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依萱 《阅读》2023,(31):60-6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教学领域开启了一系列的探索与优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即家校共育模式的诞生就是探索过程中的一大成就。家校共育模式力图建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两方面的助力,使得学生能够朝着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向成长。本文通过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当中家校合作的指导策略的分析,围绕强化家校联系、组织亲子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尝试为推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有助于丰富青少年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单一的学校教育影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应有价值,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难以形成教育合力,进而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基于青少年情感发展的家校协同教育,离不开家长会的准备和开展、家访艺术的操作、家庭档案的建立及家校双方心理隔阂的消除等。此举增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形成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成长都要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必须明确家庭教育的特点、任务和规律,科学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育界正为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努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家庭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障碍,有些非常突出而又被广大家长所忽视的问题,已使家庭教育走进了与素质教育相悖的误区,如不及时清除和得到较好的解决,势必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不少家长送孩子入幼儿园后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家长认识,加强沟通理解;更新观念,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家园合作;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共促幼儿全面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解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模式的转换,以及参与家庭体育教育群体的社会阶层结构,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入和家庭体育教育理念这两个独特的研究视角来观察我国正处于成型过程中的社会阶层结构,为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教育分层在城市家庭中正在悄悄发生。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惯例是通过文化教育的投入来实现其低阶层向高阶层的跃进,而我国当前社会所发生的城市家庭教育事实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家庭体育教育的投入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所重视,并且在家庭教育投入上,中上阶层比社会底层的家庭更愿意选择高级别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培训;在家庭体育教育理念上,中上阶层的家庭更愿意选择体育的协作手段来促进子女的社会化和引导子女高尚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试谈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知识教育往往重视"硬"知识教育,而忽视"软"知识的传授。这种做法在诸多方面给人才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后果,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文化上的重继承、轻超越的思想,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第二课堂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关键要靠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只教给孩子知识,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这不是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是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的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孩子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教育影响最大。现今,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好坏,…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而人是身心相统一的个体。因此,讲德、智、体、美、劳等获得发展,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身体、心理均得到健康发展。但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卫生学知识的匮乏,人们往往只强调知识教育,重视学生身体(生理)的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事实上,人的身心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反之,心理上的长期和严重不健康的状态,又会导致身体上的异常和病态;有时二者还可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由此看来,学校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在注重知识传授,智力发展,注意学生的生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论及"教育的人的制约性"或"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时,一般探讨的都是人的"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身体"并没有真正进入教育理论的视野.身体在教育理论中本应该具有曼基础的地位,这是因为:人的身体,人的自然性、生物性,本来应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基础;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都涉及人的身体,但人们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身体是最真实的存在,排斥身体及其感觉的教育,绝非完整的人的教育,甚至可以说是虚幻的教育,因为它无视个体的真实性;提倡身体视角的教育研究,并不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颠覆,而是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1.
数学以其科学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思想内涵、多样化的方法体系历来被视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最重要的课程。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以落实“双基”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科学”的教学,而忽视“人文”的培育,追求“分数之上”.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课标》中指出:数学教育是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数学教学要在重视并落实“科学价值”的过程中,更要重视“人文价值”的渗透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深受文化影响的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形成的文化积淀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反思的。儿童很多是在他的父母的指导下成长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通过与美国家庭教育的横向对比,中美国家的文化传统方面做比较,挖掘不同的文化理念造就不同的教育目的,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以启事。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当前家庭教育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各种教育之间相互配合、取其合力的结果。在各种教育中,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与大学生的联系尤为紧密,因此,二者的配合程度、合力大小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当前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间主要问题的剖析,澄清二者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二者合力协调发展的对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教育重视技能和身体,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精神教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应挖掘体育精神元素,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塑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健美操教育重视技能、体能,忽视精神、内外在美结合的问题,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研究未来健美操运动的理念应该在肯定发展技能、体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人"的健美操教育的思想,即把过去的健美操训练变为健美操教育.其重心要从"物"转向"人",以促进健美操运动与世界接轨提供思想力.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极其伟大的成功者。他的九个子女,在其关心、爱护、帮助和指导之下,皆学有所成,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且创造出"一门三院士"的惊人奇迹。梁启超重视家风传承,关爱子女,做他们的榜样和表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教教育和学校教育,指导他们的学业和成长,他的家教之道,很值得人们认真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密切。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历史上不同派别的哲学家都对体育进行过相应的理论阐释。不同的思维与立场,观点与结论应该存在差异。但通过研究发现,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都很强调体育在强身健体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身体与灵魂"的问题上殊路同归。从他们的思想中得出我们要养成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意识;要学会保健养生;要掌握和理解"身心俱健"的健康内涵。  相似文献   

18.
身体在教育中依然被遮蔽,这导致教育中存在着忽视学生身体经验、身体形态的"标准化"、身体活动受限、身体囚于时空的"牢笼"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知识阶层否定身体、规训化和功利化教育的在场以及知识教育学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应从确立全新的身体观、关注具体的人和营造"身体体现"的教育氛围等方面实现教育对身体的理性关照。  相似文献   

19.
高校软环境建设是大学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高校软环境的标志,所以大学精神的塑造是高校软环境建设的主导.目前在高校环境建设中,人们往往忽视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忽视大学精神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其软环境建设,要在塑造优良的大学精神中建设绿色的高校软环境,重视高校软环境建设,并把大学精神的塑造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包括:被多实施主体主观忽视,劳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劳动课程设计上欠缺系统、整体性,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要落实好劳动教育,一要转变教育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二要高屋建瓴,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三要尊重学生兴趣,开发符合本地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四要改进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