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兴趣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历史课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我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寓教于乐,让整个历史教学过程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之中。具体方法是:1.故事引入法爱听故事是儿童的特点,生动的故事,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常选用一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引入课题。如讲《岳飞抗金》一课,先讲了一个《岳母刺字》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了岳飞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就立下了“精忠报国”的志向。讲完后我又对同学们说:“岳飞的志向实现了吗?他是…  相似文献   

2.
在我还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时候,学校的一次集会使我有所“悟”,由“悟”总结出了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集会是在学校的会议室里,会议室的西墙上高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五位伟人的巨幅画像。会议的主题是:像马克思写《资本论》那样,发奋读书,将来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主讲老师一开头便指着挂在高处的马克思的画像介绍说: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说来奇怪,初一学生的我,不知从那里来的“灵感”,竟一下子将马克思的外貌特征与他的出生年份联系了起来──马克思,一把(八)一把(八)大胡子;进而又鬼使神差般地…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我的做法是做到“四让”(即: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三让学生自己总结学法;四让学生自我评价)。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目标是一种激发动机的外部诱因。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十字路口的指示牌,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应及时,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  相似文献   

4.
(配苏教版课本第十二册《孔子游春》)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有一次,他与几名弟子进行了有关各自志向的讨论。子路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个国家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冉求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小国家,只要三年就能让人民衣食充足。公西赤谦虚地说,愿意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当孔子问到曾皙(xī)时,曾皙弹瑟(sè,一种乐器)正到尾声,他铿(kēnɡ)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道:“我的志向与他们三位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各人都说说罢了。”曾皙便说道…  相似文献   

5.
教学《古井》一课之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质疑发现,讨论交流。教学步骤是:(1)学生读课文后自由说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①明白了乡亲们、古井很好及事实和原因。②讨论后明白了古井和乡亲们为什么好,他们所共有的精神品格是什么,并辨析乡亲们的品格是不是“舍己为人”。(2)引导学生说不明白什么。学生回答不明白“陶冶”的意思。①老师讲解“陶冶”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说本课谁陶冶谁。②拓展引导: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如何陶冶你们,学生回答苹果树、蜡烛、粉笔、板擦等。(3)学生质疑不明白女儿为什么只管上班挣钱而不管老人,师引导学生讨论,女儿如何有礼貌地请乡亲们帮忙。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新《教学大纲》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则更明确地强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必须开放数学课堂,让问题开放、过程开放、结果开放、测评开放。  相似文献   

7.
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相发言,思维敏捷。而往往却看到这样的画面:只有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充当“忠实观众”“千呼万呼难出声”。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种:一是不想说,二是不会说。那如何改善这一种状况,让学生变得“乐说,善说”,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呢?结合平目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因此,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不认为写作是一种苦事、难事。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乐”写。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写作呢?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它强调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要让孩子“乐于表达”,要注重“表达真情实感”。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也是作文讲究从“真实’’起步,文章的灵魂在于真情,写作的要义在于书写真情。那么,该如何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写出真情作文呢?我觉得有“五部曲”,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我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进一步明确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给中学历史教学应有的地位。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情操,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使学生具有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需要的、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特定任务。明确  相似文献   

12.
提到作文,不少学生抓耳挠腮,唉声叹气;说到批改,不少教师怨声载道,叫苦不迭。这恐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了。尽管改革作文教学的呼声不绝于耳,可是究竟怎么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指导学生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想说、有事要写”呢?通过实践摸索,我觉得以下两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一是让学生明白“求得源头活水来(源泉)”的重要,二是让学生懂得“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哲理。  相似文献   

13.
虽然历史学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很多学生也乐意去探究它,但要使历史知识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老师如果只“照本宣科”或仅靠教科书的知识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历史知识呢?我认为,科任教师必须深层次地去挖掘教材内涵,并增补一些学生身边的历史(地方史)和当前国际国内的焦点热点问题。因为在教学中渗透地方史和民族文化,离学生空间距离近,学生乐意“由近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七课一反思”(备课、说课、点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以及反思)校本教研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要目标的校本教学研究。在“校本教研活动月”中,教师和专家通过挖掘传统教学精华,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尝试理论认为,学习动力的激发指教学措施使学生的学习动力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成为有效动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让学生更具有学习动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5.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背诵是一个重要的要求。这在师生的心目中,是很明确的。但是,对它的处理,往往流于简单化、形式化。教师在布置上说得多,在指导上做得少。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背诵任务,提高背诵技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一、复述大概,解除心理压力大部分文言文篇目都有明确的背诵要求,这在教师学生的心目中是个很醒目的“任务”,教师的提醒强调,更使学生觉得任务之苦,任务之艰。心理负担重了,学习主动性没了,效果自然差了。为此,我在教学文言文时,总是明里降低要求,暗中训练能力,让学生去搁下“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引子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某一私塾。那天孔子端坐着,他的学生颜渊、子路则恭敬地站在他身边。孔子说:“今日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希望能不矜夸自己的优点,不突出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向。”孔子说:“能够让老年人安逸,能够让朋友信任,能够让年轻人有所怀想。”师生闲聊,说到今后的志向,那无所拘束的对话令人怡颜。当时及时地记载,并收录《论语》之中,这在今天对广大读者来说是一种幸福。“志向”引出的话题充满了生活味和真实性。从…  相似文献   

17.
李明娟 《甘肃教育》2011,(14):70-70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有人说:“教材更像个引子”,而我认为,教材是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序幕。其实,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书本走向社会,进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日记教学正是承载这一重任之翼。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如何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将历史教学变得“死”去“活”来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9.
王春菊 《考试周刊》2011,(86):52-53
朱绍禹先生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条件。”张楚廷先生说:“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师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可以这么说,设置有效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达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且重要的手段。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学科。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史可以明智。”的确。历史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能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为了学好历史课,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