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期是沟通困难期 青春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期.但是,在相当多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却出现了严重"堵塞",成为沟通的困难期. 在此之前,孩子跟父母无忌无猜,心里有啥话都愿意说.但是,到了初三前后,变得和父母寡言少语,父母不问,孩子就不说,父母问了,孩子也不愿说.父母想问问孩子学校的事,想问问孩子和同学交往的事……孩子要么说"嗯",要么就是说"啊",要么就敷衍一句"没啥事""知道了""别管了".如果父母再问下去,孩子就烦了.更让父母感到棘手的是孩子的逆反、顶撞.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对象小学高年级活动背景"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今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而父母长辈的过度照顾,让孩子认为父母给儿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由此造成了孩子不懂"感恩",不知如何才是"孝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13,(10):130-131
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父母在认识孩子的新世界,孩子也在探索父母的成长史。人生很多重要的道理和正确的价值观都在电影中,完全不必去说教。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2012,(11):19
"不",是孩子讨厌听,父母讨厌说的一个字。父母如何聪明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其实也是一门艺术。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最新载文,刊出哈佛大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教授、《改变想法的艺术》一书作者霍华德·加德纳总结出"对孩子说‘不’的5种积极方法",值得我们学习。1.用"可以"取代"不行"。纽约市犹太家庭及儿童服务局首席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表示,听到父母说"不"时,一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  相似文献   

5.
唠叨型。从心理学上讲,"唠叨"是种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某个道理,孩子明明清楚,可父母却絮叨没完没了,无形之中把孩子看"低"了,促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6.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我们常常听到子女们抱怨父母不理解,却很少见到孩子们理解父母用心、体恤父母辛苦。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血有肉甚至有难言之隐,我们做子女的为何不试着走近他们,体谅他们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7.
不犯错就不是孩子,不批评就不是教育。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认可这个道理,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父母未必总是能正确地看待这类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老师批评孩子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9.
宝泉 《小读者》2012,(11):2-4
感受〉道理当今许多父母难以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把孩子当需要管束的对象看,把孩子当学习的机器看,就是不把孩子当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被尊重的对象看。他们不愿意俯身,从孩子的角度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除了殷切的期望和沉重的爱心,就是整天讲大道理。孩子说"饿",父母说"刚吃过,怎么会饿";孩子说"热",父母说"今天不热"。父母这样做,除了否定孩子的感受,还会把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大约3岁左右,部分幼儿开始对自己从哪里来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孩子探索自然、探索自身的重要表现,体现出孩子对生命奥秘的渴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父母能直面孩子的性问题,正确解答呢?在我们的调查中,当孩子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时,有34%的父母对孩子说"你还太小,不懂这事",35%的父母告诉孩子错  相似文献   

11.
情感账户     
时下,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子女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代沟"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是子女对父母严格管束的"憎恨",而另一方面,作为父母却又感到百倍的委屈:我们的良苦用心,孩子为什么不能理解呢?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65):11-12
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家许慎说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在三字经中也提及到"子不教,父之过"。按照古人的理解就是,教育是年长的人要教授年幼的人,而按照现代人的解读就是,教育就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促进人的能力发展的活动。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家庭中实现完成的一种教育,而在家庭中,有父母和孩子,孩子的家庭教育要通过父母的传授讲解实现。  相似文献   

13.
烟子 《小读者》2012,(11):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能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做老师:竭尽自己所"能",重在做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父母  相似文献   

14.
<正>低龄寄宿,的确关涉到孩子个体,会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但是对很多进入小学的孩子而言,可能最放不下的反而是父母对孩子的"依恋",这种依恋可能会干扰孩子融入集体;而对另一些家长而言,如果认为"送孩子寄宿父母就可以不管了"。其实也大错特错,孩子寄宿,是要求父母打造一种更高质量与孩子沟通的模式。学生从小住宿好不好?我是一  相似文献   

15.
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同性结伴相处,一起玩耍,一起出行,一起做作业,往往格外放心,而且以为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证据。有的父母还认为,孩子与同性伙伴感情笃厚、过从甚密是正常的,这样就阻止了孩子过早地交异性朋友,有助于防止孩子恋爱。特别是对于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无异于天大的好事,绝无非议的道理。即使孩子发展到与同性伙伴同吃同睡,有些亲昵举止父母也绝不在意,认为那是绝对安全的。父母的头脑中一般都有一根防范恋爱的弦,而且这根弦总是绷得紧紧的(特别是对女孩子更是如此),随时准备把孩子的恋爱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止孩子恋爱这根弦绷紧可以理解,然而,以为只要孩子与同性结伴玩耍,就安全可靠了,这是个巨大的认识误区。因为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恋爱——同性恋一样会影响年幼无知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17.
章月娥 《家长》2014,(12):30-31
正重视关注"心理断乳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所趋,也将有利于直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小慧现在变得让父母越来越难理解。她今年13岁,上初二。从小就是乖乖女的她,学习成绩好,听老师、父母的话,也不会对父母的安排有意见,因为她从小就接受了妈妈的说法,知道父母给她安排的一  相似文献   

18.
万霞 《辅导员》2013,(3):45-46
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中国正愈来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孩子也会越来越国际化,父母的角色该如何重新定位呢?一想到父母的角色,就会想到传统的一些分工合作方式,比如慈父严母或"虎妈猫爸",要不就是红白脸父母。但是,当父母把角色定位在这些固定功能上的时候,彼此之间是无法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孩子很容易钻父母角色的漏洞,这些模式也不适合培养能和这个新时代接轨的孩子。中国父母习惯将养育的重点放在孩子身上,而国际上对养育的定位更多的则是用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一朝一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世。一、教育孩子,父母要合作,步调要一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双方共同的愿望。但教育孩子必须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切忌一方管教孩子,另一方当面袒护孩子。如果父母一方发现另一方在管教或教育孩子时有明显失误,则应巧妙地分开大人和小孩,防止大人一错再错,避免孩子是非不分,无所适从。当一方对孩子进行了正面批评之后,另一方应从侧面进行教育。着重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所讲的道理,防止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唱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