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孩子     
讲一个15年前的故事。“妈妈,我今天认了一个干妈妈!就是我们的张老师!”儿子一出学校门口就冲他母亲高兴地嚷。“你说什么呀?你那么淘气?她怎么会认你做干孩子?”母亲说。“认了!她确实认了我了!刚才我们在做作业,张老师表扬李红贤时这样说:‘我只有一个儿子,若有一个像李红贤这么聪明可爱的女儿,该多好啊!’于是班长周侨说:‘老师你这么喜欢她,不如认她为干女儿?’我们都笑了。老师又说:‘可是,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可爱,我要是认了56个干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养啊?’我们笑得更厉害了。这时候黄华说:‘老师,你连黄国恒也要认吗?他成绩那么差…  相似文献   

2.
幼儿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的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让人快乐,令人回味。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摆积木,大家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贺昕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贺昕洁说:“不对,老师你想想。”“我不知道。”“告诉你吧,陈老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她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她说:“对呀,贺昕洁的眼睛里有个老师,那就是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老师和孩子通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我在老…  相似文献   

3.
[案例]章家豪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我觉得小鸟很笨!”……课结束后,我找了他,和他做了一次对话。“你现在还是觉得小鸟很笨吗?”“是啊,它是很笨的!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我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你有好朋友吗?”“有啊!”“哦!当你的好朋友也为你千辛万苦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很笨吗?”孩子抬头看看我,“不会!”  相似文献   

4.
“你长大了想千什么?”——她摸着一个孩子的头。他正用积木在搭一座漂亮的房子。那个孩子的回答使她惊异:“做生意!” (她满以为他会回答:“造房子!”) “为什么?”“因为我爸爸做生意呀。做生意可以赚好多好多的钱!”——她惋惜而痛苦。似乎,孩子的回答是她的过错。孩子,你满可以去当个第一流的建筑师。看你每天早上都在搭一个童话,搭一个梦想,搭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是“金钱”能替代的吗?孩子!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看见一些家长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一个圆都画不好。”“你不能积极些吗?什么事都无所谓。”“亮亮又聪明又听话,你要像他就好了。”……不知道这些父母在责怪自己孩子的同时,是否想到你的孩子在被你贴上这些标签之后,会失去自信心,失去自尊,失去自我价值? 有没有一种教育方式孩子  相似文献   

6.
我问九叔,你家天成哥是独自在一个房间里睡觉吗?他说不是,天成跟着奶奶睡觉。我说让他自己睡一个房间吧,打开窗子睡。九叔当然莫名其妙了。我说:“他有可能变得聪明起来!”我说话不能不留有余地,我说“可能”!“真的?聪明不聪明,跟几个人在一个房间睡觉有关系吗?你可让九叔莫名糊涂!家芽一定有什么偏方吧!九叔听你的!天成能不能变得聪明,我一听他的三弦也就知晓了!”事情简单而顺利,小露伊夜夜将她的生命珠从窗口发射出去,幽幽的,是一颗橘红色的小火球,乒乓球大小。它是飘浮着飞走的,又飘浮着飞回来,中间大约有5分钟的时间。第二天黄昏,我见…  相似文献   

7.
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找我咨询,还没开口就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这个孩子白养了,他竟然诅咒我死.” 我关注地引导这位家长:“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她说:“我现在只要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让我闭嘴,并且会狠狠地来一句‘你不说话会死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白了她一眼,愤怒地说:“这能怨我吗?  相似文献   

8.
表扬的魅力     
你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吗?什么恶作剧他都敢做,什么热闹他都凑合,上课总爱和你唱反调,作业从来都不交……遇上了这样的孩子,真够头疼的!每天总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对付”他!如果有100万个脑细胞,至少有99万个是为他准备的!他就是我班的“捣蛋鬼”——任小伟!这不,课代表刚搬来了作业,数了数全班54个人,就少他的作业。在我的记忆里,他只做过三次作业:一次是写一条新闻;一次是给《暮江吟》诗配画;一次是在我的陪同下做完的。这可怎么办?如果再这样下去,聪明的脑瓜不就“荒废”了吗?于是,我就对他展开了跟踪调查。半个月下来,我改变了对他的看…  相似文献   

9.
儿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我最注重的是孩子的情感体验,经常问他:“老师喜欢谁?”他会扬起小脑袋不假思索地说:“我!”但时间长了,情况就有了一些变化。有一次,我从学校接出儿子,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谈。我问:“今天班里发生了有趣的事吗?”儿子嘟囔着:“没什么有趣的事,今天老师批评我们了!”“为什么呀?”“忘了。老师叽里呱啦说了那么长时间,我一句也没记住,真烦人!”“你喜欢老师吗?”“不喜欢!”儿子和老师闹别扭了!我没有急着和孩子争辩,我说:“小杰,你记不记得你上幼儿园时,不小心尿湿裤子,是老师找来干净的裤子帮你换上,并把尿湿的裤子洗…  相似文献   

10.
—“你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林呢?看他字写得多好啊!”—“别跑别跑,要摔倒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这样对他们的孩子说。父母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是为了孩子好呀!可是,父母们一些不当的说法常常会让孩子们备受困扰:我真的就那么差了吗?隔壁家的小林样样都好,我就是没人喜欢的吗?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千万别“随口说说”,有时候,你无心的话也许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适于对孩子说的5句话。1.“你怎么越大越……”典型说法:“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了。”“…  相似文献   

11.
幽默细菌     
《同学》2002,(4)
溶剂化学课上老师讲解溶剂与溶质的关系:“一定的溶剂只能溶解一定的溶质。比如说, 你吃了一碗饭,又吃了一碗,第三碗吃下去已经饱了,你还能吃下去吗?”有个学生问:“还有菜吗?”先见之明小约翰对他的同学说:“我妈真有先见之明呀!她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你瞧,果然下雨了!”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反正小约翰会带伞的,你就同他共伞吧!’”  相似文献   

12.
这不是一所普通的幼儿园,这里能把小朋友变成聪明孩子,变成好孩子,变成漂亮孩子。小朋友,你希望上这样的幼儿园吗?你还想上什么样的幼儿园?这是幼儿园的“聪明屋”。小朋友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就变得聪明无比啦!这所幼儿园的老师个个像仙女一样漂亮、善良和聪明,她们教出来的孩子个个聪明能干。这是幼儿园的“美丽苑”。小朋友在这里住上几个月,喝着清清的水,听着美妙的鸟语,看着美丽的景色,就会变得越来越漂亮。神奇的幼儿园@袁爱玲 @唐云辉  相似文献   

13.
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乘坐地铁回家,突然被一个孩子的哭声打断了。只见一位小男孩正被母亲厉声责骂:“你看看,期中考试成绩这么差,真不知道你上课时干什么去了?下次再这样,周末就不准出去玩,待在家里好好看书!”男孩的父亲在一旁接话了:“之前,我就对你说过,别给他报那么多兴趣班,你不听,能怪孩子吗?”母亲听后,更是火上浇油,向父亲吼道:“这么说,你是怪我啦?孩子考不好,你也有很大责任!总说工作忙,功课辅导时,你又在哪里?”孩子听见他们吵了起来,哭得更厉害了。看着孩子一脸的茫然和无助,不禁令人心疼!  相似文献   

14.
武耀亭 《家庭教育》2002,(11):34-34
有的父母见自己的孩子被同伴打了,就训斥:“你不也长着手吗!为什么不打他!”或教孩子:“打不过就咬,咱是正当防卫,咬死不偿命。”有的孩子打架,被批评时,会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先动手,我是正当防卫。”不难看出,许多家长和孩子都错误地理解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怎样才算正当防卫呢?我们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星星     
月光很黯淡,满天星斗在蓝色的天幕中闪烁。她边走边想,为什么那颗星还没亮起来呢?突然,有一颗星星射出了夺目的光彩,“哇,原来在那儿!”她自言自语地说道,脸庞浮现了一丝灿烂的笑容。一上个星期的晚自习之前,她发现同桌几天来老是发呆,好像有什么心事,她想:咦,他怎么了,一向都开朗的人,怎么今天跟林黛玉一样?于是她问道:“喂,你怎么啦?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说出来听听!”他摇摇头,不说话。她一脸疑惑,但又无可奈何,他们从小学到现在一直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心就如水一样纯洁,一切总是那么和谐,一切都是那么愉快,初中的生活是匆忙的,…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同学们,读过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吗?什么?早就读过了!好,考考你们,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叫什么?“金———铃———!”对了。喜欢“好孩子金铃”吗?“当然喜欢!”好,再说说为什么喜欢。怎么样,一下子就说不上来了吧。再想想,那么聪明的你们,一定能答上来。对了———是因为她是个十分有特点的孩子。所谓的特点,决不仅仅指优点,准确地说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金铃的可爱就在于她也有着我们都会有的不足,也一直渴望做个爸爸妈妈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你们笔下的人物是怎样的呢?翻开作文本看看…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入学的时候会和老师这样说:“我的孩子很聪明,10以内加减法都会做了,不信你可以考考他!”入学后,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再学一年级的数学只不过是炒炒“冷饭”,因此,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会比关注数学多得多。“孩子们真的是会了吗?”我仔细观察刚入学的孩子,发现孩子对数学的感觉分为三类:1.先知先觉型——有的孩子小时候数感就特别好,不用大人怎么费力教,他自然而然就会了;2.不知不觉型——有的孩子教过了他才会,不教绝对不会;3.后知后觉型——有的孩子任凭你怎样启发诱导,他就是不会,等过了一段时期,他才慢慢觉悟。我和…  相似文献   

18.
晚饭后,电话响了,儿子去接的。听孩子在电话上跟同学说:“你怎么那笨呢?老师让找春你就上山去找?累你活该!没找到?那么多作文书、杂志、报纸都有写春的,还要你真的去找吗?我就没去,滑了一天冰,春早都找到本子上了。”孩子对他的聪明之举不无得意。 撂下电话,我脑子里闪动了一下:找春!这显然是老师安排的一次作文实践活动,我们孩子怎么没去呢?  相似文献   

19.
不借给你     
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吸着流出来的鼻涕。站在他对面的一位阿姨实在受不了了.她温柔地问道:“孩子,你有手绢吗?” “有又怎么样?”小男孩生气地说道.“我不借给你!”不借给你@落焰~~  相似文献   

20.
再试一次     
在学校里,凡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都摇着头说他是自甘落后。我们知道他天性聪明,至少别的同学能学会的,他也能学会。但是他却拒绝努力,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对他鼓励也好,批评也好,他都无动于衷。一天课后,我找他谈话,告诉他:“你这次考试又是一塌糊涂,看来,只能给你不及格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没什么可说的。”他往椅子上一靠,脸上露出嘲笑的表情,无所谓地说。他这么一说,我失望至极,只好挥挥手,让他走。他转身迈着轻松的步伐,潇潇洒洒地出了办公室。“天呀!这孩子怎么能这样?他难道就这样自暴自弃下去了吗?谁还可以帮这个孩子一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