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爱的回报     
为人师者应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学生的爱。这爱有时能转化成一种能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使为师的“滴水之恩”变成学生的“涌泉相报”。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刘雄辉就是执著热爱学生的榜样。为了学生,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热爱学生的关键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刘老师一直教育学生“未做学问,先学做人”。上语文课时他对学生生动地讲了一则叫“财富、成功和高尚”的寓言故事。故事使学生体会到:高尚是灵魂,哪里有高尚,哪里就会有财富和成功。刘老师就这样寓道于教,在充满乐趣的寓言故事中,渗透着做人的深刻哲理,他深深懂得爱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其效果是…  相似文献   

5.
教育爱: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高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以爱为核心,热爱教师职业是“教育爱”的前提,尊重理解学生是“教育爱”的基础,热情鼓励学生是“教育爱”的手段,关心爱护学生是“教育爱”的表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育爱”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爱”这种永恒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本节课通过对以“爱”为题材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让学生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感悟歌曲的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美与爱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懂得爱与被爱是并存的,要用一颗感恩的去心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7.
周明 《中国德育》2006,1(9):79-79
班主任是班级之魂,只有用心做,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的空间。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爱心沐浴学生。在学校测评中,学生对一个班主任这样评价:“我们喜欢他,因为他心中有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对班主任开展工作十分重要。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爱和对学生的爱。对自己的工作有爱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有爱,就意味着教师在学生面前始终是一泓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活水,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田;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包容学生的过失,鼓励其改正错误;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零距离”。  相似文献   

8.
因生施爱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在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感到,爱也要如因材施教一样,“因生施爱”。  相似文献   

9.
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将“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之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和学生以心换心,以诚对诚,用炽热的爱温暖学生心房,滋润学生心田,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但俗话说:“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这也突出了严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因此,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当的严,做到严慈相济,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成为一个“管如严父,爱如慈母”的双重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他(她)的影响力。语文教师是最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充满了魅力。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语文教师;而90年代上海一次近万人的问卷调查中,却有77%的学生对语文课“不喜欢”。这表明,语文教师的影响力在下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富有语文精神的灵魂去影响学生。语文精神的实质是“爱”。“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学生懂得爱自己,爱别人,爱一切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生存的价值。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丢弃圈套,摒除陷阱。语文不是预设…  相似文献   

11.
爱的呼唤     
一个班级能否建设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管理能力的强弱,而贯穿于其中的关键是班主任要以“爱”作为工作的核心。班主任只有真心地去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教”,才会换来学生对自己的爱的回报,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对他人的爱。  相似文献   

12.
王月娥 《宁夏教育》2005,(11):30-30
“严”和“爱”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没有严的爱不是真正的师爱,严是爱的体现,爱是严的目的,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发自内心的真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感化学生,促使其进步。  相似文献   

13.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缚太紧,管得太死。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韩艳红 《福建教育》2005,(7A):24-25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组织教材。生活中不缺少爱,但让孩子们谈生活中的爱时,他们却无话可说,对爱非常淡漠。于是以教材为触发点,我决定进行一次有关“爱”的习作指导课,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爱,热情地抒写爱,让学生不仅能在习作中提高表达能力,也对“爱”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对200多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竟有82%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偏爱”行为,惊讶之余,令人深思诚然,“爱的效应”、“爱的教育”早就有许多教育专家、有识之士在呼吁、在实践,作为教师也都知道只能“以心换心”、“以爱博爱”。然而,“知道”毕竟不等于“做到”,更不等于“做好”,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的人”,他们的敏感、多思、脆弱、戒备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料。请看他们怎么说:  其一:成绩好的学生的名字老师总是早就记熟了,而对我们成绩差的却叫不清楚,有一次上课把我的名字叫错了。  …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威信     
作为教师在学生中要有威信,这个威信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动之以情”用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教师榜样,坚持“教学相长”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机械设计》课是制造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基础理论,更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还要有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特有的心理品质。本文将其概之为“爱、博、实、研、新、勤”六个方面,予以论述。一、爱 ——热爱专业和学生高职教师——其实也是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第一个品质就是:要“爱”。他们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只有对专业的热爱,才会有执着的探究钻研精神,才会有“十桶”的知识沉积而授学生“一桶”真知。只有对学生的爱,才能诚心做到诲人不倦,才能甘做人梯,把教书当…  相似文献   

18.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  相似文献   

20.
教师日常工作的兴奋点,是教师职业情感的自然流露。尽管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发生的,但是,他们的目光集中的焦点不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观察发现,关心学生的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关注些什么,是教育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师课程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从教师职业情感的表达方面要求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必要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心”,与母亲对孩子的“爱”与“关心”相比,应是一种更为专业化的情感,往往表现为对人的持续性发展的不同作用。现在,当我们从学生成长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