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理财而言,成功似乎意味着完善的管理、良好的运转、不断地赢利。仅仅这样理解是很不够的,成功应该具有更广泛和科学的解释:只要一个人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就是成功的;只要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或他寻求到了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他也是成功的。在现代生存文化中成功被看得很重——甚至可以把现代社会看作是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便开始有意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家长也望子成龙成凤 ,也会为孩子付出很多。但他们“龙与凤”的标准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即 :尽自己的力做得最好 ,实现自我价值。美国也有“家庭即学校”的教育思潮。美国父母教育孩子 ,把他们看作平等的个体 ,尊重他 ,和他谈心 ,“建议或请”他做事 ,决不会“命令”。打骂是违法行为 ,会受到处罚。在这种环境中 ,智力再差的孩子也会充满实现自我的自信。“自我实现”的成功标准 ,有极广泛的社会基础。只要尽力去做 ,就会受到尊重。企业择人看能力 ;社会上每个人总是选择自己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成功”标准 ,也是美国…  相似文献   

3.
捧读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好像在聆听一位导师的谆谆教诲,如涓涓细流,沁入心田,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感到轻松了许多。有的时候外部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应该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用智慧来区分二者的不同,去追随心灵的选择,做最好的自己。成功之路有许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许多种,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就是一种成功、一种超越,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和快乐。"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写道:“真的,有些书是要白天读的,有些书只能晚上读。”《做最好的自己》属于后者。
  怎样才算成功?相信这是每一个人都问了自己和他人无数遍的问题。李开复博士给出了答案。他说,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要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怎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评判对方、研究对方,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5.
《护花铃》是一部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作品。这部作品成功的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迦若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性格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他活了几百年,拥有旷古绝今的力量,可却仍然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他被人称为魔,嗜血残忍,可却又有神的悲悯和人的温情。通过对迦若多重的性格、复杂的情感和迦若悲剧性命运的分析,让我们见识到了真正的孤独寂寞,领略到了不悔的隐忍和坚毅,知道了人为了自己心中的守护可以牺牲到何种地步,传达了作者关于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完美的感慨。  相似文献   

6.
成功,一个很诱人的词语,每个人都渴望它最终有一天能用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却很难实现。 其实,成功很简单,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有一个人,他从小到大都是一名失败者,失败永远陪伴在他的身边。他感到上天的不公平,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上帝,询问上帝:成功是什么? 这个人翻山越岭,来到河边,遇到一位老翁,就走过去问:“老人家,成功是什么?”那位老人回答:“成功就是每天都能钓到鱼。” 年轻人继续他的旅途。他渡过了河,来到森林中,遇见一个正在赶路的中年男人,就问他:“成功是什么?”那个中年男人回答:“成功就是每天都能捕获野兽。” 他继续赶路,继续去寻找上帝。这个人穿过了森林,也穿过了沙漠。就在沙漠的边缘。他见到了上帝,问:“成功是什么?”上帝很慈祥地回答:“成功是生活,成功是经验,成功是汗水。年轻人,不要执着于成功,而应享受成功的过程。”年轻人听了,顿时明白了,就辞别了上帝,回家去了。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初二学生的家长。我儿子小时候很听话、很懂事,可是到了青春期,他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与我的的矛盾频繁发生。大部分时候,他只要在家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不  相似文献   

8.
班上一位男生很希望自己成功,便写信去问在北京当记者的哥哥。他的哥哥在信上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还有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于是,他就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  相似文献   

9.
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的确,人生中的许多事,只要你有兴趣,想做,爱做,都能做得到、做得好。报载,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人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他们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由此这位韩国学生悟出:其实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内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要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结果却一事无成,自己不满意,周围的人也不满意。究其原因,是在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价值能力的认识上,定位不准。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又进技校学了技术,当了工人。当初同学们不理解,家人更不理解。父母说他,读了大学当工人,大学岂不白读了。而这位大学生认为,只要能发挥自己真实的才能,实现真实的价值,做到不图虚名,务实发展,当工人有何不好。追求真实的自我价值的他,经过几年努力,成了某企业的高级蓝领、技能骨干。这位大学生技术工人,为企业创造了财富,为家庭带来了幸福,父母也有了新的看…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杂感     
谈到“创业”这个词,我想在现在已经很不陌生了。自从比尔·盖茨建立了他的微软帝国,有多少中国大学生都梦想着能象他那样,创建自己的公司,实现自身的价值。自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以来,从清华园创业基地的建立,到“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以及现在一些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更加激起了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希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3.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4.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以下是成功者13个价值连城的习惯,我们称之为“百万元的习惯”。一、成功者清楚地了解他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成功者虽重视事情的结果,但更重视事情的目的,而目的的清楚则有助于他达到结果并且享受过程。二、成功者下决定迅速果断,之后若要改变决定,则深思熟虑。一般人经常在下决定时优柔寡断,决定之后却又轻易更改;成功者之所以能迅速下决定,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价值层级和信念,了解事情的轻重缓急,因…  相似文献   

15.
<正>看过一篇初中生写的作文,大意是说他干某件事没有成功,整个人都很消沉,后来在家人、老师的鼓励下又重新振作起来。终于,这一次他成功了。于是,文章结尾自然而然得出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结论。今天一些学生无法面对考试的失利与此有关,他们觉得自己那么努力,难道还不应该得高分吗?受此种心理影响,一旦事与愿违,他们就会觉得世界背叛了努力的自己。  相似文献   

16.
1965年,一位韩国留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很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7.
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书中这样写道: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9.
所谓成功动机,对学生而言,是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或需要)而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驱动力。现代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  相似文献   

20.
1.你爱上一个人而不被对方所爱,是一件很伤心的事,但最痛苦的莫过于你爱一个人却没有勇气让他知道你的感受。2.最好的朋友是那种能够和你坐在秋千上,不发一言,然后静静地一起离开,感觉就是从未有过的最好的对话。3.这是真实的——你永远不知道得到了什么,直到你失去的时候;而更加真实的是,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直到他到达的时候。4.要遇上一个人,只要用一分钟的时间;要喜欢上一个人,只要用一句话的时间;要爱上一个人,只要用一天的时间;但要忘记一个人,却要用上一生的时间。5.为自己的梦想而去想,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