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术论文引文的“必要性”与“适度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文在学术论文论证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引用文字数量的“适度性”,是构成学术引用“合理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当前学术论文存在“过度引用”、“文字复制比”偏高现象,就在于作者对引文的“必要”和“适度”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引文的不合理。学术期刊应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可从技术上较好解决学术论文引文的识别,为专家和编辑的审稿提供有力的支持,遏制因引文不当所带来的学术不端现象,引导作者在参考文献引用的“必要性”、“适度性”和标注方面下功夫,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规范和论文撰写规范。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给社会带来浪费资源、有害学术创新、败坏风气等危害。现存的学术制度由于其高收益、低成本、信息不完全等特点,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必须通过弱化“经济人”属性、减少收益、增加成本、公开信息等手段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3.
学位论文“查重”作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被广泛使用,但其实际效果是有限的,而且可能会导致一些新的问题。这表现在“查重”不仅对遏制抄袭现象作用有限,而且可能会妨碍文献的正当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创新,并忽略了不同学科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因此必须认识到“查重”制度的局限性,在反对学术不端过程中要尊重科学规律,从主要依靠技术鉴别转向以人为主、以技术为辅的鉴别,转向建章立制,转向尊崇学术规范的文化建设。技术手段的使用须合理有度,要避免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陕西教育》2009,(4):4-4
教育部首次就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出通知。通知指出,高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3):32-32
2004年11月5日“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在杭州举办。会议围绕“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与人才培养”、“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学术规范实施细则与学术不端行为惩处办法”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不端与自纠     
本刊上期刊登了<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独家披露的学术不端文献在<开放教育研究>所涉及文献作者的名单后,犹如水泼进了沸腾的油锅,一下就炸开了.北京师范大学Y院长是第一个打电话向我表示祝贺的,他认为<开放教育研究>在中国学术如此不端的环境下敢于自纠,实属不易,可以说<开放教育研究>是第一个敢于吃此"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8.
启事     
我刊从2011年第3期开始试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该办法是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大量国际学术文献为全文比对资源,辅助检查抄  相似文献   

9.
各位作者:本刊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中心”(简称AMLCC)合作,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对在“中国知网”网络出版的学术文献进行联合审稿,并对疑似学术不端文献作出相应处理,予以删除,从2011年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10.
学术不端现象诱发的舆情事件频频出现,基于研究生师生关系形成的微观学术环境不容忽视。诸多学术不端案例越来越表明,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的师生关系失序是滋生学术道德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门阀式、学徒式、雇员式、亲子式、师友式的“导生关系”都会衍生出相应的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学术道德问题。师生关系失序与学术道德的逻辑关联表现为导师“放养”与学生“佛系”、导师对学生过分溺爱、学生对老师“溜须拍马”、导师对学生“压榨与剥削”、师生关系的“越界”与“越轨”等。这些类型的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地导致着学术不端现象发生。为有效解决师生关系带来的学术道德问题,需要将科学家精神注入,实现研究生师生关系的重建:将追求科学真理作为研究生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将研究旨趣服务且立意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立足于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培养的常态化,强化研究生师生互动规范化的监督举措,净化科研育人生态。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抄袭、剽窃为代表的学术不端行为在包括一些名校在内的高校中频频出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重任的高校,已经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多发地、重灾区。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也更具有一般性价值。本文通过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表征的深入分析和界定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时应当区分开的几个相似概念入手,初步构建了认定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标准,并提出应当从量化上进一步明确衡量"学术不端"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协在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时,科协领导透露,学术不端教育将纳入高校课程体系。“高校里的学术不端教育,将以本科生为主体、以研究生为重点,目前,在清华大学等开展试点。”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说,针对请“枪手”代写论文、网上成段复制他人图文资料等“见怪不怪”的行为,杜院士说,在高校开展学术不端教育,一是明确地告诫学生,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编辑快速检测学术不端论文、选择审稿专家、核对参考文献、了解期刊已发表论文的学术不端情况等,有利于编辑对稿件修改情况的判断和对拟用稿的查重,有利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但该系统在库容量、文献的超前性和语种转换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系统应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形成一个未发表论文数据库等加以改进,同时编辑还要采取一些常规措施以控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术不端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对2002年以来我国有关“学术不端”研究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的地域分布与专业分布及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回顾总结我国学术不端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同时提出推动我国学术不端研究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理”“道”融通是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的方法论,是赋予该行为以合法性的根本依据。有依据、有效能是有效学术问责实践的两大特征。要开展有依据的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就必须基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原理、根治机理与问责学理来展开;要实施有效能的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就必须沿着“责任归咎——程序设计——机制建构”的线路来持续优化学术问责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6.
论文署名不端是众多学术不端现象之一,其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可小觑。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加强《著作权法》的学习,完善现有的学术管理体系,加强学术道德的建设,在维护作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署名不端现象的治理力度,净化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在分析高职学院学报来稿中论文署名不端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宣传学习著作权法并结合使用学术不端论文检测系统等方法,能够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以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成为学界热点,相关成果丰硕。研究者梳理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和表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治理对策,也加强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探讨了国外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举措。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我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但美中不足的是,在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视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报作者在投稿中屡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如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这些无视学术道德与操守的不端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报作者在投稿中屡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如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这些无视学术道德与操守的不端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学报作者在投稿中屡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如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这些无视学术道德与操守的不端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