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有小孩子的家庭都难免会遇到因为孩子的某句话、某个行为而引发出许多令家长们乐不可支的这样、那样的事儿。在大人们看来,它们是“童真”、是“稚趣”,是“孩子的幽默”。它们带给成人的喜悦无疑是天伦之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和他们的同事、朋友们交流着、分享着自家孩子的趣事。不夸张地说,“孩子的幽默”丰富着成人的生活,是他们紧张工作之余绝好的调剂品。但是,在笑过、放松过之余,我们稍加思索,便不难发现:孩子们的每一份“童真”、“稚趣”、“幽默”都折射着他们与成人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成人“逗”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方式方法也很多.合理的“逗”孩子方式,可以促进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际.但不合理的“逗”孩子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之产生厌烦感,造成隔阂.成人要做到理解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的“逗”孩子行为.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免受“被逗之苦”.  相似文献   

3.
孩子生病,家长那份急,那份担心、嘀咕,真比他们自己生病还难受。其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认识这些规律,可以促进病儿的康复,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家长的某些心态,诸如:只信大医院,而舍近求远;只信打针、吃药,轻视护理;盲目用“平安药”、“补药”、“营养药”,以求增强孩子的体质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儿的康复,不利于孩子摆脱孱弱的体质。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吃点苦刘建效前不久听一位朋友谈及他那没少吃“液”、“宝”之类补品、却总不见强使之效的宝贝儿子,竟在进少年警校一月之后,便食欲大振,学习毅力、自主精神、生活自理能力都明显增强,学习成绩也开始上升。家长感谢少年警校让孩子吃了最好的补药─—“苦”。无...  相似文献   

5.
“成人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毒添加剂,造成了孩子的“发育不良”。细细追究起来,孩子“成人化”的根源全在成人身上。这是个让人悲哀的事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成人的世界,一切按照成人的思维设计,孩子别无选择。社会上有请客送礼行贿受贿,于是有了学生花钱雇别人打扫卫  相似文献   

6.
“儿童成人化与成人儿童化”的社会现象让当代的成人总是在问:“现在的孩子怎么啦?”这里的孩子包括18岁以下的儿童也包括18岁以上的“年轻成人”。透过这些现象,人们发现“童年”这个区别成人世界的概念如今变得不够明晰,或者说“童年”正渐渐与个体的生理年龄剥离,“童年的消逝,青春在蔓延”。  相似文献   

7.
不少朋友向我咨询:孩子“顽皮”、“捣蛋”、“特别”怎么办? 眼下,许多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日益烦恼着。其实,孩子在成长中也充满了烦恼。在成人眼里,“顽皮”的孩子不够“乖”,“乖巧”的孩子不够“灵”,孩子要讨大人喜欢,一定得是“多面手”。  相似文献   

8.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期望他们静心读书的心态,使得家庭与学校乃至整个成人社会,都不愿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家务劳动和各类志愿者活动。当前由于健康卫生知识的普及,对于孩子在饮食方面的“挑食”“偏食”,成人社会(当然包括家长与教师)是十分警惕并积极加以引导的,以保证孩子营养的全面性,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可是,对于孩子素质发展的“挑食”“偏食”,成人社会特别是作为孩子直接教养、教育者的家长与教师不仅未引起警觉,不少人还津津乐道于“挑食”“偏食”。“五育”培养的目标理应是使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形神兼备者。可是,相当一个时期的“挑食”“偏食”,已经使我们不少的孩子形神兼失。阳光、蓝天、绿茵正与孩子们擦肩而过,形体、修养、气质正离孩子们远去,求真、求善、求美的营养正被长辈们无情地抛弃,肥胖症、厌食症、近视眼、玩无力、网瘾等等,正困扰着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孩子自有他们多姿多彩的世界。你可以有所 “期待”,但不必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你可以有所“扶正”,但不必用成人的思维去“匡正”他们。因为孩子自有聪明,我们不要自作聪明,要能够蹲下来看孩子,要成为孩子的“共同遭遇者”。 请品读《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摘自《成才导报》):  相似文献   

10.
成人“逗孩子”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包括身体层面、心理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逗乐行为.从文化的角度剖析可以发现,逗乐行为中包含了民间的儿童心理学;满足了成人的权威心理和“好大人”心理需要;消解了人性中的善恶,逃脱了道德观的稽查.逗乐行为也是不公平的,它让成人感到其乐无穷,但却让孩子感觉其“涩”无比.减少、消除或者杜绝逗乐行为,成人要教育孩子大声说“不”,要自我觉察与反省,承担保护儿童的责任,从而使孩子免受被“逗”之苦,为儿童的成长护航.  相似文献   

11.
陈洁 《学前教育》2021,(7):19-19
当看到“大人聊天时,孩子出现随意插话、抢话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这个问题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第一幅画面上,几位成人相谈甚欢,一个孩子仰着头,急切地拉着一位成人的衣角,嘴里大声说着些什么。被拉的成人将食指放在嘴唇上,做出“嘘”的动作,示意孩子不要打断他们的交谈。第二幅画面上,几位成人和孩子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成人热切地交谈,孩子玩着自己的玩具,有时听听成人的聊天,偶尔说说自己的看法,成人对孩子的发言颔首赞许,画面轻松和谐。  相似文献   

12.
肖舒楠 《成才之路》2010,(27):89-89
“你长大后自然就知道了”“大人的事小孩子别问”……一直以来。在不少家长的观念中,孩子就应该与成人世界“划清界线”。但近日,一项“带孩子上班”的活动在北京举行,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成人世界。活动规模虽然不大,但也引发了不少热议。  相似文献   

13.
从成人的角度来说,似乎不与他们对着干的孩子就是所谓的“听话的孩子”、“乖孩子”。当然,这其中的“不对着干”包括对父母的安排“惟命是从”,不与父母吵嘴,不“顶撞”父母、老师,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优秀,绝对听从老师的教导……总而言之,对师长千依百顺的孩子就是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很受大人们喜欢的,因为令他们省心。但是孩子们是如何看待、评价听话的孩子呢?本文作者采访了几个孩子,他们的想法有的是在成人理解的范围之内,有的想法可能会让我们吃惊了。  相似文献   

14.
1.滥用药物。用成人退热药物给发烧患儿服用。这样会引起病孩白细胞降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故对发烧患儿宜选用适当退热措施,如物理降温。此外,抗菌类药物也不可滥用。 2.摩腹止痛。孩子肚痛,家长忙用  相似文献   

15.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就像人体中的维生素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发现,孩子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孩子是在玩,去想在认真做事的样子。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且一种“严肃的工作”。孩子是把“严肃”的目的与游戏过程中的快乐情绪结合在一起的,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幼儿看到成人劳动,他也要劳动,不过,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以“劳动”为主要游戏活动的。孩子在游戏中再现成人的劳动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模拟。“劳动”是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能仅仅将其看作“玩”,要抓住教育时机,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劳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学习各有不同的阶段,成人与孩子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成人是“有意识”地学习,大部分依赖“理解与分析”帮助“显意识”的记忆。孩子是“无意识”地学习,记忆方式偏重“声音与图像”刺激,并且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吸引并达到“潜意识”的永久记忆。  相似文献   

18.
杜孝勤 《顽皮娃娃》2006,(3):I0004-I0005
逆反心理存在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一个标志。孩子可以在成人的引导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成人以自己的“权威”来简单处理,就会迫使孩子在行为上屈服于成人,同时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障碍。  相似文献   

19.
[美文放送] 孩子接过叔叔赠送的精巧鸟笼和笼中美丽的小鸟,欢蹦乱跳地拉着母亲来看。小鸟在笼中跳着叫着,展开嫩翅膀焦急地乱扑着。“孩子,小鸟不是在唱歌跳舞,是在哭,在喊妈妈!”“小鸟也有妈妈吗?”“小鸟有妈妈,跟我的宝宝有妈妈一样。”“小鸟的妈妈在哪里呢?”“在村后树林里,一定正在到处寻找她的鸟孩子哩。”孩子嫩生生的小手轻轻拉开笼门,稚声说:“喂,别哭啦,妈妈在找你,快回去  相似文献   

20.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象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部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象认真的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孩子是把“严肃”的日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