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谈背诵     
马克思在少年时代,就用一种不熟悉的外国语去背诵诗歌,借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到中年以后,还能整段地背诵但丁的《神曲》,一场一场地背诵莎士比亚的剧词,以及海涅、歌德等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毛主席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除了大量地研读哲学、政治、历史等方面著作外,对我国古典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在清晨诵读文学名著,历代一些大诗人、大文学家的许多诗文毛主席都读得烂熟,并能成篇地背诵。  相似文献   

2.
背诵成篇的文章或具有相对完整性的段落,是语文的一项基本功。在正确原则指导下经常进行这种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增强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从长远的观点看,学生如能在中学阶段背诵百来篇名篇佳作,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用无穷。  相似文献   

3.
背诵默写是高考语文试题中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尽管它以识记能力考查为主,但由于命题者的精心设计,试题中也往往渗透着理解、分析、推断、鉴赏与迁移能力的考查。因而它对中学师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通览近年高考语文试题,背诵默写题型大约有以下几种样式: 1.提示篇目,直接填写。如1992年全国卷语文19题,要求考生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的词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古诗文背诵属于识记级别,虽然篇目是固定的几篇,但是从平时检测和高考通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几分固定的知识掌握的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平时我们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学生也下了很多苦功,但是为什么学生不能牢固掌握古诗文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教学人员去研究,尤其针对高中生,怎样更好地使学生牢固掌握古诗文,并能够准确默写出来,成为策略研究的重点所在。经过实验,我们认为在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  相似文献   

6.
古诗熟读成诵越来越受到中小学语教师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本主张师范院校中系也应尝试古诗背诵教学,关于背诵的考核,本提出了三个原则:逐一针对性原则,示范促进性原则,宽严辩证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背诵     
虽说是古文论课的一次小考,但考完后同学们还是心种不宁,互相对答案,争是非,喋喋不休,直至下节课预备铪声响过,这才想起还没有去方便,赶快往教室外边跑,慌忙中值日生将黑板擦得乌烟瘴气。其时,讲授古典文学课的霍蚣林先生已经站在讲台上了。或许是对这种乱哄哄的气氛不满,霍先生一边轻轻地擦去讲桌上的粉笔尘灰,一边问:“上节课要你们背涌《卖柑者言》,可都背过了吧?”经他这么一问,同学们才恍然记起还有这么一档事,只因要全力应付古文论的考试,早将它忘到爪哇国去了。但大家心里明白,教授不过是问问而已,他从不在课堂上破费时间,检查作业和背诵,诸如此类,是中小学老师的事。坐在教室后排的几个男生,想必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坦然地大着胆子回答:“背过了!”以期蒙混过关。那一天,真是邪门,霍先生一反往  相似文献   

8.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试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背诵”。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材的质量上比过去有所提高,要求背诵的课文,也相应地增多。以三、四年级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包括课文的部分段落)占讲读课文(看图学文除外)的50%左右。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看,由于教学工作随着统考题目转,前段时间只重_在字词句的训  相似文献   

9.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也是一个学生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强弱的具体反映。因此,抓学生的背诵是语文教师巩固学生既学知识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教学情况看,背诵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抓的过程中,不得其法、死记硬背的现象十分普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收效甚微。如何抓好背诵呢?我认为必须着力抓好如下两点:  一、抓好基础  背诵是融记忆、理解于一体的高层次的阅读,而不是一般的熟读所能奏效的,“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  熟读是背诵的前提,要背诵的课文,必…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要教给方法,激发兴趣,防止死记硬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析文章的结构关系。指导背诵时,  相似文献   

11.
背诵小议     
一谈到要学好语文,教师往往就要求学生多背诵。背诵一些名篇名段是必要的,但如果以为多多益善,我则向来持怀疑态度,因为我知道就连名人对这个问题也颇有议论。马克·吐温嘲笑美国资产阶级教育说,当一个黑孩子结结巴巴地背完三千条圣经的时候,他从此就变成傻瓜了。恩格斯描述了当时的爱北斐特中学的许多优点之后,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多背些好文章,可以丰富语汇,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受益终身。因此,在指导背诵之前,老师首先要讲清背诵的重要意义,使自己的教学对象在真正明确了背诵的重要性之后,由“要我背”转化为“我要背”的自觉行动。有了自觉行动,老师再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就会变“死记硬背”为“活记乐背”“活记易背”,背得轻松,记得牢固。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背诵。1、重章叠句的诗歌采用更换词语法《伐檀》这一课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  相似文献   

13.
背诵高招     
宋雪羽 《小学生》2007,(2):90-90
有这样一群孩子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经历孤单,因为生活过早残忍地让他们饱尝了失去父母关爱的苦涩和辛酸;他们承受不幸,因为父母触犯法律的重重阴影在他们心中刻下一道难以抚平的伤痕;他们选择仇恨,天性中纯洁而美好的童真让那铮亮的手铐带来的撕心裂肺的痛苦磨灭殆尽。  相似文献   

14.
15.
趣味背诵     
昨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背诵比赛。它比的是记忆力,也比团结,更比尊重人。那是三局大组赛,背诵内容由每个大组选一个同学来抽签。我有幸成为我们大组的代表上来抽签。第一条是背2课4自然段,第二条是背17课12自然段。当我把签条抽回  相似文献   

16.
背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者,背诵也。熟读方成诵。一提起“诵”字,便想到了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对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诵诗三百”。后人大概由此概括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等等至理名言。于是,背诵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致以认读,背诵为起点。著名诗人臧克家,八九岁入私熟读书,一上来就“啃”名著典籍《论语》,起点如此之高,现在看来似乎有点荒唐,可臧老先生却深有体会地说,当年读书的时候,尽管“食而不知其味”,但幼学如漆,一经背得,不易忘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7.
说背诵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我们应该提倡。古人是十分重视背诵的。《汉廷尉律》规定:“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可见当时是把背诵当作一种制度规定下来的。我们今天提倡背诵,目的当然不是做小官,而是在于使学生加强记忆,深入领会课文,提高说话和写作的能力。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说,读得熟了,不待解说,自能通晓其义。韩愈有言:“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答李翊书》)这是说读得多了,写起文章来自可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尝见学生写作,有的愁眉苦脸,认为一大苦事,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肚子里头没有熟文章,自己无法“取”。假如有所“取”,就定会变为乐事,文章写得也一定象个样子。苏东坡说:“平生无快意事,唯有执笔为文耳。”东坡所以把为文看成快意事,就是因为他可以“取于心而注于手”,能够把文章写得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浅谈背诵     
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对背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与“死记硬背”相提并论。其实不然,经过实践证明,背诵乃是一种十分有效和具有长远意义的学习方法,应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9.
背诵高招     
开心果姐姐向你约高招在学习中,也许你就是某一方面的高手,比如写作文的好办法,记单词的好方法,解数学题的绝招,面临考试克服紧张的绝招……只要你觉得是学习的妙法,哪怕是一句话也可以写给开心果姐姐。欢迎多多来稿哦。希望你的妙招能与同伴共享,并有可能为你颁发“学习能手”证书。QQ:369077885 E-mail:bingzi.zhang@126.com xxszz@126.com通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高新街39号小学生杂志社开心果姐姐收邮编:030006我不知道这样的背科学不科学,但是我觉得这样背挺快的。背诵古诗词: 1、理解诗意。2、一句一句地背会。3、最后记住每一句的开头。(这样不会背乱。)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20.
背诵方法论     
俞仁凤 《学语文》2002,(3):53-53
关于背诵的方法,见仁见智,论者颇多,多侧重于经验。经验固有可资借鉴之处,但个性色彩浓烈,往往注重一个侧面而不及其余。单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记忆就没有背诵,背诵是记忆的结果和表现。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想三个环节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而文章的背诵,基本上属于逻辑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