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像章收藏是一种高雅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大民众所关注,所喜爱。如何收藏毛泽东像章?怎样提高收藏水平?特别是对新加入此类收藏的爱好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收藏毛泽东像章绝大部分属于徽章类,是红色收藏品的组成部分。现在一提到毛泽东像章收藏或红色收藏,有一部分人就认为是"文革"品收藏,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毛泽东像章可分为:1.早期章。1949年以前制作的,如1942年至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像章既是历史遗物,又是现代艺术品,因此,收藏像章,就是收藏历史,鉴赏像章,就是鉴赏历史。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仅在"文革"时期发行的各种毛泽东像章就达4万多种20多亿枚,而德化的四家瓷厂在1968年至1969年两年多时间里就生产毛泽东瓷像章700多万枚。当时,德化各大瓷厂都集中了大批制瓷高手和瓷绘名家来制作像章,他们选用最优的瓷土配方,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尤其是选用高白度瓷来制作像章,  相似文献   

3.
胡志国  杨朝东 《收藏》2006,(11):143-143
科尔沁,蒙古语为“弓箭手”,是勇敢向前的象征。在此地,我们结识了收藏家、内蒙古通辽市农管局干部孙立波。这位被誉为科尔沁的红色收藏家,倾40年心血收藏毛泽东像章7.1万多枚、品种4.6万多种;毛泽东像工艺品500多件;有关毛泽东的书籍和传记2700多册;毛泽东宣传画2000多幅。这些藏品在科尔沁博物馆展出时,参观者络绎不绝,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科尔沁博物馆因此被政府确定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4.
谢国洛 《收藏》2006,(7):120-121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出现了收藏毛泽东像章和“文革”遗物的热潮,不少地方还举办了毛泽东像章收藏展览,从1993年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有关毛泽东像章的图书,不仅大大方便了这一专题的收藏者,而且为毛泽东像章的收藏与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现对这些图书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5.
泽泉  家萍 《收藏》2001,(9):70-71
2000年12月26日上午,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的中国最大的毛泽东像章收藏馆正式开馆。人们对耗去34年时间,倾尽积蓄,收藏毛泽东像章5000多个品种数万枚并投资80余万元建成这一收藏馆的芜湖市工人文化宫职工龚世林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9,(10)
正1993年,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收藏类期刊《收藏》杂志诞生,填补了当时中国期刊界无一本收藏类专业期刊的空白。见证了从1993~2019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最辉煌的26年,并在发展中促进了收藏知识和收藏经验的传播和普及,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信赖。值喜逢建国70周年之际,为梳理建国后民间收藏成果,提供藏品交流的机会,了解收藏市场发展情况,特举办第二届"收藏杂志杯"最具收藏价值藏品全国海选活动。本次活动由匡时iCouncil美好生活拍卖行,"收藏军师策"鉴宝微信程序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8,(10)
正《收藏》杂志诞生于1993年,是中国内地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的收藏类专业期刊。《收藏》见证了从1993年到2018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最辉煌的25年,并在发展中促进了收藏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值此25周年之际,《收藏》杂志特举办"收藏杂志杯"最具收藏价值藏品全国海选活动。以期梳理收藏成果,了解收藏市场发展情况。1.本次活动分为书画、陶瓷、青铜器、钱币、佛像、红色收藏、玉器、古籍碑帖、紫砂、杂项等十大类。2.各类别藏品将分别入选前十名,获奖藏品将颁发"收藏杂志杯"纪念奖杯、证书。3.获奖藏品将在《收藏》杂志上公示,并由《收藏》杂志聘请专家撰文,在《收藏》杂志进行专题报道、著录。  相似文献   

8.
侯学林 《收藏》2007,(1):160-161
读《收藏》总第151期高学训先生《毛泽东像章之最》一文后,深受启迪,但觉得尚有疏漏,现仅依据笔者收藏的“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作如下补充。  相似文献   

9.
古月斋     
《收藏界》2013,(1):12
古月斋是粤西历史上惟一状元林召棠故乡的收藏阁。本斋积多年之收藏,有占陶瓷逾百件,羊脂玉和和田玉及翡翠玉数百件,还有书画、‘文革’全新‘红宝书’、毛泽东像章,明清家具、竹木雕、铜器、钱币、粮票、邮票、连环画、旧书、昌化鸡血石和寿山石印章(坯)、杂件等等。本斋藏品被收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吴川县志》、《吴川市志》。本斋主家庭也因收藏等条件获评‘吴川市优秀书香之家’、‘湛江市  相似文献   

10.
李宝才 《收藏》2001,(12):61-62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文革”曾是个沉重的话题。30年过去了,当年兴盛一时的毛主席像章也被当成“文革”文物进入了现代收藏。收藏家们将各式各样的像章分门别类组成了套章,根据珍贵程度打上了不同的星级。  相似文献   

11.
易么佳 《集邮博览》2013,(12):86-87
像章的属性是徽章,有着悠久的铸造历史。在众多的徽章中.毛泽东像章的数量堪称空前绝后。其制作的高潮是在“文革”那段疯狂的岁月,其中1967年至1969年间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全国各地制作毛泽东像章,如同互相之间进行大比赛,各自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资源,在材质上大显神通:金、银、铜、铁、铝、合金、塑料、陶瓷、竹木、搪瓷、玻璃等,各种材料,各尽所能,工艺上也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2.
刘大兴 《收藏》2006,(8):82-85
毛泽东像章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以无与伦比的数量成为徽章之最。据资料分析,仅“文革”时期各国发行的毛主席像章达30成-35亿枚。大小各异,形态万千。使用的材质有金、银、铜、铁、铝、塑料、陶瓷、竹木、搪瓷、玉、飞机残骸、玻璃和赛璐珞等。这些像章除少部分自然消耗外,大部分得以保存至今。本文介绍的是笔者收藏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专题毛泽东像章。  相似文献   

13.
刘东升 《中国集邮》2000,(12):24-24
全国首次大型毛泽东像章及毛泽东文化艺术收藏品专场拍卖会,由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于10月3日下午2点30分在北京报国寺开拍。这次拍卖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徽章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毛泽东像章展评活动之  相似文献   

14.
赵长青 《收藏界》2012,(11):146-147
2012年4月,一件来自山西藏友的珍贵毛泽东素胎瓷雕像,经过了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央电视台《寻宝》、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著名鉴定专家王立军先生;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注册高级古玩书画鉴定师、央视《寻宝》及河南卫视、辽宁卫视"鉴宝"专家刘亚谏先生;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二套"艺术品投资"栏目专家组成员车奇凯先生三位专家的鉴定。三位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11)
正奥运收藏快讯: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是继2014年世界杯后又一巴西体育盛事。随着里约奥运会的临近,各类奥运藏品的发行和销售开始进入"旺季",相关藏品的价格也日益飙升,一股奥运收藏热在国内外迅速升温。为致敬此次奥运盛事,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权威审批的——2016里约奥运会体育项目镂空异形银章正式在中国区公开发行。配额有限,一经问世,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收藏的大潮影响下,兴起了“文革物品”收藏热。除“文革”期间的邮票、像章、毛主席语录、袖标等以外,“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明信片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收藏品了。样板戏明信片最早出版是在1970年,主要有《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每套片在12枚至18枚不等,版别有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朝鲜文和阿拉伯文  相似文献   

17.
吴伟忠 《集邮博览》2014,(11):88-89
正近年来,被集藏爱好者称为"红色文献"的革命历史资料,在收藏市场上备受投资者追捧,价格扶摇直上,不少藏品拍卖价迭创新高。如2012年6月中旬,在上海泓盛春季拍卖纸杂文献专场上,一本1848年出版的瑞典文原版《共产党宣言》因其出版年代较早、存世稀少而被追捧,经众多买家几十轮的博弈,最终以80万元的天价成交。所谓"红色文献",主要指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之间由中国共产党机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套用贡布里希爵士那句著名的开篇来谈收藏界,或许可以说:"没有收藏品这种东西,只有收藏的行为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收藏行为的出现,"物品"才具有了"藏品"属性。收藏行为使物品成为藏品,藏品又构建出收藏者这一身份。博物馆和考古学的起源,正是建立在收藏这一行为上。从古希腊的缪斯神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2,(10):174-175
福明自幼酷爱文学、书艺,喜散文,嗜收藏,好摄影。他早年即开始收集中外火花和各类邮品,少年时期藏品便初露头角。参加工作后,致力收集各种藏品,经二十余载潜心觅集,现有藏品数以万计,其中:精美火花8万余枚;各时期精美勋章、功章、纪念章1万多枚;古旧钟表200余件;古玩瓷器300余件;  相似文献   

20.
薛晔 《收藏》2011,(12):72-77
王薇,上海龙美术馆馆长,一个美丽优雅的知识女性,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艺术品,藏品包括瓷器、家具、玉器、绘画等。其丈夫是中国著名商人、收藏家刘益谦。2009年开始,刘益谦与王薇从“玩票”走向大规模收藏,迄今已斥资数十亿元购藏艺术佳品,刘益谦主攻书画和古董珍玩;王薇则侧重红色经典题材和当代艺术作品。自2003年王薇拍下吴冠中的作品《爱晚亭秋意》和张洪祥的《艰苦岁月》起,每年的拍卖会上若有令她心仪的红色经典题材作品,她都会尽量到场,志在必得。2010年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召开前夕,大会组委会对王薇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