科书编者”直接关联着教材的编写意图,这个变动可以理解为课程设计者对教材教学价值的重视,认为在文本解读中,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原始价值,也要关注到课文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