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世光 《收藏》2009,(11):131-131
在数以千计的《掷铁饼者》邮票中,其样票和错体票发现较少,故很难收集。笔者有幸集得几枚,现介绍如下。 《掷铁饼者》邮票样票种类较多,有“票样”(即样票specimen,是新邮票分发给有关部门备案、备查验或供宣传部门用的样品),有“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还有“母样”(雕刻版邮票原版第一次打印出的邮票图样)等。  相似文献   

2.
苏冰 《集邮博览》2013,(1):20-22
作为新中国珍邮之一,“天安门放光芒”邮票每次出现都引人瞩目,因其在社会上流通极少,身价也与日俱增:1993年12月26日,南京邮品拍卖会上,一枚面值8分的“放光芒”新票以4.5万元拍出:1997年中邮大地在上海举办的拍卖会上,“放光芒”以28万元拍出;2004年5月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放光芒”以23.1万元成交(含10%的买家佣金);  相似文献   

3.
近获读者T君来信,他对未发行票成为珍邮很不理解,问道:既然国家没有承认发行,那么拥有它们是否合法?由此,引发了我的些许随想。 我们已在邮票目录上看惯了“未发行票”的提法,如《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放光芒”等,都是原拟发行,临时发现(或认为)设计有误,紧急通令收回的邮票。如果查考邮票发行的文件,认为它们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的话,这些邮票就不会从邮电局所流向社会。然而,事实远非那么简单,文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上海市虹口区职工文体协会、虹口区集邮协会为配合虹口区总工会开展“劳模精神永放光芒,创新发展建功立业——虹口职工庆‘五一'主题系列活动”,4月28日下午在虹口职工文化团队活动中心举办“虹口职工文化大讲堂——集邮家丁劲松伦敦获奖邮集《中国1897年红印花加盖邮票》学术报告会”(右图)。上海市集邮协会羌陆明、  相似文献   

5.
本期封面上登载的是有着相同邮票志号“特62(8—5)”和不同图案、不同名称的邮票签样。按邮票志号的排序,特62邮票本应紧随特61《牡丹》邮票之后,在1964年下半年发行。而这套邮票却发行于1966年3月30日,为什么一套邮票会有两种不同的图案、不同的名称并延期近两年才发行?中国邮票博物馆所收藏的相关文字档案和印刷档案为后人揭开了谜底,原来特62《工业新产品》邮票是为填补未发行的特62《京剧脸谱》邮票的空号而李代桃僵之作。  相似文献   

6.
邮票目录有邮票辞典之美名。在世界众多邮票目录中,英国《吉本司》、美国《司各特》、法国《香槟》和德国《米歇尔》被誉之“四大目录”,具有权威性。最近发现其中有枚印支邮票注释犯了一个共同错误,而且近百年之久。上世纪20年代,法国人发行一套供“印支”使用的“印支风情”普票。全套邮票第一图名“农夫与孔塔”。四大目录都如此记载相关资料说,“此塔位于越南顺化”。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上半年发行的邮票中,有两枚邮票在背景图案里出现有关我国航天成就的题材。分别是5月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邮票中的“钱学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邮票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瑞 《上海集邮》2007,(9):38-41
法、意、德“客邮”邮票有多少?国内文献说法不一。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修订版)(下称《目录》)所载附录二“外国在华邮局邮票”为较权威的统计:法国“客邮”51套685种,意大利“客邮”16套74种,德国“客邮”10套96种。但据笔者对信销“客邮”邮票研究后发现,有17套61种为《目录》漏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7)》(下称“新版本”)比2001年新世纪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下称“旧版本”)有了很大的改进。对雕刻版邮票中雕刻者的标示,编者对照档案、综合集邮者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读了耿守忠先生刊载2011年第3期《集邮博览》上的《西厢记》大“邮票”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文中说的那两种印有《西厢记》大“邮票”的1983年年历画,我曾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购邮票时也获赠过两张,的确印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耿先生给“大邮票”下的定义,也让我颇受启发。他说:“何为大邮票?大邮票是用邮票原图制版,  相似文献   

11.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02年第10期第27页发表了汪国俊先生的文章《圆形邮票衍生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圆》文),我认为《圆》文中的一些提法值得商榷。首先说一说《圆》文中的“附角”或“护角”这一概念。试想一想圆形邮票如果变成矩形邮票,那么其附属于邮票而无预付邮资功能的部分应该称为什么呢?其实它早已有了名称——“附票”,不会因为矩形变成了圆形而就成了“附角”或“护角”  相似文献   

13.
3774页《近期胶版邮票微印暗记概述》一文有细微失误: 其一,1997-24《中国电信》邮票第四枚“移动通信”的微印暗记,并不是“YX”(移信),而是“TX”(通信)。 其二,1997-3《中国旅游年》邮票上的微印暗记,除作者所指的X11mm,Y3mm处有一个黑色的  相似文献   

14.
资讯     
《集邮博览》2013,(2):92-93
《癸巳年》生肖邮票北京首发 本刊讯1月5日,北京市邮票公司举办《癸巳年》邮票首发式。 本次活动共三天,分“首发活动日”、“亲子体验日”、“鉴宝拍卖日”三个主题展开,主要有《癸巳年》邮票首发式、生肖邮品设计师签售、生肖主题邮品展卖、珍邮鉴赏拍卖和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多个单元。  相似文献   

15.
拜读《集邮博览》2005年第4期刘化刚先生《“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文章后深受启发。在笔者的脑海深处,对刘先生提到的两种“邮票”似曾相识。记得大约是1996年期间,曾收集到一些本地使用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于是翻箱倒柜,居然把它们找了出来。为了弄清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时间,多次到相关单位进行了解,有了一定的收获,现介绍给大家。“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的种类及印制单位我所收集到4种“邮票”,均是贵州省思南县农业银行专门印制的,由思南县印刷厂印刷,用纸为50  相似文献   

16.
特44《菊花(第一组)》是中国第一套大型彩色花卉邮票,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邮票繁荣期发行的精品邮票之一。40多年来,这套《菊花》邮票备受中外邮人赞誉,唯是票名中“第一组”三个字,引起集邮者的疑问:“为什么发行了‘第一组’,始终未见后续的第二组、第三组?”有人撰文推测,特44一套邮票分三次发行,应是每一次发行为一组;起首发行那几枚印了“第一组”,接着发行的却因“疏忽”而没有标注,“结果就三组变成一组”……并建议再版邮票目录时据此更正。这个推测是否符合邮史实际?我们应从《菊花》邮票发行的大背景细心加以考察。直接与《菊花》邮票有关的是两大因素:一是邮票选题年度计划列入长远规划;二是邮票印刷技术的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厚禄 《集邮博览》2018,(12):46-47
一、何谓“会徽邮票”本文所谓“会徽邮票”,包括以会徽为选题或以会徽为主图的邮票,前者如2005—28《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后者如纪49《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第四届代表大会》的两枚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会徽”为主图的邮票。中国邮政发行的会徽邮票中,以会徽为邮票主图或邮票主图一部分的邮票较多,而以会徽为选题的邮票并不多。本文的“点”,是指“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8.
邮资票品司副司长邓慧国说:“2006年计划安排《丙戌年》、《武强木版年画》等系列邮票7套。其中奥运会运动项目是奥运系列邮票的第二套……从艺术的分类来说,表现石窟艺术的邮票属于一个系列,所以,《云冈石窟》应该属于石窟艺术系列。这样算来,2006年发行的系列邮票将达10套左右。”笔看后深感困惑,邮票发行部门负责人对2006年发行的系列邮票竞有“7套”及“10套左右”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我国发行《乐山大佛》小型张,使用了“影雕套印”的印刷方法。“雕刻版”邮票有多种印刷版别, 《乐山大佛》小型张使用的只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本文着重谈谈“雕刻版”邮票各版别的辨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27日,《中国集邮报》公布了《癸未年》邮票的发行量。但笔者看了几遍,却越看越糊涂,因为介绍邮票发行量既有“邮票发行量”,又有“小版张发行量”,还有“套票”发行量,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概念,竟使用了“枚”、“版”、“套”三个单位名称,分别看上去都很具体、明确,然而三者是什么关系却含糊不清,每种邮票的发行总量到底是多少更成了谜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