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莫言获奖,翻译有功,这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同时,也认清了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阻碍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国际化步伐。文学翻译是译语社会中的独特文化构建行为,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学翻译现状以及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和要求,同时提出了改进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艺术和科学一直是学术界对于翻译性质界定的争议。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浅谈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以期发掘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书名的翻译是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极具有创造性,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挑战,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基于语言翻译活动的标准,文章通过举例讨论了书名翻译的标准和原则,阐述了书名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工作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翻译应重视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对等性。确保两种读者所产生的反应大致相同。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文学翻译,应以异化为主,要突出文学翻译的特色。第一种观点坚持归化,第二种坚持异化,如何才能既保证文学翻译的质量又可以突显其特色,是当下翻译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放在了首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即重视译文读者的感受,同时也考虑到了文学作品原读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角度审视了变异的异化翻译策略,分析了这种以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的文学翻译策略的可取性和可行性,认为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是满足广大普通读者的审美需求,传递异域文化和引介表达方武则是文学翻译应承担的微不足道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概述了文学翻译与注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地域文化差别、语言架构与思维逻辑的差别、宗教人文的差别。根据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注重双方文化的差别,实现文化融合、语建构翻译思维与翻译手法、形成合理翻译策略的三种不同翻译手段,以增进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工具,对于文学翻译来说,翻译不光是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出现误读。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发生,文化误读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不同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文学翻译的目的。《简·爱》是一部著名的小说,在中国有多重不同的译本。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对《简·爱》的译本进行分析,加深对文学翻译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身为作家兼翻译家的茅盾在中国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文学创作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而他在文学创作之余积极投身于中国的翻译事业,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拓了崭新的道路。本文拟分析茅盾的文学翻译理论及方法,并传达其对促进译学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均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学瑰宝,尽管这三类文学的分类与语言有所不同,但是这三类文学对人们发挥的作用却是相同的,为人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良好的资源与教育理论依据。对于翻译文学来说,如果一味地以翻译者的国籍为依据对译本的国籍进行判定,则还是没能将中国文学的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摆脱掉。若承认了翻译文学国籍的双重性,则也跳不出二元论的圈子。翻译文学的独特性决定了翻译文学的地位,在我国学术界呈现出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三足鼎立的多元姿态。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浓重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习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犹如一面镜子,能生动反映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心理,习语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亮丽风景,也是文学翻译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试图从英语习语翻译出发,探讨跨文化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以求为文学翻译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文学书籍的翻译应选择直译还是意译,这个争议在学术界由来已久。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文学翻译的宗旨以及文学翻译的要点,本文以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韩译为例,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应采取直译还是意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并对教学环节、教学角色、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文学翻译是高校俄语专业学生提高文学修养、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翻译水平的必修课程。本文以《突尼斯之旅》的翻译为例,将翻转课堂引入文学翻译的教学模式,以期为俄罗斯文学翻译课程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二元对立的传统译论中,译者被遮掩在作者身后成为隐身人,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却处于卑微的地位。翻译实践的不断繁荣和翻译理论的持续发展加深了人类对翻译活动的认识,终于促成了译者身份的变化,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得到认可。承认译者翻译主体就是承认翻译即"二度创作",才可能为翻译文学在本土文学中找到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翻译教学思想和方法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在英语学习中是一种技能 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区分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翻译教学工作 翻译教学中要以学习内容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把教师的指导同学生的参与结合起来 翻译的教学单位要多样化 文学翻译和实用翻译的分类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孙致礼《傲慢与偏见》译本在文学翻译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孙致礼《傲慢与偏见》译本,旨在探讨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以及所实施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否定了翻译的绝对性。近年来对"异化"翻译策略的过分强调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文章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绝对乏善可陈。可读性是检验文学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翻译研究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多一些包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文学的研究当中,由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不再单纯地是两种不同文化间文字符号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本文侧重了解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误读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翻译误读对跨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学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误读。  相似文献   

19.
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有效完成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的传递是文学翻译的重要任务。不同的文化背景、生存环境、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等都影响着翻译的质量。结合使用异化和归化策略,合理运用创造性叛逆手法是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瑰宝。学习成语不仅能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更能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其中,成语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文学翻译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结合成语的定义和特点等基本要素,总结了常用的四字成语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节译等,同时举例论证了成语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