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果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出了偏差,整节课的学习就将陷入南辕北辙的泥潭。那么,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该如何制订教学目标呢?在此,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总领原则,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往往通过"问题串"层层展开,节节攀升,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以《指数函数》(第1课时)的两个片断做了很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的制定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判断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构思.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旦确定,这节课就基本上定位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自从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加涅的知识分类体系及教学目标的阐述,对中学数学教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在现实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在思维、情感和行动方面变化的数量和程度。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构成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教学是其余两个环节的依据。因此说,教学的目标是纯帅,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5.
以教学目标定教,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具有导向功能,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依据,也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向,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准备一节课时,最先应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怎么达成。但在教研活动中,经常是更多探讨教学设计,而很少关注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评价一节课是否为好课,应根据学生的学习信息而不是根据教师的表现。而要催生符合好课要求的学习信息,必须一致性地思考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学习目标的研制是好课的核心问题,评价任务的设计应指向目标、先于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应嵌入评价任务,从而实现目标、评价与教学三者的一致性,最后成就好课。  相似文献   

7.
评价一节课是否为好课,应根据学生的学习信息而不是根据教师的表现。而要催生符合好课要求的学习信息,必须一致性地思考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学习目标的研制是好课的核心问题,评价任务的设计应指向目标、先于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应嵌入评价任务,从而实现目标、评价与教学三者的一致性,最后成就好课。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教学要求,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一节课质量效益如何,主要就是看课时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我们进行一节课的整体设计,首先要科学地设计课时教学目标。 怎样进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呢?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适度有效的教学目标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好的教学目标设计会使看设计的人在看完目标之后就可以基本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可以预期课堂结构,而且可以进一步以目标为准绳来对教学设计进行逐环节的或者整体性的评价,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倍受一线教师的重视。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目  相似文献   

11.
教育目标的制订与实施是决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要素。“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起点,也是教学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具有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因此,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的一节好课,一定是目标制订明确、科学合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又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教师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学习后而产生的变化.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领的作用.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意义重大.在实践中,应该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呢? 一、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课标是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具有法定的性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只有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的结果和标准,是教学的总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新课程体系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方法得当、组织得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处理好目标、内容、过程和效果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认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他们往往凭感觉、凭经验组织教学,在还未弄清楚“为何而教”、“教什么”之前,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活动设计上。还有不少教师不清楚三维目标是什么,各有什么具体要求。更多的教师对教学目标陈述不清……  相似文献   

15.
<正>上完公开课,教师都很在意自己上得好不好。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众说纷纭,因人而异,但一节好课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明确又简单的教学目标公开课要呈现简单又明确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引教师和学生努力的方向,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贪多求全的教学目标肯定无法在40分钟的课堂内完成。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公开课上,课堂成了教师展示的大舞台,教师出示汉字从古到今的演变,播放爬山的视  相似文献   

16.
孟令华 《山东教育》2012,(Z5):46-47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主要要素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并形成有序的流程,指导教学工作的高效实施。教学设计是中学物理教与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中学物理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虞秀红 《学周刊C版》2011,(10):106-106
一、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本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从准备到实施.再到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而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让学生学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等等。教师有了目标意识.才能使教学内容有效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是每一个任课教师事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打算,是实施一节课的具体方案。教学设计越充分、越好,教学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每个教师一致认为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由于教学设计要思考的问题许多,几乎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有轻有重,应区别对待,但始终明确的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构建教学过程的格局顺序。所以笔者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正>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设计教案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环节,一份好的教案就是为一堂课精心绘制的蓝图。老师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依据文本和学情所做的创意性设计,最终都体现在一份精心制作的教学预案之中。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灵魂和归宿。它设定得恰当与否是判断一节课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王荣生教授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为一堂好课列出了九条标准,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是否一致"。对此,他还作了专门的阐述:一堂好课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只有把三者有机结  相似文献   

20.
在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一帆风顺,是一节难得的好课……”对此,本人不敢苟同,提出一点个人看法,请同行批评指正。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应该从多方面去考察,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手段的优化等等。但从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的观点来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志还在于是否提示了矛盾和因势利导地解决了矛盾。“一帆风顺”的课即使有其可取的方面,但也可以认为,这样的课一定不是一节成功的好课。试想,在一节课里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来,整个教学过程都按教师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