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2010,(Z1)
东台实小的孩子是幸福的。为了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学校多次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当一位位儿童文学作家出现在校园时,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无法表达。走近  相似文献   

2.
网络用户通过信息存储服务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下,服务提供商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依赖于对其主观过错的认定.法院在具体案件审理中需要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外在行为来判断其主观过失,而注意义务是现代侵权法上判定主观过失的基准,也是主观过失判断标准客观化的必然结果.通过判断服务提供商是否履行了合理的注意义务,最终认定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批评了《倾城之恋》的文学价值,也掀起了四十年代张爱玲研究的热潮,张爱玲则以《自己的文章》表明了自己的文学立场,从文学思想、创作理念、创作个性、雅俗文学四个方面来讨论这场“误读”与“反驳”,认为文学中的“雅”与“俗”是共存而非对立,创作者应有更大的创作自由,不必拘泥于一种理论体系和文学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呈现雅俗共赏的文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严军贤 《阅读》2012,(9):21-23
同学们,在阅读儿童小说时,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在作家的笔下,人物总是形象丰满,活灵活现,我们似乎能听到他的呼吸声,甚至与他融为一体——他的所思所想,仿佛就是我们的了。为什么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作家善于从多角度把人写"活"。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爱伦·坡的创作意图、写作原则角度,通过对其作品《乌鸦》的分析,解读诗歌中的哥特元素,说明哥特元素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诗歌当中亦可以分外活跃、表现强烈。爱伦.坡将笔锋探向人的内心世界,给读者带来了莫大的想象空间,引领读者从悲戚中获得启迪、振奋,不断探索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激励人们追求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评介各国作家作品的文章虽然只占他整个文论的一小部分,但却是很有特色的一方天地。由于他本人兼有小说家、诗人的气质,故而他的作家评论话语具有特别浓重的文学色彩。情感和情境因素均成为文章中的评论因素,且“自叙传”的小说创作理念在文章中也得到了明显的展示。他实际上是借评论其他作家,表达自己心中理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学者对悲剧的讨论,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大团圆"结局。如果将悲剧划分为深层悲剧和浅层悲剧,就会发现中国古典戏剧中确实存在着悲剧。简要梳理中国近现代学者关于"大团圆"的讨论和西方学者的悲剧人物观,分析深层悲剧和浅层悲剧的本质、特征和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悲剧对中西方民族思维和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收不回,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对企业及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谈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并对“应收账款”收而不回的后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学视角审视教育,"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思想,也是体育本质的核心思想。当代大学体育应立足于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尊重和宏扬体育的"文化性"内核,坚持以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与创新为己任。"以文为本"是大学体育的本义,"身心和谐"是大学体育的目标,"人文蕴涵"是大学体育的内核,"以文化人"是大学体育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总命题,并断言"知识分子改造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随着"工农兵方向"的确立,阶级斗争观念上升为审美的主旋律,人性也遭到阶级划分。就当时批评界对"毒草"的种种诟病来看,显然,文学规范的确立者认为,非无产阶级的人性,绝对不属于无产阶级人物的"真实"内心,因而是必须予以清除的。于是,诚心归顺,但又尚未完全泯灭其主动性和个体性,受着复杂的现实人生"蛊惑"的作家们陷入了尴尬的难局……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高校"基础"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对比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从课程研究、教师交流、把握高考改革的契机等方面提出做好衔接的对策,为高校"基础"课的课程建设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婚恋问题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文学作品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主要是借助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与婚恋内容有关的文学作品,来探究国人解决婚恋自由问题模式的变迁,试图从"文学与法律"的视角审视法律是如何逐渐走进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且成为国人解决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左丹 《职大学报》2013,(6):97-100
从对辅导员传统工作质量观的审视出发,文章在对传统质量观和现代质量观作出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尝试性方案,导引高校辅导员通往正确质量实践之路。这种方案要求辅导员的工作实践要具备目标的合理性、主体的自觉性、方式的科学性、手段的先进性、形式的协调性和结果的积极性。文章认为,在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新方案,既反映时代要求和教育规律,又蕴含内在的伦理价值,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的一种解放。  相似文献   

14.
考试作弊是高校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面对学生作弊,监考教师经历了无可名状的“痛苦”,一边是学生的学业、就业,一边是学校制度的严肃性和教学质量。面对两难境地,纵容和漠视都是一种犯罪,制止和查处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意义所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以考试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深化教学改革,突出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加大考试全程管理,明确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5.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矛头直指华尔街,表达了美国民众对政府耗费大量纳税人资财,以降低社会整体福利为代价挽救极少数金融投资者的状况的极端不满。本论文立足于这一现象,对美国《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中抑制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现象的规范进行介绍,并着重分析其存在的若干缺陷,并从中总结出我国在金融法律制度建设中应借鉴的若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可谓是中国翻译思想发展的一个标本,通过分析严复提出"信达雅"的过程.可以窥探到中国翻译发展的成就与局限,即中国气息.仅仅具有中国气息的翻译学现状局限了其功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探索中国翻译学研究从中国气息走向中国气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事物都有概念。一般说来,事物的概念与代表事物的符号是相称的。概念不同于意义。意义包括了概念又超越了概念范畴。说符号的概念是概念群,实际上是将概念视之为意义。而意义的开放性只有在文学美学范围有效。即使在这个视域,意义的开放性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8.
莫雨曦 《美育学刊》2023,(4):113-120
20世纪40年代多被认为是沈从文文化政治理念成形的起始时期,通过梳理沈从文40年代有关文学、社会与“美育”理念的时文,可以探寻沈从文这一时期对社会制度和政治治理的思考。具体来说,沈从文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一说发展出“以美育改造政治”的主张,将文学、音乐、美术都纳入其重造社会的“美育”之中,期以“美的原则”作为最高原则,培养出同时拥有艺术素养、丰沛情感和现代科学知识的下一代新公民,成为建设和治理未来中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一诗,传为明代刘伯温所作,是云贵地区重要的民间记忆,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成为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经典引用。在严密考证下,此诗证实为托古之作,并非出自刘伯温,而系清代以来流传于贵州民间的传说诗谣合塑而成。明清以降,随着贵州文化精英群体崛起、抗战期间贵州文化再发现,贵州文化自信大幅提升,激发出贵州人民“胜江南”的内生动力与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加快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发展,展现出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胜江南”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将"上帝道成肉身"这一宗教神话作为隐喻探讨时并未依赖于从亚里斯多德至今有关隐喻性质的相互竞争的理论。他提出了"语言的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的论点。分析这一新的论点可以从新的角度试图探讨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