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跋山涉水万里路,登高降低足下行。"路"字从足始,足和各为"路"。它告诉人们路是人走出来的,各说各自有路。路虽有不同,但路路相通。中华文明几千年,汉字从远古走来,一路变幻着多彩的身姿,通体闪烁着先祖的灵光。汉字是伟大的,一个"路"字更是意义幽深。汉字是美丽的,点横竖撇捺,人手足刀尺。鲁迅先生对汉字的美曾作过精辟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明确“武”字的确切含义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字的基本含义和哲学意蕴进行考辨。结果显示,后世关于“止戈为武”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止”字的释义上。语言文字学界从字的象形会意视角将“止”字释义为“足,足趾、行”,认为“武”字的本义是“征战、征伐、示威”;而武学军事学界从战争观、军事观、武德观视角将“止”字释义为“制止、止息”,认为“武”字的本义是“止息干戈”。文章认为,两种不同层面的观点均非是对“武”字圆满阐释,“武”字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动武”与“止武”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从考古发掘的文物和古代典籍论证汉字体系的性质、特性及其形成,并剖析汉字学体系──“六书说”的内涵:包括造字之法和用字之法,从而否定“六书”是“辨字法”的观点;同时,援引思维方式和当代人类学的新方法揭示仓颉造字传说的意蕴是:集体思维表象、归类认同的集合概念,从而与《刍议》所认同的许慎所谓汉字是仓颉一人始造的观点商榷。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埃及邮票上看到有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因形似汉字的“金”字,称之为“金字塔”。古代埃及金字塔是法老(国王)的陵墓。其中以第四王朝(前26世纪)胡夫的金字塔最大,今仍存于开罗近郊吉萨:塔基呈正方形,每  相似文献   

5.
张立 《集邮博览》2013,(4):86-87
对国人来说,结婚、添丁、升学、提干、过节、庆生、涨薪……都是令人高兴、愉悦的,而一个汉字“喜”便足以代表这些快意之事的表象和内涵。因此,所见略同的卷烟厂的“英雄”们便不约而同地把自己产品的商标定为“喜”。好事成双,在“喜”字之旁再加一“喜”字,是为“双喜”,且颜色多为大红的。  相似文献   

6.
2013年年底,新加坡将“霾”选为了本国的年度汉字,而很多人认为这个字也同样适用于中国。过去的一年,全国各地“雾霾锁城”的消息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方块汉字既有深刻内涵,又有许多趣味,其中“米”字由“八十八”三字组成。今年3月22日,是郭老润康先生88岁华诞纪念日,贵州省遵义市岑忠健集邮文献收藏馆为恭贺郭老“米寿”,特以“马  相似文献   

8.
田德林 《收藏》2014,(19):86-87
袁像银元中“造”字写法与现行规范汉字的写法相同,笔者称其为“规范造”。另有一种“造”字的竖笔下伸成为牛字,故而得名“牛造”,被称之为“牛造”版,该版在袁像银元中是有名的大版别。“牛造”这种写法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前“牛造”写法很普遍,春明出版社1948年版《正草隶篆四体字典》中,“造”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早的铜“投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早的铜“投壶”三只雄姿威猛强劲的矮足独角犀,背上驼着一件两侧各附有一铺首衔环、遍体饰以生动流畅细线变形山字花纹的平口深腹圆筒(见图)。这件造型别致的三犀足筒形器,是考古工作者于1974在河北平山三汲乡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中出土的。其整个器形古雅厚...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7,(2)
对联,就是通常所说的“对子”“门联”“楹联”,它作为一种实用文体,以其对偶工整、平仄协调这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雅俗共赏,素为人们喜闻乐见。汉字中的“鱼”字,在各种文体中屡见不鲜,特别在对联中被广为采用,为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参加“耀州窑国际研讨会”之际,走访了距铜川市东南约15公里的陈炉镇,在一老乡家中发现一件土青花碗。此碗呈撇口状,圈足,近足处及碗底不挂釉,碗内沿饰一周绳索纹,碗心青花圈内写一“■”字,笔画多达五十几画,这个字形在古今字典都查不到,但作为陕西人,大概都能念出此字,它就是陕  相似文献   

12.
    
"足"字是由一个"口"字和一个"止"字构成的,《说文解字》说:"足,从止口。"止,指脚;"口",不是说话这张嘴,而是膝盖,这是正解,无可置疑。但是,总觉得这样来看一个"足"字,似乎简单了点。  相似文献   

13.
为奥运加油     
章文彬 《当代体育》2007,(23):52-52
<正>2.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舞动的北京”是这个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  相似文献   

14.
李树 《上海集邮》2004,(11):35-35
笔者在本刊披露四野21兵团于1951年初曾使用汉字保密代号对外通信,如214师为“键字支队”,217师为“国字支队”。  相似文献   

15.
旧藏朱泥壶一把,器表呈栗红色,梨皮,宝塔式钮带孔;器身呈圆球形,腰下内收垂直至底。素身;单孔短流,流下刻壶铭“江清月近人”五言绝句;圆;圈足,足内中部刻“六如”二字楷款﹙图1﹚。  相似文献   

16.
虎是一种哺乳纲大型猫科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多独自生活在山林中,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虎额头上的条纹看上去像是书写的“王”字,虎被称为兽中之王,为人们所敬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与龙起着相同的作用。《周易·乾·文言》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汉语语汇中,虎是威武勇猛的象征。《说文解字》载虎,山兽之君。从走,虎足象人足。  相似文献   

17.
对“武”字寓意的全面解读,影响着中国武术核心价值的体现和发展战略的定位。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甲骨文“武”字的形质意象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止戈为武”“执戈而行”“武舞同源”和“神之足迹”都是从象形角度对“武”字内涵的多维阐释。根据形以呈象、象以尽意的思维逻辑,解读甲骨文“武”字不仅要“观其形”,更要“察其象”和“会其意”,对应“形、象、意”的不同维度,甲骨文“武”字分别呈现“征伐、权力、威势”三重寓意,即以“兵足”之形,呈“权力”之象,寓“威势”之意。只有站在“势”的高度通览“武”字的多重意涵,才能准确把握尚武精神的实质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也只有从至尊之“势”出发,才能会悟古人赋予甲骨文“武”字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吴钢 《收藏》2001,(9):50-52
何谓通假字?辞书解释说,用其他音近的字,用来假借于本无其字的字。六七千年以来,姑且从史前陶文算起,方块汉字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才由不同形体逐渐成为方块形体,字数也由少到多,字义也由一字多义到各有其明确的含义。当字少,不够使用时,便出现一字多义或假借使用。所以,愈早,通假字愈多。  相似文献   

19.
精气神是“气”物质内部结构在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方面的倾向性表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精、气、神三者,各有各的功能和效用。所以古人有云:精足不思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义云:“精满、气足、神旺。”丹家修炼里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说。  相似文献   

20.
子明     
冯明 《收藏界》2014,(2):58-61
子明,两个字值得玩味。子,在汉字中有数十种含义,譬如对男人的通称、尊称,对自己老师的称呼,也可作“你”讲,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个“子”字,内涵如此丰富!中华文化魅力世界实有道理;再说“明”,也有诸多的意思,但基本意思还是明亮、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