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适应时代要求,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不匹配,师资力量单薄,产学研脱节。因此,面向新型语言服务经济的外语专业学生培养,应面向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引入语言信息处理课程完善教学内容,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加强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环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本校实际,就地方高校存在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查找与新工科理念下的工程教育差距,探索持续改进路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早日通过专业评估体系达成专业办学水平质量和特色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新工科发展背景下,结合地方高校化学专业教育实际,以培养服务国家特别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创新性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工科院校的特点、对接企业的需求、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方案的革新等方面探讨了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化学专业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成为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传统的工科材料—复合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进行转型。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对安徽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建立研究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多元化为主导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摆脱简单的专业知识传授,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兼顾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造就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已进入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工科建设也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基于国家战略发展、国际竞争局势以及人才培养内在规律,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人才储备的重要基地,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有效途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工科建设背景和国内外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基本现状,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必须把握新工科内涵,重点关注专业能力目标达成、教育教学各要素重构与多元化革新等关键内容,同时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工程教育链条中,保障师资队伍的快速建设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科技革命促进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推动了新工科的建设浪潮.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课程体系建设不足、教学方法亟待创新、学科交叉渗透欠缺、实践教学支撑不足等问题.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采取的策略是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方法创新化、学科交叉融合化以及实践教学深入化.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和改革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岛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分析传统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和局限,结合新时代、新产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和改革措施。通过重新定位自动化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师资质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培养当前产业和行业急需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对驻新乡高校外语专业的调查发现:目前外语专业在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存在问题。依据市场的人才需求,从调整专业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师资队伍和调整课程设置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产学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结合专业实际,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培养立足地方、面向世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21世纪地方高校外语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结合地方经济特色的课程设置,加以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赵盘珠 《科幻画报》2022,(5):335-336
新工科视域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充分借助BIM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构建更为动态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坚持“以高职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授课形式、手段,让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回归育人本质,实现专业的升级改造,发展高职生的工程思维、科学思维以及人本思维,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新工科视域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开展新工科建设是传统工科专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依托山西省区域产业优势,根据人才培养“六新”理念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主动适应新工科的发展形势,努力融入新工科的建设理念。文章在简要介绍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融入新工科的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举措,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德学兼修的引领、开设学校的特色课程、设置新工科的标志性课程,最后,提出新培养方案修订后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理工大学消防工程专业为基础,根据新工科建设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以及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环节、传统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为提高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江南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探究了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跨学科思维灵活、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文章分析了当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从教育模式改革、产学研合作、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介绍了江南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经济的战略行动。自动化专业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前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观念落后、教学内容老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应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更新培养观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和建议,以期更好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9,(3):138-141
"双师型"职教师范生是职教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将"新工科"理念融入到"双师型"职教师范生培养中,对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在新工科理念下,通过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机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双导师制素质教育模式等措施,构建"双师型"职教师范生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黄春梅 《教师》2022,(13):87-89
2017年2月以来,在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理工学院根据区域工业化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该专业的开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广东理工学院汽车专业的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其目标是最终做到将专业建设的效果立足肇庆地区、面向广东省、辐射华南地区。几年来,广东理工学院在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方面坚持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助力“产、学、研”的发展,推动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为社会培养出一批能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变革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