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11):62-64
集戳乐继上期戳趣园"表扬"了新疆喀什邮局对邮友的热情接待后,本期继续将"表扬"进行到底—浙江宁波邮友张建伟在张家界的盖戳经历,令他由衷地发出了"张家界景美,张家界风景日戳更美"的感叹。但是,在这些"表扬"的背后,我们也不禁产生了一丝隐忧:何时"表扬"能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再也不用为得到一枚邮戳而费尽周折了?  相似文献   

2.
戳趣园     
正贵州也有"P.T."戳2014年第三期《集邮博览》刊登了一篇有关国内邮资已付戳上"T.P."错刻为"P.T."的文章,作者文中提到"这种类似的错戳是否在其他省市局亦有发现……"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贵州也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彭茂吾先生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已付日戳志》一书,专门有"P.T.戳"一节,"‘T.P.’是法文邮资已付的缩写,刻成‘P.T.’就不知是什么意思了"。仔细看所附的邮资已付戳,为贵州贵阳使用,时间是1993年2月5日(图1)。由此看来,"P.T."戳还有不少。(甘肃周轶超)  相似文献   

3.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7):70-71
如今,常听人们说起"地球村",意指在沟通方式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其中,互联网更是功不可没。这张无形的"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  相似文献   

4.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10):68-70
集戳乐 对于戳友来说,愉快的盖戳经历总是难忘的,让人忍不住津津乐道,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戳的喜爱,更有对戳中凝聚的人情的一份感动。新疆邮友曾夙军就有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几个月一晃就过去了,回想起在喀什的盖戳经历,令我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5.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1,(12):62-65
1集戳乐 戳趣园“改换门庭”已经有几期了,从尝试摸索到形式基本固定,离不开各位邮友的热心“支招”,比如近期给“1、2、3”分别加上了小标题,就是参考了北京邮友林丰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7):78-80
“因为山在那儿。”这是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被问及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的著名回答。 编了这么多期戳趣园,我斗胆借这句著名回答调侃一下邮友,集戳的各位,是否也有这种“因为戳在那儿”的心态呢?  相似文献   

7.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2):65-67
上期戳趣园介绍了几枚2012年12月12日的数字趣味戳,截至发稿,仍然陆续收到各地邮友发来的类似趣戳,可见这个难得的日期组合给大家带来的收集新乐趣。集邮活动是持续进行的,刊物则有固定的出版周期,按说这枚趣戳已经失去了刊登的时效性,但一位老作者最近寄来的一篇手写稿却打动了我们。稿子不长,读起来却趣味十足;虽非电子版,却工工整整,字面整洁。这位老作者,也是我们的老读者,就是今年已96岁高龄的郭润康先生,打动我们的不仅  相似文献   

8.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8,(2):64-66
每一枚戳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月5日《戊戌年》邮票首发,1月10日《拜年》邮票首发,集邮圈的开年总是这么热闹,每年的这个时候,戳趣园自然也会迎来一大波"生肖戳"、"拜年戳"。今年是狗年,说实话,全国各地带"狗"字的地名着实不多,于是,各地纷纷启用"临戳",这也好理解,生肖可以说是邮迷们最关注的一套邮票题材了,为此讨个好彩头何乐不为?  相似文献   

9.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4):62-65
戳趣园本是介绍各种邮戳的,但因漏销邮戳形成的“趣观”,我们也不妨一赏,说不定从陕西西安邮友张立提供的这些封上,我们还能想起似曾相识的“遭遇”,同时也感同身受:漏销事小,责任事大。  相似文献   

10.
~~七月份上海刻用的新邮首日戳和纪念邮戳  相似文献   

11.
吴强 《上海集邮》2002,(7):42-42
我收集到上海静安邮政支局的速递邮戳,直径为31mm,显著大于一般的同类邮戳。  相似文献   

12.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12):57-60
集戳乐集戳是需要点儿精神的。为什么这么讲呢?看了北京邮友杨赤兵收集同城快件筒箱戳的经历你就知道了:北京的同城快件业务始于2007年8月1日,由于其邮件无须面交,只要投入红信筒即可,故又称为信筒同城快件。这种红信筒正面红色,背面绿色,可分别用来投交同城快件和平常信函。投筒邮件一般均加盖有该开筒班的专用箱筒戳记。  相似文献   

13.
林炎 《集邮博览》2009,(2):26-27
近些年来,国内极限集邮界同仁对于那些利用邮政日戳"倒戳"、"假戳"、"仿戳"制造极限片的行为,不断予以揭露贬责,邮展查验把关,已引起人们警觉和抵制。而对于某些加盖纪念邮戳的极限片中存在的问题,则关注不够、研究不多。选用适当的纪念邮戳制作极限片,因其文字、图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的前身是《北京集邮》,1985年第4期《北京集邮》奏响了风景日戳序曲,该期第26页刊载的杨慧琳先生《重视极限明信片邮戳的选择》一,提出了极限片的邮戳应以邮政日戳(包括风景日戳)为最佳选择,这是较早提倡用风景日戳制作邮品的章,因而特别引人注目。第29页刊载的杨耀增先生《借鉴、择善而从》一,首先介绍了台湾省邮政部门镌刻和使用风景日戳的情况,又联系大陆实际谈到:“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全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大量的游客,  相似文献   

15.
邮电部1956年10月30日邮业字第(52)号文通知,从1957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新式腰框邮政日戳。新的日戳,其戳面由五部分组成:上半环、上月牙、字钉槽、下月牙、下半环。戳面直径分为25mm与30mm两种:前者为一般邮政局、所使用;后者为少数民族地区刻制双文字日戳的邮政局、所与国际邮件交换局、站使用。日戳的汉字采用长方体仿宋体字:纪年月日时采用阿拉伯数字,汉字"年","月"、"日"以"."代替。新式腰框邮政日戳(以下简  相似文献   

16.
邮政鼠名戳是指带有“鼠”字地名的普通日戳和风景日戳,如“鼠场”、“鼠街”、“白鼠”,但不包括在《戊子年》生肖邮票发行首日或春节时启用的各式纪念邮戳,那些纪念邮戳多半带有老鼠图案及“戊子年”字样。  相似文献   

17.
18.
集戳拾趣     
正闲来无事,随手翻看这段时间与邮友互换的邮戳。虽然集邮仅仅半年有余,面对花花绿绿的票、戳、片、封,却始终如老友相见,分外亲切。每每新邮发行,外地邮友们就默契地寄来相应主题的纪念戳,我则回以本地邮戳,"戳"尚往来。不知不觉中竟积累了厚厚一大摞来自大江南北的  相似文献   

19.
玩戳乐     
《集邮博览》2012,(5):63-64
上期戳趣园介绍了一位北京邮友杨自学的寻戳之路:从熟悉的地方找起。不约而同,全国各地很多邮友其实也是这样做的。最近,戳趣园收到了安徽铜陵邮友陈爱民发来的两枚带数字局名的当地邮戳,对我们来说挺新鲜,对他自己来说经常见,因为这就来自他再熟悉不过的地名: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了"珍宝岛事件",战备形势紧张。1970年,上海铁路  相似文献   

20.
赏戳乐     
《集邮博览》2012,(5):65
近日,上海邮友谢刚发来了一枚2012年3月1日启用的"张闻天故居"风景戳(图16)。张闻天(1900~1976),中国共产党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的故居位于现上海浦东新区施湾镇邓三村,始建于1892年,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民宅。张闻天诞生于客堂西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