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辅导活动课又称体验式心理辅导课,是在学生人人参与的共同活动中,教师协助学生不断地在情感体验中,经历“认知-行动(交往)-再认知-体验-新认知”螺旋式上升的心理适应及矫正过程,从而达到辅导目的的心理辅导课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强调了过程目标,尤其在过程目标中要求让学生“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获得初步的经验.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4.
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目的的实践课程,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辅导活动的有效途径。虽然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实践课程,以活动为内容的载体,并无固定的模式,很难确定固定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活动课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总体目标,都存在教师、学生和活动三个核心元素,这也是对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评价的着眼点。对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科学和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师对活动课的反思,提高活动课的质量,促进相关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明确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心理活动课开始走进中学生的课堂。十几年中,一大批专兼职教师积极探索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7.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中有一个主题为“长征组歌”的单元,收录了几种不同文学体裁的“长征”文章。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段历史相当陌生。如果在每一课教学中不断插入相关背景介绍或许能弥补这一缺陷,但又担心这样教会显得零乱而无整体感。带着如上困惑,我们查阅了同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团体活动课为主,对中小学团体心理活动课进行评估能有效监控方案执行和目标达成情况,协助心理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为同类型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中小学团体心理活动课的评估内容包括方案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主观报告、社会计量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自评和他评,对教师和学生思想上、情感上和能力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活动方案和实施过程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综合全面地评定课程效果,并提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心理教育活动课已成为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但由于教师的理论认识不足和操作方法不妥等原因,心理教育活动课教学实效性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对此,本文针对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提高心理教育活动课实效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课堂诊断"手段是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观察与评价,从而促进新课程理念落实,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手段和技术.本文拟从一节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入手,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先进行课堂实录,然后利用"课堂诊断"手段进行观察、评价和改进,再重新开设这节课,通过对前后两种效果的比较,鉴证积极开放的心理活动课氛围对于成功课堂的有效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主题:找到培养自信的方法,在训练中体验自信、形成自信心理论分析:自信心、责任心、爱心的培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多数儿童的自信心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的,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人们有时候不太相信自己,本课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训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到自信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活动课本质上是积极人格教育,应该把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价值取向。可以基于“小五”人格结构构建积极心理活动课的基本框架。积极心理活动课的五因素框架为:积极性,宜人性,情绪性,责任性,开放性。积极人格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三种:在社会活动中增进积极体验,在经历各种生活情境时学会积极赋义,在个体的发展中培养良好自尊。  相似文献   

13.
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心理辅导活动课缺乏专业的标准和要求,是十年来制约我们心理辅导活动课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普及的阶段,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心理辅导教师知识储备专业化;2.培养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化技能;3.建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专业要求;4.建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专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活动课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现实表明.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验教学研究。实验证明心理教育活动课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方式,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中小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针对当前学校学生多、心理教师少的现状,这门课不仅要开起来,还要搞得好,它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教育,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大面积转化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和辐射作用。因此,学校开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有裨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小学心理活动课具有目的专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有一定的系统性等特点,它的开设是实现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应遵循发展性、活动性、主体性、接受性、合作性等原则.在实践中,可采取情境式、训练式、游戏式、辨析式等不同形式,运用讲授法、自述法、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等多种方法,并要注意按照科学的操作步骤进行心理活动课的组织和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心理活动课展示活动中,一位心理专家在评课时说:为什么有的教师上的课就受很多学生喜欢呢?就是因为他的课很生活化。她的话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此前一直在苦苦思索却未解决的问题,经这位专家的点拨豁然开朗。教育生活化,已不陌生。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思想政治课、主题班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师引导的心理价值,它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独特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教师的课堂引导或在浅层次上打转,或只在分享环节体现,或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或流于说教。这样的教师引导不仅无法提升课堂质量,反而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讨论,就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切磋、争论和交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定位和属性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教育活动课已被认为是将心理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定位心理教育活动课是有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