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园本教研中倡导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是幼儿园教研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当前园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文化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对C市504名幼儿园教师和教研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幼儿园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已形成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的教师共同体文化,且整体表现良好,不同等级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教研主体构成多元化,幼儿园教师是第一主体,教研专家介入较少;教师共同体精神文化表现最明显,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必然因素;教研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性关系,教研争鸣具有积极效应,表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行为文化,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已建立多元化教研制度,教研权有所下放,"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共同体制度文化在不同地区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共同体物质文化有差异,但都普遍重视教研空间与时间条件的创设和支持。在园本教研中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既要有正向的教研共同愿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鼓励积极的对话协商;又要下放并赋予教师教研权,实现多元化教研评价,吸引教研专家弹性介入。  相似文献   

2.
教研组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良好的教研文化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地理组依托江苏省美育课程基地,以课题引领,开展教育反思和深度教研,根据每位教师学术素养和业务专长开发地理美育课程,进行项目研修,建构高中地理"审美课堂"的教学模式。学校地理教研组在探索研究与合作的过程中,推动教研组文化和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带动全组成员共同进步,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教研共同体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的必要性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高质量的跨学科教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跨学科教研共同体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的内容:教师观念上的合作、教师行为的合作、教师制度上的合作、教师物质上的合作。跨学科教研共同体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构建遭遇到诸如教师的传统观念和惰性行为、学校管理制度的缺失、环境和氛围的欠缺等困境。为此,我们需采取策略来推进跨学科教研共同体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构建:政策层面的关照;形成跨学科教研的理念;建立健全跨学科教研的管理制度;创设跨学科教研的环境和氛围;增强跨学科教研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4.
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后现代主义与人群组织性哲学观等理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以人为本、以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实现"学习生活化";创设学习文化情境,建设学习生态环境。其建构及演进模式是:教授引领、"以人为本",形成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引领教师间对话、协商,建构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知识管理"嫁接校本教研制度,促成学习文化情境;自组织、自激励、自反馈,催生学习文化生态;使具有文化生态属性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走向自进化、自生长、自完善。  相似文献   

5.
共生理论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共生理论的协作共生品质与校本教研活动的使命相耦合,彰显了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要建构共生的校本教研共同体,理应在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共生单元中,唤醒教师主体意识,强化教师的教研反思能力,以重塑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共生关系中,建立扁平式的学校教研结构,构筑合作的教师教研同僚性关系;在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共生环境中,提供多样化的教研平台,制定校本教研考评与激励机制,促进多元文化的共生,夯实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组建"四有"好教师团队是综合育人的时代诉求。构建新时代教师发展共同体,要基于教师内生需求的多类别构成,深入教育实践开展教研学一体化行动,促进共同体成员合作分享和协同发展,支撑和带动区域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形成教师合作的、动态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了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应构建体育教师合作文化;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加强交流,形成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内知识的共享;开展灵活多样的共同体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刘军工作室成立一年多,通过构建工作室教师成员学习共同体、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名师专题讲座、教育科研、优秀课例展示、工作室送课到山区、工作室学科网站资源库建设、工作室学科教研QQ群等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引领区域内学科教研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教师专业共同发展,为区域内教师专业成长、骨干教师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晓军 《甘肃教育》2023,(16):32-35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名师教研共同体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引领城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名师教研共同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文章首先对名师教研共同体的内涵、价值以及本质特征进行分层阐述,然后重点提出了名师教研共同体的实施途径与策略,并对这一新的教育新生态的创新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开展教师职后教研培训工作,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从整体进行架构,积极探索区域科研、教研、培训、电教等"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从推进"深耕式"内涵发展课题研究、开展"主题式"学科教研培训活动等方面寻求专业支持的有效途径;同时,培育多维度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构双向互动教师研训基地,提升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文化建设水平,形成行为自觉的研训文化。  相似文献   

11.
参与教研活动是当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必须从深层次变革传统科层制的教研组织文化,以教育共同体的理念重构新型教师组织文化。幼儿园要重新审视教师“自媒体”的角色,培育同伴互助的专业成长共同体,给予教师教研自主权,创造常态化和生态化的教研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体两翼"教研共同体以学科教研共同体为主体,以年级教研共同体和网络教研共同体为"两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塑造品牌教研团队,进而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学科教研共同体本着和谐、研究、创新的宗旨实施前沿引领;年级教研共同体力求在自主、互动、共享中深化课堂研究;网络教研共同体发挥开放、合作、多赢的优势,激活教师"草根"的内驱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专家资源优势,促进教师专业高水平发展,实施了“梁溪区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逐渐形成了梁溪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共同体样态。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从培训到赋能的转变。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保障包括建立平等合作伙伴文化、形成稳固组织支持制度、构建良好校本研修机制等。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从“专家模式”到“实践共同体模式”,具体包括项目带动式、教研卷入式、团队研修式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当前值得推崇与优化的教研团体“校际教研共同体”建设现状作了区域性的调查,认为它弥补了现今校本教研中专业引领不足的问题,能够使校际之间优势互补,增强教研质量的监督力度,使校际教研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激发了学校教研的积极性;但目前也还存在着组织还不够规范,教研活动的深度不够,教研活动的质和量欠缺,教研活动涉及面还不够广等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强区域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制度建设、优化校际教研共同体的活动模式、发挥教研员和名教师的引领作用、总结先进经验推出管理示范等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研组是教师个体与团队组织的载体,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教研效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可以通过开展适合基础教育发展的学术共同体教研组建设,在教研组内部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等多维共进的发展团体,细化教师角色,发挥教师特长,以教促研,以研“哺”教,从而有效激励教师主动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组的可持续、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以任务型为导向的“分工式”传统教研形式过于单一、压抑教师教学积极性与自主性、弱化教师合作的问题,基于教师教研协作区的实践经历,探索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模式及其保障机制。首先,依托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形成集体备课新流程;其次,借助“参与式集体教研”活动,形成区域内集体备课共同体。提供专业支持,培育共同体文化,完善考核制度,设计阶段评价机制,搭建发展平台,构建团队包容机制是完善和强化教师教研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教研组长是学科的领导者和教研的引领者,也是教研组文化的培育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者.在缺乏组织赋予的权力的情况下,教研组长要带领教研组成员吴同从事教学教研活动,自己就需要具备教学领导、教研引领等方面的权威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教研组长还要有责任心、奉献精神、合作精神和处理问题客观公正等个人品质.  相似文献   

18.
"合作"、"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间合作的有效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丰富教师个体知识、构建教师协作文化的作用。健全学校制度,对教师学习进行考核奖励;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专家引领等是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林自然 《新教师》2022,(2):15-16
<正>教研组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西城中心小学自2020年5月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研组文化构建的行动研究”以来,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进教研共同体文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传统的“散乱应战”走向“有序发展”;从传统的“个体成长”进化成“群体发展”,形成了“共建、共进、共享、共赢”的发展氛围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罗小英 《教育导刊》2011,(10):48-50
在某一学片内,各学校在联片教研中构建学片教研共同体,有利于形成更加注重交流、合作的新的教研风气,通过优帮困、强带弱,促进学片内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笔者所在的永泰小学作为街镇中心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地域优势和学科业务水平优势,在组建学片教研共同体过程中注意发挥引领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本学片广大教师专业的发展。下面结合小学数学学片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总结我校在构建学片教研共同体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