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窦苏明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并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实例,对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1):35-36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为此提出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完成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机制创新包括构建多元化育人机制、创建校企联合机制、完善实践育人管理和运行保障机制、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四个创新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3.
高校构建“大资助”育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举措。目前高校“大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普遍存在资助认定边界模糊、资助方式单一固化、资助过程粗放弱化、资助监督评估淡化等现实困境,高校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数据平台、强化队伍建设、拓宽教育内涵、凝聚育人合力、完善评价标准等途径加强“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努力提升“大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实现高校“育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窦苏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结合工作实例,对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森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3,(1):25-28+88
地域文化是高职学校得天独厚的潜在育人资源。从研究缘起、问题表征、体系构建、模式打造四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地域文化育人的历史经纬、现实逻辑、路径选择与价值诉求,提出构建课程、平台、实践、评价四位一体的地域文化育人体系,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发展潜力的双线提升。 相似文献
6.
李昊阳潘月游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73-76
构建高校课程育人体系既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又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举措。必须要以明确各部门职能为基础,以加强教育主体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为重点,以发挥各类载体作用为支撑,有重点、有层次、有差异地推动高校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休闲体育专业从市场需求出发,创办之初就秉承“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各高校结合专业方向积极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培养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高校必须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构建“务实基础实践教学、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和强化综合实践教学”的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拓展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实际中可以采用“技能大赛带动,岗位技能培训,产学研合作,双师型实践教学”等模式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林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3):38-41
一体化育人体系在高校的实施,从理论上看,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的贯彻、是素质教育方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深入实施、是对高等教育规律的遵循、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的践行的体现;一体化育人体系在高校育人实践的探索中,它深入到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的管理领域,各有自不同的涵义和体现。 相似文献
9.
杨金艳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22,(11):3-4
本文以宁夏建院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领导干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基层面对面做好学生工作,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且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7+1”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10.
陈梅林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23,(2):20-24
对一所学校来说,文化是发展中稳定的核心驱动力量。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第二小学自创办至今,一直坚持文化引领的发展之路,让文化真正成为凝聚人心并促进师生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牢固基础和强大助力。本文通过对“习得育人”学校文化内涵的校本解读,具体呈现了以“日习日进,育希望人生”为办学理念的教育思考及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14):51-52
现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讲道德,关心社会,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第二课堂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与第一课堂功能有所不同,它具有随机性、灵活性、易被学生接受等特点,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36-37
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第二课堂。本文意在以嘉兴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对其实践内容、现状研究、及不足与建议的调研论述,以期充分发挥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古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Z1)
只有在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目的观,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对话互动的课程实施观等课程新观念的引领下,创建和谐的教学育人环境,才能让和谐来美化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和谐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高校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本文从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出发,以工科学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视角,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融合,初步构建了适用的实践育人模式。通过打造“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格局,构筑两翼共鸣的助力效应,最终形成全面、科学、持久的工科创新型人才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03-104
导师制作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全面促进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但在其实施中仍存在职责不明、概念不清、管理缺失等问题。笔者仅以LF学院为例,构建实施体系,以期为教育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23):77-79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性资助的重大拓展。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资助育人工作中,构建了"三全式"资助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在大数据社会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高校应把大数据的工作方式引入心理育人体系中,利用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精准的个体投送能力以及较强的预测能力更好完善高校的心理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7):33-34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深刻分析新时代"文化育人"的意义以及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同时对新形势下"文化育人"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思考,力求为高校"文化育人"模式的发展提供可借鉴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0,(2)
形成逻辑清晰、结构得当的课程体系并能够从"需要"(如育人)出发建构起合理的体系结构模式并发挥其积极的育人功能(如课程功能矩阵的形成)值得认真思考。在SQ学院"五个一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背景下,如何通过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实现"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目标也值得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20.
曹玉娜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3,(4):6-10
在我国,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思想源远流长并不断传承。自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以来,实践育人在增强高职学生社会适应性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职业教育实践育人仍存在育人主体单一化、育人环节薄弱、育人过程系统性规划缺乏等问题。基于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的价值取向,应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育人两大内容为主体的“训研创服”四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以推进全面实践育人、增强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