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建华 《钓鱼》2004,(15):39-39
2D04年第5期《钓鱼》的“钓技诊所”栏目发表一篇范宁老师答平顶山朱永军钓友的文章,题目是“悬坠钓如何找底“。文中对找底时为何出现“虚底“或”假底“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如何纠正这一现象而采取的抛竿、压线等基本动作进行了规范,对搓饵或拉饵怎样找底、针对不同鱼情水情怎样找底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本人看后受益颇多。但范宁老师提出的方法都是带饵找底,如果鱼泳层混乱、抢饵严重,带饵找底将非常困难。虽然文中提出可以采用味道不浓郁、雾化慢的饵料或使用玉米粒、橡皮泥等缓解这一现象,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本人有一种另类找底的方法,提出来同范宁老师及朱永军钓友探讨,也请广大钓友指正。  相似文献   

2.
柳树仁 《钓鱼》2004,(16):32-32
读了《悬坠钓如何找底》一文(《钓鱼》2004年5期)后,有一些想法。河南平顶山钓友朱永军的困惑显然并非个别现象。他这种挂橡皮块(或大饵)找底的方法究竟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弊端?有没有必要性?有没有别的途径?为了避免雷同,我想从另外的角度就这些问题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3.
汤听东 《垂钓》2009,(3):70-71
问:垂钓时以拉饵为主,前期如何找底? 答:以调4钓2为例,先搓饵找到2目,然后固定下面一颗太空豆:继续搓饵找到4目底,然后上推两枚钩的距离,定好太空豆。这样找好底后,上下两颗太快豆之间的位置都可以钓,一般饵料偏轻钓偏钝,饵料偏重钓偏灵。这是钓拉饵的找底方法,如果钓搓饵就不能这么钝了。  相似文献   

4.
李寒停 《钓鱼》2012,(1):12-13
2011年8月,由《钓鱼》杂志主办的“推广钓技到基层”活动(详情见第十八期杂志)在南京开课。活动中“钓王”程宁就钓鱼人的理念、心态、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从理论到实战,阐述了他自己的见解。授课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听课的钓友们意犹未尽。谈到技术,他认为,找底是钓鱼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让更多的初学者掌握找底方法,现将程宁老师推荐的橡皮泥找底法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
认真、反复地读了《中国钓鱼》1996年第二期《走出台钓理论分析的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后,觉得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台钓的基本钓法究竟是几饵落底?从《中国钓鱼》众多介绍台钓的文章中看到的都是一饵落底,一饵悬浮。况且,拙作《台漂灵敏与迟钝的受力分析》(见《中国钓鱼》1995年第十一期)是“以调四目钓二目,一饵落底、一饵悬浮,浮漂变化相同目数为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没有排除两饵落底也属于台钓范畴。跟“误区”作者的看法相反,笔者全面  相似文献   

6.
管察 《钓鱼》2010,(4):14-15
始于1989年的两岸钓鱼交流使我们认识了以悬坠为特征的“台钓”,随后经东峻台钓学习班推广,掀起了台钓热并影响了全国钓鱼比赛。然而没有经过培训的广大钓鱼人还是不明白:钩触底,怎么坠会离底呢?两根软软的绑钩线又怎么会支撑起铅坠?若不是程宁用“二力平衡”去解释它,恐怕许多人还要迷糊一段时间。之后“老鬼”办钓鱼学校,推广拉饵术,  相似文献   

7.
初试拉饵     
刘冬 《钓鱼》2006,(8):21-21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钓了这么多年鱼还从未使用过拉饵,不是说没用拉饵来钓鱼,而是没有采用拉饵的方式钓鱼。像以前的“鲫鱼2000”、“九一八”等鱼饵我也用过不少,但都是将上述钓饵混入面粉中加水调制而成,再用搓饵的方式挂钩垂钓的。2004年《钓鱼》杂志第5期刊登了《悬坠钓操作图解》之如何调制商品饵(二)的文章,该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拉饵的调制方法,令我大开眼界。在此之前,拉饵在我的理解中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在本地绝大多数钓鱼人都习惯用传统钓法,而且几乎没有钓赛,所以对悬坠钓法、拉饵等新鲜事物的认识十分有限,并且在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5,(5):24-24
问:现在,搓拉结合、底浮兼顾成了手竿钓鱼的变化法则。然而,什么时候用拉饵,哪种情况用搓饵,以及如何判断鱼上浮,浮到什么位置等等,许多钓手还是不大明白,请您给“不明白”来个明白,行么?  相似文献   

9.
张铨 《钓鱼》2003,(22)
《钓鱼》15期上的文章《浅谈调漂与找底》谈到唐先生调漂与找底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茫然无措,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我从另一角度谈点看法,期望对唐先生和其他对调漂与找底同样茫然的钓友有所裨益。从唐先生调漂与找底的过程可以看出:①采用的是调4钓2的方法;②采用了上钩挂橡皮块找底的方法;③挂饵后钓目不能实现预定的2目,因而感到茫然。我觉得,唐先生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思路和操作方法,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思路的改变——不要固守钓2目调4钓2对初学悬坠钓的人确实有很大帮助。因为这种方法很简单,依法炮制,基本上可钓鱼。但是,随…  相似文献   

10.
慈非 《钓鱼》2003,(21)
读了《钓鱼》杂志第16期《想起了司马南》的文章,衣钓友心想学习司马南,悬赏能调4钓6者,只是经济能力有限,不能实施。我劝衣钓友千万不要去尝试这种做法。因为假若真这样做了,会给钓界带来一场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又没有“法官”来判别真假和是非。近几年来,钓鱼媒体已登载过不少文章,如秦犁的《调4钓6与流水上浮鱼讯》(《钓鱼周刊》2001年8月5日);王永贵的《赛场不是试验田》,说到杭州赛场“有人用调1钓4对付不易把握的鱼讯钓得很好”(《钓鱼周刊》2001年6月5日);张唯东的《随便钓钓啦》,在正规大赛中,“调平水钓3目不是照样上鱼很好吗?”(…  相似文献   

11.
“拉”白鲦     
东山 《垂钓》2002,2(6):61-61
2001年9月8日,我到辽宁省开原县南城子水库钓鱼。这个水库的白鲦鱼密度特别大,闹钩特别凶,手竿饵没到底就被抢光,海竿糟食也是一到底就没。于是我索性用“拉饵”钓起白鲦来。“拉饵”是近几年竞技钓坛出现的新技术,特别适合钓密度较大、个体较小的鲫鱼。它最大的特点是上饵时间短、上鱼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范宁 《钓鱼》2004,(5):20-21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栏目接连收到各地钓友发来的短信和电话,纷纷询问悬坠钓该如何找底?河南平项山钓友朱永军更是三番五次地致电本刊,非要亲自询问钓技版编辑不可。他在电话中这样说到:练习悬坠钓法已有一段时间了。可到现在就是在“找底”的程序上摸不清门道。无论是搓饵垂钓还是拉饵垂钓,总觉着在“找底”时会出现问题。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过高为主,总是找不到准确真实的“底”,真不知道那些垂钓高手们是如何找底的?  相似文献   

13.
苏群 《钓鱼》2014,(10):25-25
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老鬼钓鱼学校在台钓的基础上推出了拉饵钓鱼术,将悬坠钓鲫鱼的钓术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无疑,就池塘钓鲫鱼来说,拉饵钓法是最好的。但是,如同所有的钓术一样,拉饵钓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和针对性,拉饵的应用必须要按照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施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讲:拉饵钓法是个较宽泛的钓鱼方法,但它并不是广泛的钓鱼钓法。  相似文献   

14.
拉饵之累     
管察 《钓鱼》2013,(19):8-10
拉饵是竞技钓鱼的产物,也可以说是钓快鱼促成的。1995年举行的首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开启了钓快鱼之门,从此以鲫鱼为对象鱼的“钓快鱼”成了竞技钓鱼的主要内容。然而前4届“钓王杯”比赛,时速都没有超过140尾。1999年5月1日,首届‘老鬼杯’全国钓鱼大奖赛”在武汉举行,时任老鬼钓鱼学校教练的翟少明以拉饵钓离底创造了1小时钓鲫鱼265尾的中国吉尼斯纪录。20天之后第5届“钓王杯”在西安举行,尽管最高时速仍在140尾以下,但136名参赛选手中约有10人在鱼离底时弃搓改拉了。  相似文献   

15.
5月23日,著名钓手王永贵从南京驱车2小时,专程到无锡太湖垂钓乐园练习搓饵钓浮技术。是王永贵不会钓浮?非也。以搓饵底钓三获全国冠军的王永贵说:“在不正常气候和遭遇非常鱼情时,改用拉饵是对的,但中鱼率太低。第十八届全国钓赛拉饵高手输给搓饵新秀的现实告诉我:搓饵钓浮会上升为竞技钓鱼的主流技术。”据此,本刊特发表一组关于搓饵钓浮的文章,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吴芜 《钓鱼》2009,(24)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7.
张铨 《钓鱼》2003,(10)
《钓鱼周刊》2002年48期上有篇文章《调4钓2与钓2调4》,文中说:“在钩饵比重比水大的前提下,钓目只能小于、等于调目,永远不会大于调目”“一些钓友……最后闹出了钓目可以多于调目的笑话。”还说:“这些钓友不知道随着钩饵、铅坠落底,调目也在发生变化。‘调4钓5’实际上是‘调5钓5’;‘调4钓6’实际上就是‘调6钓6’;‘调4钓浮标躺下’实际上就是‘调浮标躺下钓浮标躺下’。”就以上观点我谈一点不同的看法,供广大钓友参考。什么是调目?调目是指钓系在半水中平衡时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半水是个模糊概念”,随着水线长度的改变,会改变水…  相似文献   

18.
张炎冰 《钓鱼》2005,(23):32-32
1998年,程宁获得“钓王杯”比赛冠军是搓饵钓底,其对拉饵才刚刚萌芽。那一年,吉彦军尚未出道,还在送州的坑里苦里苦练钓小鱼。可是第2年,他一出手就得了第7名,之后两届都获得了第4名。不要小看这个成绩,在“钓王杯”比赛中连续届进入前八的除了化绍新和吉彦军就找不出第3人了。然而,一招鲜走不长,到大家都知道拉饵打滔的时候,钓一标深还能领先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说说拉饵     
童仁 《垂钓》2002,2(3):64-65
云南赵振声钓友:阅读《垂钓》时,我经常看到现在的台钓选手都喜欢用拉饵,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拉饵?  相似文献   

20.
吴芜 《钓鱼》2009,(24):12-13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