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前不久,我带着孩子回国探亲,亲朋好友都热切地询问美国孩子放学后干些什么。我谨以母亲的身份,谈谈在美国公立学校上学的孩子,他们在放学之后都干些什么,也许能对老师和家长有所启发。记得我的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下午2点半左右,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回来了。他把书包一放,就在外面玩。我叫住他:“先做家庭作业,再去玩。”  相似文献   

2.
有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妈妈苦着脸说,快被自己的孩子气死了。为什么呢?孩子不好好学习呗!上课做小动作,回家不愿意做作业,写不了几分钟就埋怨作业多。家长想再多布置点作业,他就往桌子底下钻。我问这位妈妈,她给孩子"加餐"的作业都是什么?她说,算术、英语、生字什么的,让孩子多做些习题!  相似文献   

3.
花香满径     
父母的考验英国小说家巴里在《小白鸟》中, 描写一位母亲照顾孩子上床睡觉。她望着孩子的脸,心里涌起一个问题: “我对这孩子尽了我一天的本分吗?”做父母的若能少一点想到要求孩子做什么,多一点思考孩子希望我们为他做什么,可以做更好的父母。子女需要父母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孩子的礼貌让人产生距离感从小到大,我都跟孩子说,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并且言传身教。现在孩子六年级了,的确成为了我理想中的"谦谦君子"。但是我发现,孩子虽然有礼貌,却少了些人情味。比如,我给他洗个苹  相似文献   

6.
佚名 《中华家教》2012,(2):46-47
记忆中,他一抬手就可以把我轻易地举过头顶,说.女儿,你看老爸多有力气!我在他头顶咯咯地笑.母亲在他旁边紧张地嗔怪,小心点、小心点.别摔着孩子……  相似文献   

7.
家教信箱     
△冬季,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编辑先生: 我儿子4岁半,上中班。可早上他总以天冷为由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也不肯上幼儿园,真叫人头疼。您说我该怎么办? 安徽 一位母亲 这位母亲: 首先想问您一下,您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您得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如孩子的确是因为怕冷才这么做,可以多给孩子讲  相似文献   

8.
案例:回声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里,大声叫道:“喂选喂选”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选喂选”他又叫:“你是谁芽”回声答道:“你是谁芽”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选”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对它说话,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孩子说:“我明天再去那里说些好话,听听它的回声。”“应该的,”他的母亲说,“在生活里,不论男女老幼,你对人好,人便…  相似文献   

9.
《父母必读》2012,(12):46-47
妈妈的处置方法让孩子学会“挨冻” 少给他穿些衣服,省得他上火。冻一冻对提高孩子的耐寒能力有好处,通常他的衣服都比我的少一件,绝对不会比我穿的多。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肩膀是孩子的起步点,母亲站得高,孩子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本文主人公闫晓岚母亲如是说闫晓岚以715分的优异成绩,摘取了2004年吉林省理科状元的桂冠。他的母亲李天鹰教授的教子经验,很值得天下为人父母学习、借鉴。她说———教子自立:让他知道男子汉的责任晓岚小时候很可爱,也很聪明。背唐诗、讲故事,教一遍就能记住。我认为:好苗子不一定能成为栋梁材,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很重要。从他懂事开始,我就教他自己洗脸、穿衣、系鞋带......告诉他: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他很听话,常常说:“妈妈,我会的。”他上小学…  相似文献   

11.
从小到大,我都跟孩子说,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并且言传身教。现在孩子六年级了,的确成为了我理想中的"谦谦君子"。但是我发现,孩子虽然有礼貌,却少了些人情味。比如,我给他洗个苹果,他也要说“妈妈您辛苦了,非常感谢。”我认为家人之间没有必要这样吧?  相似文献   

12.
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家访 ,一位平凡的母亲给我的感动让我体会到了身为幼儿教师的幸福……那天 ,去马啸林小朋友家家访时 ,他的母亲谈起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 ,她去幼儿园接孩子 ,孩子跑过来不高兴地说 :“刚才我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帮老师摆放小椅子 ,老师表扬了他们 ,却没有表扬我。”看着自尊心极强的儿子 ,母亲本想安慰他几句 ,可她却对孩子说 :“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呀!你瞧 ,老师多辛苦 ,你当了老师的小帮手了 ,你应该高兴啊!”母亲的一句话马上令孩子开心了起来。从那以后 ,孩子每天都会向妈妈“汇报” :我又能帮老师做哪些事了。听了这番话…  相似文献   

13.
莲花 《家教指南》2004,(4):51-51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儿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没说什么,给了他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怯怯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了,还遭了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哭诉。…  相似文献   

14.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15.
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沮丧地回到家里,猛地扑到母亲的怀里“哇”地大哭起来。他哽咽着说:“妈妈,老师说我是个笨蛋,他不要我去上学了。”那位母亲不禁一愣,片刻后,她坚毅地捧起孩子那流泪的脸蛋说:“孩子,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我亲自教育你。”经过一番安慰,那个孩子很快破涕为笑,安静下来。这个孩子就是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极大地造福于人类世界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被老师赶出校门之后,在家里跟母亲学完了小学课程。母亲“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的话鼓舞了他,赋予了他自尊,成为他童年甚至一生的心灵支柱。爱迪生母亲的话是一句暗示。…  相似文献   

16.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  相似文献   

17.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一位母亲说:“为了孩子,我简直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学校他不会应付,总受欺负,我就去调解。老师批评了他,我就去老师家送礼。孩子遇到任何困难,我都帮他解决。可是,我的一切努力换来的却是孩子害怕与人交往,凡事拿不定主意,还时不时把怨气撒在我身上。我不知道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呢?这位母亲的做法,就是滥施母爱的典型例证。滥施母爱的症结,在于代替。这位母亲代替孩子的感觉、代替孩子的判断、代替孩子做决定。她甚至还要去学校、去班级,为孩子制造人为的舒适环境,代替复杂现实的社会环境。这样一来,孩子实…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目光     
我曾经看过两则小故事,一则是斯大林母亲的故事。1953年,斯大林在豪华的克里姆林宫会见了垂垂老矣的母亲。母亲问:约瑟夫,你现在究竟做什么官?斯大林说:你还记得沙皇吗?我现在差不多就是沙皇了。母亲大笑,说:其实我想让你当个神父。另一则是杜鲁门母亲的故事。当杜鲁门首次参选并一举成功,成了总统时,消息很快传到家乡。乡亲向他母亲祝贺:“太好了,您真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他母亲微笑着平和地说:“我还有一个同样值得自豪的孩子。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在一个淳朴的母亲眼里,一个神父与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没有什么两样;在另一个…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我一直把"培养自己"看得比"培养孩子"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体会或学习过那种生活;在培养出一个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个有趣的母亲。在培养孩子之前,父母更应该培养自己做个好大人,将内在的自省化为切身的实作,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作家蔡颖卿我没培养我的儿子如何表达爱,我确实爱他。他说或不说是他的事,但我总说我爱他。——演员吴秀波学习是一种本能,呵护这种本能,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