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研究工作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潮湿环境下壁画墓--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作为现场保护对象,采用水合烧料礓石无机胶凝材料进行现场加固试验,通过粘贴、脱落地仗复原、边缘加固与地仗修复试验,使壁画脱落地仗得到了有效保护.证明水合烧料礓石无机胶凝材料及其复合配方是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保护加固的理想材料,模拟实验中采用的修复方法是此类壁画适宜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潮湿环境下微生物对有机材料有很强破坏作用这一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材料的选型分析,运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烧料礓石的材质、胶凝机理以及胶凝后产物形貌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无机胶凝材料料礓石作为加固材料.为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提供了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赤泥、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赤泥、矿渣和粉煤灰的最佳配比.当赤泥与粉煤灰比例为3∶1、矿渣的掺量为40%、12%硅酸钠促硬剂为0.12A、减水剂为0.7%时,所制备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力学性能较好.用蒸压养护制度可得出性能最优的碱激发胶凝材料.赤泥-粉煤灰-矿渣碱激发胶凝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酸碱盐腐蚀性、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抗冻性能;吸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泥、净浆试体、胶砂试体Ⅰ (灰砂比为2∶1)、胶砂试体Ⅱ(灰砂比为1∶1).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碱激发胶凝材料中生成了大量的铝硅酸盐和钙硅酸盐的复合反应产物,如:莫来石(K2O·NaO·H2O、Al6Si2O13)、托勃莫来石和C-S-H、C2-S-H凝胶产物等.该类材料不仅具有类似有机聚合物的完整岛状结构及链状结构,还能与矿物颗粒表面的[SiO4]4-和[AlO4]4-四面体通过脱烃基作用形成化学键;来源于原料中Ca(OH)2的C-S-H凝胶多生成于水泥水化的C-S-H凝胶孔隙之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结构密实度,是其获得高强度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建筑砂浆胶凝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筑砂浆使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和石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水泥和石灰要消耗大量的矿物资源和能源,严重破坏环境;工程中往往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砂浆,造成资源浪费;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耐久性差,配制工艺复杂,不利于推广干混砂浆等.其解决对策是利用具有潜在胶凝活性的工业废渣研究开发能够替代水泥和石灰的建筑砂浆新型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件为数值分析的对象,考虑试件内部存在贯穿整个试件1-2mm厚的细砂、中砂或粗砂形成的薄弱层缺陷,使得骨料与胶凝材料粘结不充分,针对混凝土的二、三轴强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缺陷的存在,不只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同时也改变了分析试件的应力状态.当胶凝砂砾石材料施工方法不当时,骨料与胶凝材料粘结不充分现象是较难避免的,不容忽视;通过试件粘结质量对混凝土影响的分析,提供研究胶凝砂砾石材料筑坝问题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利用赤泥中的碱性成分,采用胶砂强度实验法将赤泥、石灰组合成赤泥基材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赤泥-石灰体系与矿渣组合在碱激发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实验证明赤泥-石灰体系掺量为0%~20%时,随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不断增加;赤泥-石灰体系掺量为0%~15%时,随掺量增加抗压强度不断增加;赤泥-石灰体系掺量达25%时,强度依然和碱矿渣水泥相当.对碱激发赤泥基胶凝材料浆体的SEM分析表明,赤泥、石灰完全参与水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7,(2):46-49
以碱激活镍渣胶凝材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养护龄期及混合碱中氢氧化钾含量对镍渣胶凝材料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镍渣胶凝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延长总体呈增大趋势。混合碱中氢氧化钾含量对镍渣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养护龄期较短(小于7d)时,镍渣胶凝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均随着氢氧化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养护龄期为28d时,抗弯强度随氢氧化钾含量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小幅降低,而抗压强度则随氢氧化钾含量的减少而明显增大,最大可达23.3MPa。  相似文献   

8.
辅助性胶凝材料是水泥工业应用中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使用辅助性胶凝材料能降低水泥用量,延长水泥基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水泥应用效率,间接降低生产水泥的能耗、减少CO2排放。本文首先阐述了辅助性胶凝材料的分类和作用及其在水泥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辅助性胶凝材料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辅助性胶凝材料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华南地区的原材料研发一种LC~3水泥胶凝材料,并研究其水化反应、微观结构的发展、工作性能、强度性能的发展以及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行为,为推广LC~3水泥胶凝材料应用于滨海结构混凝土提供基础信息和参考。创新点:1.鉴于目前对LC~3水泥胶凝材料在混凝土技术和结构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对采用华南地区原材料制备的LC~3混凝土进行了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2.试验结果发现,LC~3混凝土的抗折和劈裂性能优于相同抗压强度的普通混凝土;3.采用拔出试验研究LC~3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界面粘结-滑移行为,证明了新型LC~3水泥胶凝材料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适用性。方法:1.开展一系列基于LC~3水泥的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实验研究,并使用原始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水化产物表征和孔结构分析)和宏观测试(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2.研究LC~3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行为。结论:1.与普通混凝土(OPC)相比,钙矾石、单碳铝酸盐(MC)和半碳铝酸盐(HC)是LC~3样品中的主要晶体水合产物;由于熟料减少50%,且LC~3中发生的二次水化反应消耗了大量OPC熟料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CH),因此在LC~3的水合产物中几乎没有残留六角形薄片CH。2.与OPC砂浆和混凝土相比,LC~3砂浆和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由于在煅烧粘土中无定形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与石灰石结合)二次反应形成了更多的水化硅酸钙和碳铝酸钙水合物,LC~3砂浆和混凝土的后期强度(7天后)迅速增加至与OPC砂浆和混凝土相当的强度水平。3.在与OPC同类材料具有相同抗压强度的情况下,LC~3水泥胶凝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折和劈裂强度,因此更有韧性。4.对于LC~3水泥胶凝材料,颗粒更细的石灰石不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力学性能。5.对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界面粘结-滑移行为,LC~3的破坏模式与OPC大致相同,且通常有两种破坏模式,即钢筋从混凝土中拔出和混凝土劈裂破坏;在具有相同等级的抗压强度时,LC~3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与OPC混凝土相当,但其粘结-滑移刚度更大。  相似文献   

10.
以原状磷石膏、水泥、偏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磷酸或乙酸为激发剂,制备了酸激发磷石膏胶凝材料并探究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了酸激发剂的种类及掺量对胶凝材料抗压性能和抗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偏高岭土、水泥的质量比为45∶15∶40,掺加量为1-5%的磷酸或乙酸,制备的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折性能;掺加量为4%的磷酸制备的胶凝材料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了30.97MPa,抗折强度3.64 MPa;掺加量为4%的乙酸制备的胶凝材料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19.03MPa,抗折强度达到了4.08 MPa;在自然养护条件下,磷酸激发的磷石膏胶凝材料的激发效果优于乙酸。  相似文献   

11.
抽象和具体是对立的,教学中将概念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抽象变具体,通过实例理解概念,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从单方面因素考虑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误区。笔者通过分析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诸多因素后,提出了合理应用新技术混凝土以保持其高度体积稳定性;掺入添加剂,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运用质量良好、技术性能指标合格的砂石骨料;严格控制水胶比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纳米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测定其摩擦学性质,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摩擦表面磨斑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油中加入纳米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能够显著降低摩擦副表面粗糙度,减少摩擦阻力;焙烧产物以0.2%质量分数添加时,抗磨减摩性能最好,摩擦系数由0.075降低至0.065。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以其丰富的储量、低廉的价格以及良好的环保效应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甲烷的存储是天然气作为车载能源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分别介绍了几类存储甲烷材料,包括分子筛、多孔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功能特点以及近年来储甲烷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储甲烷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论述丙烯腈生产工艺流程和“三废”排放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丙烯腈厂选址是合理的,建议加强环境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通过对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组织策略、实施策略、反馈策略等教学策略的研完,以及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推论出: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是英语教学现代化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中介,是理论的具体化.英语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建构学生的认识图式,是极具价值的现代化英语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采用煅烧溶解再结晶方法净化提纯二苯甲酰甲烷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氯化钠,充分氧化副产物表面的有机物,使其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研究表明在560℃-580℃温度范围内煅烧20min左右,煅烧后的样品溶液在60℃条件下水浴加热1h,溶液稳定脱色率大于98%;过滤后的澄清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干燥,制取提纯工业盐氯化钠固体,其质量可达到国家工业盐一级品标准;过滤后的母液可循环使用溶解下一批原料,无废水产生。该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副产物氯化钠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而且还回收大量有用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武广客专设计时速为350km/h,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对混凝土的耐久性等提出很高的要求,按普通配合比设计规范设计采用单一的胶凝材料配制混凝土已不能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复合混凝土胶凝材料,将胶凝材料中的两种、三种、或四种进行复配,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复配比例,然后将其掺入混凝土中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对各种胶凝材料的配制技术的研究,减少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时对选材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出两株厌氧无芽孢杆菌,经鉴定为短双歧杆菌.经驯化,此菌由厌氧生长,被驯化为在牛乳中生长良好,并使牛乳在10小时内迅速凝固的菌种.它与酸奶常规菌种混合发酵后,可制得凝固良好、风味适宜、双歧杆菌达标的保健双歧酸奶.  相似文献   

20.
刘斌 《高教论坛》2014,(10):124-126
对两套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短文听力部分语速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这两套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短文听力部分的语速总体较快且同一本教材中不同单元的短文语速差别较大。提出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材使用者的水平控制听力材料的语速,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选用语速适当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