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晒干红鸡冠花,剪成片,用1:75水在60℃浸泡30min,经2-3次浸提,抽提率达95%以上。该色素最大吸光值为542nm;32小时光照不褪色;在pH值1-8范围内呈红色,pH值8-14范围内呈红褐色;Vc、Na2SO4、H2O2及苯甲酸钠等氧化还原剂和防腐剂对色素无影响;K^ 、Na^ 、C a^2 、Mg^2 、Fe^3 、Sn^2 等金属离子对色素也无影响,但Cu^2 、Fe^2 能影响色素呈色;能耐4-60℃温度。  相似文献   

2.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栀子中黄色素的提取方法,以及光照、温度、PH值和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的影响,发现该色素在440nm处有强吸收峰,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对光、热、金属离子稳定性好,Fe^2 、Sn^2 对色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声波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天然紫草色素的工艺条件,超声波法可明显提高色素的提取速率。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光及金属离子等条件对色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热、光对紫草色素的性质影响不大,但强碱、强日光及某些金属离子对色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花生内衣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花生内衣色素的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该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最大吸收峰值为390nm;该色素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pH=4—7)、温度在25—6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光、氧化剂、还原剂、盐、糖和金属离子(除铁离子外)对色素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阴香果实色素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研究了从阴香果实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和条件.测试了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剂;阴香果实重(g)与提取剂的用量(ml)比为1:5;提取温度为65~75℃.提取液pH为3~4.实验发现,阴香果实色素既溶于极性溶剂,也溶于非极性溶剂:色素在弱酸弱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对光、热耐性较好:色素对Fe3+,Zn2+十分敏感;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黄皮果皮为色素提取原料,并通过超声波辅助法对稳定性进行研究.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为三氯甲烷,料液比为1:40,时间为3h,温度为35℃.黄皮果皮色素为亮黄色.研究表明,该色素对温度、pH值、氧化还原剂及金属离子、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变化都比较稳定,但对日光稳定性较差,且铁离子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减色作用.总之黄皮果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玫瑰茄红色素的初步提取方法 ,以及光照、温度、pH值和金属离子对玫瑰茄红色素的影响 ,发现该色素在 5 35nm和 5 4 6nm处有强吸收峰 ,在pH <3以下耐热性耐光性较好 ,金属阳离子对其影响较大 ,Na+、Ca2 +、Al3+、Fe3+等离子具有增色作用和吸收峰红移现象 .  相似文献   

8.
对花生内衣色素的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 :该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 ,最大吸收峰值为 390nm ;该色素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 ( pH =4~ 7)、温度在 2 5~ 6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 ;光、氧化剂、还原剂、盐、糖和金属离子 (除铁离子外 )对色素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细叶美女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叶美女樱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pH1.0的体积分数为95%乙醇是细叶美女樱花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剂;细叶美女樱花红色素属花青素类色素,易溶于水和酸性乙醇;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具有热稳定性;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 、Ca2 、Al3 、Zn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Cu2 、Fe3 、Pb2 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较差而抗还原性能较好;蔗糖、葡萄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美人蕉红色素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耐热性好,但光照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该色素在酸性下比较稳定,适合用于酸性的食品,蓄糖和氯化钠的存在,可减缓色素的降解速率,增加了色素的稳定性,Na^ ,Al^3 等金属离子对色素有护色、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1.
饮料中柠檬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柠檬黄合成色素的pH、光照及热稳定性,并就饮料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和两种食用酸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黄色素在pH=2~9范围内,室温避光放置稳定性较好;在pH=4.46时,耐温性较好;阳光直射和自然光照射对柠檬黄色素有一定破坏作用;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柠檬黄色素与金属离子K 、Na 、A l3 共存,稳定性较好;与Ca2 、Zn2 、Mg2 共存,稳定性次之;少量Fe3 的加入,会使柠檬黄色素溶液增色;Cu2 的加入会使柠檬黄色素溶液变色;在柠檬酸和酒石酸两种食用酸中性质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紫粒小麦麸皮的乙醇浸提色素溶液(pH=2)为材料,进行了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光谱特性的测定以及pH、温度、自然光、氧化剂(H202)、还原剂(NazS03和维生素C)、防腐剂(苯甲酸钠)和柠檬酸、食盐、蔗糖等食品饮料添加剂以及常见金属离子(VF^2+、Ca^2+、Zn^2+、Mg^2+、Al^3+、Cu^2+、Fe^3+)等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稳定性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紫粒小麦籽粒色素酸性乙醇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颜色与pH有关,pH越小颜色越鲜艳,在pH≤3时紫粒小麦籽粒色素呈现稳定的棕红色;蔗糖、食盐、热、还原剂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影响很小;常见金属离子除Cu^2+、Fe^3+外,其他均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无影响;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抗光照但不抗氧化。  相似文献   

13.
蜀葵花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地产蜀葵[Altjhaea Yosca(L)Caran]花为实验材料,用95%乙醇和0.1%盐酸作为浸提剂,物料配比1:10,提取出蜀葵花色素.并从光、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蔗糖以及金属离子的影响方面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耐热性、耐光性较差。适合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该色素耐氧化性差,耐还原性差,耐糖性强。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该色素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而Cu^2 、Fe^3 、Sn^2 、Pb^2 对色素色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萝卜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探讨了pH值、紫外光、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等对胡萝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pH值11时)稳定性较好;对紫外光敏感;有较好的耐热性;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较差;除Fe2 、Cu2 、Zn2 和pb2 四种金属离子外,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均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芹菜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确定其提取的较佳工艺及稳定性的条件.采用乙醇溶剂振荡萃取法,在5l0nm波长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色素的较佳提取工艺;研究了不同情况下芹菜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较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85%乙醇溶液,料液比1:10,30℃,振荡30min.该色素耐光、耐热性较差;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Zn^2+、Ca^2+、Mg^2+、Na^+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Sn^2+、Fe^3+、Cu^2+、Al^3+会降低色素稳定性,加工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铜、铁、铝、锡容器接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微波提取法从草莓中提取草莓红色素的工艺路线,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草莓红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 W,微波处理时间40 s,料液比1∶10。pH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该色素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出现浑浊显现。光照稳定性差,在温度60℃~80℃时吸光度最大。Fe2+,Cu2+对色素有明显的影响,而Na+,Mg2+,Zn2+,Ca2+对色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该色素对热、光照等具有稳定性,该色素溶液随pH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变色灵敏且可逆。可以做酸碱指示剂,并对其作了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8.
康乃馨红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康乃馨红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好,耐热性好,而光照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还原剂、盐、蔗糖、金属离子(除Fe^3 外),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柠檬酸有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光照、温度对亮蓝色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照、温度及酸度等因素对食用合成色素亮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亮蓝色素的酸稳定性较好,在pH=2~9的范围内能稳定保存;耐热性较好,温度对其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金属离子K 、Na 、Mg2 、Al3 、Mg2 、Zn2 与其共存,稳定性较好;Fe3 和Cu2 的加入,会使亮蓝色素溶液变色,生成难溶物;食品中只能添加微量的Fe3 、Cu2 .  相似文献   

20.
念珠藻蓝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念珠藻蓝色素的生产方法,研究了该色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β-CD对色素性质的影响,测得念珠藻蓝色素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最高吸收峰分别为350nm和61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