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监督应当以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基础,瞄准那些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公共道德水准的提高、有利于某些社会矛盾的化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选题根据,从而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焦点访谈"栏目创办10周年之际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而正确的标准就是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作为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区域舆论监督近年来业绩不俗,但是,由于这种形式的舆论监督具有自发性、机动性、欠规范、制约机制不完善等特点,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于是,如何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防治其消极的一面,从而确保跨区域舆论监督的正确开展,就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舆论监督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此后,中宣部积极倡导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使命和职责。新闻媒体批评和揭露不良社会现象,剖析和揭示各种社会问题,可以达到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作用。但是,舆论监督能否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是有其客观标准的。总的来讲,看其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党的事业,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5.
一、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并不对立 党报要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以正面宣传为主,不是说就不要舆论监督。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两并不对立。舆论监督搞得好,有利于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同样可以产生正面宣传的效果和作用。开展舆论监督和进行正面宣传,其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取得进步,行动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来东晓 《今传媒》2012,(11):25-26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必须要拓展舆论监督的领域,实现监督手段的多样化,在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上狠下功夫,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舆论,才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引导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描述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和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进行制约。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新闻宣传工作一贯强调。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同时又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加强舆论监督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法治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闻舆论监督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和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实质上就是希望新闻舆论界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供良好的、优质高效的、和谐的新闻舆论监督环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建设作用.从这样的角度来考查省市地方传媒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发现有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苏苇 《新闻采编》2000,(5):31-32
盥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批评性报道,则是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手段。它与“正确舆论引导人”相辅相承,不可或缺。有许多问题,通过媒体曝光、批评得以及时解决,广大群众(读者)拍手称快,主管部门如释重负,效果往往比开会、发文要好得多。反面“文章”,正面效应,效果积极,大快人心,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由于批评性报道自身特点所决定,有些人对此持有排斥甚至反感的态度。有人片面地将舆论监督与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立起来,使得舆论监督,揭露性、批评性报道在实施过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之一。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分别对“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作了明确规定,使我国的舆论监督环境进一步优化,地位和责任进一步提高,力度进一步加大,很好地起到了推动社会和谐、弘扬正义、鞭挞丑恶的积极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黔明 《新闻窗》2007,(2):69-70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此曾作了许多重要论述,并把搞好舆论监督多次写进党的重要文献中,各新闻媒体遵从这些精神,积极实施舆论监督的职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2000年3月5日,朱  基总理面对全国人大代表,用激昂的语调宜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样一段话:“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鼓励人民群众依法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看到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如此重视舆论监督,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荣幸,引为自豪。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光荣而严肃的政…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工作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江总书记的讲话,阐述了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朱镕基同志称其为“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强调了舆论监督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舆论监督工作,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也说明了这一点。 舆论监督搞得好,就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显示出其正面效应,也称正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打击歪…  相似文献   

14.
一些党政干部应对舆论监督失当是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党政干部公信力和干群关系,破坏舆论监督环境,影响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不利于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也不利于反腐防腐和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要解决部分干部应对舆论监督失当问题,需要提高党政干部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建立促使党政干部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防止党政官员干预舆论监督的制度,同时创造有利于党政干部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非不要舆论监督,而是要在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加强舆论监督。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二者的宣传角度和形式不同,而所要达到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是相同的、一致的。什么是正确的舆论?从正面宣传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宣传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激励、鼓舞人民群众为两个文明建设努力奋斗是正确的舆论;同样,  相似文献   

16.
所谓共同利益,即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内能够重合的利益要求。只有建立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思路、举措、进展的基础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中文 《记者摇篮》2006,(12):17-18
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同时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新闻媒体承担的重要职责,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社会功能,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前提下,如何积极、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以此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缓解社会矛盾,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我们需要加深认识,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舆论监督是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舆论监督的作用和现状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此曾作了许多重要论述,并把搞好舆论监督多次写进党的重要文献中。各新闻媒体遵从这些精神,积极实施舆论监督职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党报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与其法律地位很不协调,到目前为止,关于“舆论监督”之说还只是见于党政领导讲话及一些文件之中,法律中几乎没有明确的规定。《宪法》第21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  相似文献   

19.
地市级党报舆论监督的四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月婷 《新闻世界》2009,(11):96-97
地市级党报作为党的执政资源之一,既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要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引导作用,为促进党和政府的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舆论支持。新形势下,地市级党报如何讲求方法、全面客观地开展舆论监督,更好地为团结、稳定、发展服务?笔者以自己的实践经验概括认为。必须坚持党性、准确性、贴近性和合法性这四个原则,才能搞好党报舆论监督报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力丹 《新闻界》2004,(4):24-26
“舆论监督”作为党的正式文件确认的一个概念,自从首次出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以后,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重复出现。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