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卧底采访是一种打入对方内部的秘密的采访行为。由于这一采访方式隐藏的巨大法律风险、道德疑问及安全隐患,各国新闻界普遍认为,坚持卧底采访应成为采访中最后的手段。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食品公司VS.美国广播公司(ABC)判例的发展,分析青岛《城市信报》系列卧底采访中的法律隐患和记者安全问题,重述卧底采访的采访规范与要求。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记者打入替考团伙,曝光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引爆社会关注。然而,对于记者卧底替考的调查手段,舆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焦点集中在"卧底替考是否涉嫌违法或者违背新闻伦理"。事实上,对于"卧底"或者其他隐性采访手段,这样的争议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记者的隐性采访一直面临着法律风险和道德悖论。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对这种采访方式带来的法律和道德风险的分析,找出记者在暗访时所要遵循的原则,并对于相关立法提出呼吁。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中有种常见的采访形式,叫做"隐秘采访"也是俗称的暗访。这种形式已经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比如在一件"医疗纠纷"以病人家属身份,与医院方面对话,或者比如以购房者的身份到售楼处假装买方以套出对方本应对购房者所说的话,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了媒体公众性质的缺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而近来"暗访"这种形式的采访,又演变成了"无间道"——卧底采访。记者干着警察的活儿,"新闻爆料人"成了"线人","记者"化身为"卧底",然后将所获取的画面展示到电视画面中,或者报纸网站等媒体中进行传播,确实博的了不少眼球,使得卧底采访愈发流行,然而卧底采访使用失当,会给媒介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的不利影响,并产生新闻越权,侵权等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卧底采访的案例,分析卧底采访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4.
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2015年高考一事引起社会热议,本文从隐性采访的角度对该事件中记者的职业伦理与隐性采访的相关法律依据分析论证,《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采访的个案符合职业伦理,也没有违反法律。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以来,情感实录专栏便风靡大江南北.本文试图以<北青报><口述实录>为例,从文本特征入手,对此类报道的文本予以解读,并尝试对此文体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胡明川 《新闻记者》2007,(12):72-74
在央视国际网站上<面对面>主页中,截至2007年5月,可找到节目文本277期、采访手记15篇.为了解栏目制作人员的意图对节目中议程设置的影响,本文任意选取了央视<面对面>中有采访手记相配合的三期节目文本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文雨 《东南传播》2012,(6):154-157
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中《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这一期为案例,分析该类型节目中媒介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双重符号互动模式。探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如何利用新闻议题的引入和面对面的访谈中的符号互动,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条路径来形成互动双方"共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两篇分别来自《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中国2011两会"的报道有着不同的视角及表述。本文拟使用批评话语分析及积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全面解读。在文本层面,从词汇、人称、情态等方面描述报道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形式的分析,说明报道语篇的生成过程;在评价层面,探究两篇报道介入、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文本进行了解释。文章对阅读中美新闻报道、了解中美新闻传播差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蔡月亮 《传媒观察》2012,(10):11-13
论文以"李雷和韩梅梅"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传播的过程,认为其传播文本呈现了80后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表达,创造出丰富的意义空间,建构了80后的群体文化认同,而消费性的传播文本生产是这种群体认同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孙朝阳 《青年记者》2017,(21):82-83
香港因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因素和地理便利条件,成为华语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域.正所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电影”,其巨大的影响力不单单是惊人的电影产量,还有丰富的影片类型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在这其中,卧底片是香港电影导演最热衷拍摄的影片类型之一. 2002年上映的《无间道》是优秀卧底片的代表,它既叫好又叫座,又经过马丁斯科塞斯的再创作(《无间道风云》)扬威奥斯卡,并引发了之后一系列的卧底片创作.本文从身份认同、场面设计和细节设置、留白空间这三个方面,分析电影《无间道》的影像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舆论监督报道,都采用了卧底的方式去挖掘和呈现,不仅报道形式更加吸引眼球,这些卧底记者也深受广大受众及同行所尊敬,因为"卧底"需要的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可敬可畏的职业精神。一、"卧底"报道频频抢眼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从前只有在电影里才对"卧底"有过一些了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卧底"已经跨越到新闻界"试水",尤其是近两年在一些行业内流传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简要探讨"入世"十年来青春类图书蓬勃发展对我国出版行业起到的助推力。我国消费性阅读发轫于20世纪末,在"入世"以后从图书市场中体现出来。消费性阅读的萌芽最早从青少年群体中产生。青春类图书的畅销带动推广消费性阅读人群,计划性出版体制在市场面前不断改变出版观念。在"入世"背景下,消费性阅读状况的逼迫中,中国出版行业在变革中调整和创新。青春类图书在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万凯 《采.写.编》2022,(12):146-148
《新世界》于2013年上映,是韩国卧底类型电影的一个重要代表,可以从它的身上看到我国香港电影《无间道》的影子,但是李子成这一卧底形象与传统的卧底形象截然不同,影片通过复杂的人性进行现实表达,辐射出卧底角色的生存境遇和立场抉择。文章从身份认同危机、细节和场景的设置以及留白空间上分析电影《新世界》。  相似文献   

14.
赵本山主演的小品《策划》以夸张的艺术创意讲述一名新闻记者要报道"公鸡下蛋"的事。本文立足文本语境,在新闻真实性的缺失、采访作风浮躁等方面对该记者的失范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片面追逐受众求奇心理需求、娱乐功能的"异化"、媒介的集合行为、"看不见的手"的操纵等深层面对传媒失范的前因予以透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概念为依据,以"电视文化奇观"为研究对象,对其"现代神话"的本质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策划性、消费性、符号化与类型化的特征,并阐释了其在当代中国出现的社会语境.  相似文献   

16.
街头"海采"电视节目是对传统电视节目的突破,是新闻采访与统计调查结合的一大创新。本文通过对2012年央视假日调查《你幸福吗》的访问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样本在居住区域、年龄、职业、性别等人口统计学上的特征及其样本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从统计调查的规范出发对采访问题、抽样方法、提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求电视海采对象更具代表性,采访结果更可靠,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11):22-29
2012年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体、展现女性成长的电视剧作品,剧中构建了一个"男权独尊"的极端父权社会(后宫),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而同时,剧中的女性亦通过"利用"自身的性别特征而最终在男权制度下赢得自身的权力地位,展现了女性主义的自觉。本文试图着重关注"身体"符码在剧中的呈现,以文本分析的方式,阐释电视剧文本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及其折射出的性别政治与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南海仲裁案"出发,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和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从形式特征、报道内容、报道倾向三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如何报道南海仲裁案,揭示重点报道内容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建构的中、美、菲三国不同的国家形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是一段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惨痛历史。作为战争受害者的"慰安妇"群体近20年才逐渐受到关注。公众对"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形塑与强化,媒体建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1995年到2018年以"慰安妇"为标题的新闻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慰安妇"报道的文本特征来分析其如何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不同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和报道主题造构着"慰安妇"集体记忆。在构建社会公众集体记忆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民族认同的强化。  相似文献   

20.
"校园欺凌"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因其普遍存在于校园,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大多涉及未成年人,话题极具敏感性.因而媒体报道的内容、角度和方式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06至2016年《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关于"校园欺凌"的报道,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总结其报道特征,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