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萍 《教学随笔》2015,(4):30-32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针对初中生解读文本能力低下、解读困难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从体察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最近解读文本核心的策略。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环环相扣,了解作者创作初衷,体悟作者当时当事的真切情感,获取语文最原初的人文滋养。倡导多从作者背景角度出发,真正尊重文本,尊重学生解读文本,也同时提出了对教师解读文本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基于文本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冰 《文教资料》2010,(23):69-70
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今天,阅读教学要改变文本解读缺失的现状。教师在加强文本解读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强化文本解读意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注意个性化的阅读"。于是,个性化、多元解读成为时下阅读教学的热点。本文通过探讨"哈姆雷特"说到底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哈利波特"来说明对文本解读应基于儿童的立场和教材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多元解读"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阅读教学理念。与受阅读成规和意识形态制约,思想封闭、思维狭隘、只重视政治意义的"一元解读"相比,"多元解读"能使学生的阅读思想开放、阅读思维活跃、阅读效果提高,是一种值得推行的阅读教学理念。但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倡导的对话、探究、创新无不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多元解读是实现这三点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多元解读是怎么回事,其次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多元解读的方法,再次要提醒学生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解读文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而不是用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珍视学生内心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一、践行新课标,发挥主导作用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开展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活动,要把解读文本活动当成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充分的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正处在初步形成时期,所以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文本教学,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与文本的"精神相遇",启发诱导学生对文学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师的工作不仅体现在理论倡导与指引方面,更主要地体现在亲自"下水"示范方面。以《雷雨》、《围城》、《生死场》等作品为例,教改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大多能够很快掌握解读阅读方法。"多元解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8.
周文法 《课外阅读》2010,(9):151-152
一、教学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倡导个性化学习,以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本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一节课,使学生学会对所学文章整合学习,并且以文本为材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廖莉 《教学随笔》2013,(6):9-10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对阅读教学的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多元解读。时至今日,文本的多元解读早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教学实践的共识。然而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这其中涉及一个文本的价值取向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具体教学案列,从把握编者意图、作者本意、文本时代背景及教师素养等四个方面来论述文本的多元解读如何做到与价值取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对“多元解读”的过分追捧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隐忧。本文在分析“多元解读”隐忧的基础上,辩证地论述了“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关系,提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学,必须注意“度”与“导”,从而使多元解读走出误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文本做更深层次的解读。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除了注重自我的个性解读外,还应注意到学生初读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期待,对作者的情思和文本文体的特点也应该做深沉的解读。教师在注重了学生、作者、文本三个方面的期待后,对文本做出深层的、有个性的解读,才是"教学需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解读文本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解读有准确、深刻、独到三个境界,只有对文本有一个深刻的解读,才能让学生学到文本真正的内蕴,进而与自己的阅读、写作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曾为语文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对语文文本的过度诠释会影响语文教育的价值导向以及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导致语文教学深难度的失衡。基于阐释学的视角,立足文本解读的本质,从文本、学科、教育三个层面探讨文本解读的边界,可以揭示文本独特的规定性及其对文本解读的规范,为文本解读的教育回归与语文教学回归指明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是指师生对文本及作者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并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最终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文本解读能力的形成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突破口。只有拥有科学的解读能力,使之贯穿于文本解读活动的始终,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效果。一.多元化: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多元化解读倡导从不同角度对文本作更广更深的思考钩沉,培养的是学生的个性理解。同样的山,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获取教益的效果。在文本解读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改革的重任,本文主要谈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文本是语言知识的载体,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如果忽视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导致文本解读公式化。不同的阅读材料对阅读的要求不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同的阅读材料可以通过解读文体、结构、语言、情感等不同角度进行文本解读,从而体现文本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长时间面对应试考试的压力之下,学生和教师对文章的分析基本上都参照了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不敢在标准答案之外的任何一步中行走,但是其实文本非常多更深层次的含义没有被解读,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的能力,学生分数的提高并不代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目前的很多形式来看,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非常值得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深思,教师分不清什么样的解读才能够算是正确的文本解读。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要解读,但是不能随意解读,因此,如何对中学语文教材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也是如今大多数语文教师所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文本解读的指向教师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对教材的自主解读,解读文本的文(存在形式)、道(内容、主旨)、质(作者和文本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篇作品,必须从文入手来领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只要看用什么样的文字反映什么样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5的课文"A Trip on ‘The True North’"的教学为例,探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从文本特征、文本结构、文本语言、文本文化等角度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活动的策略,以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专家、理论研究者积极倡导并探讨、实践有效教学的今天,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文章的关键词,如解读《老王》时探究“愧怍”“善良”等词,赏析《记承天寺夜游》时抓住“闲人”一词等。同时也有很多探讨关键词教学的精彩论文或案例纷呈于各种教学杂志。通过抓关键词解读研讨文章也成了很多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