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采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有的教师教育课程秉持的是"无儿童"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这种理念是导致儿童"缺席"教学的根源之一。为了实现"每位儿童发展"的课程哲学,确立"儿童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至关重要。"儿童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内涵主要指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和关心儿童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所在。尊重儿童意味着"每位"儿童的认知独特性和权利得到认可;理解儿童意味着际遇到并显现师生彼此教学和学习的"个人方式";关心儿童意味着师生在为彼此操心的"关系存在"中实现存在的价值。从"无儿童"到"儿童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反映了教师教育价值追求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个体生命特性是生命内在价值的主要体现,对生命内在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为儿童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生成性思维体现对个体生命之生成性的关注,具有关注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创造、尊重生命差异、强调生命关系的特点。面对"未成熟状态"的儿童,关注个体生命之生成性有助于遵循其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秩序,引导儿童追求幸福生活,符合儿童生命的成长诉求。生成性思维视阈下的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生命完整过程,帮助儿童实现生命觉醒;重视儿童生命创造,尊重儿童生命差异,对儿童饱含教育期待;基于主体间生命关系,引导儿童走向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人自从呱呱落"地"以后,就不断理解着世界,体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那些看上去很"浅薄的"哲学和科学思想,以及"简单"的艺术手法,无不体现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但在现实社会中,成人往往无法正确理解儿童,容易把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儿童.我们要通过"澄明""阐亮"和"平等对话"来改变这种现状,还儿童一片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林婕  谢龙华 《文教资料》2009,(34):73-75
自尊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自信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给儿童创造条件,让儿童学会正确自我评价,从而让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理解、尊重和自信,进而形成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成人儿童视角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引用故事和名言,阐述了儿童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无限成长的可能,必须得到尊重和理解。论证了寻找儿童的视角,对于助长儿童向着最好的可能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出了儿童视角就是要求我们成人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属于儿童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儿童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鲁迅特别重视儿童,就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提出了自己的中心观点——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他认为,父母要"理解儿童",注意儿童年龄特点,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儿童在自己的世界里健康成长;要"指导儿童",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关注儿童身体、儿童读物、儿童性格,由外而内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身体和精神;要"解放儿童",教给儿童自立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赢得伟大教育家的称誉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8.
儿童立场是指在对儿童的教育引导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保护儿童,即以儿童为中心。这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写在纸上的理念,它是一个切切实实需要在实践中落实的行为。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如此,家校协同育人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正>我认为,"美丽中国"在教育中的体现就是建设美丽校园。我们要用儿童的情怀、生命的良知、教育的智慧去为儿童营建"最美校园",为孩童的幸福人生奠基。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提出了"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的构想,我们追问:教育为谁?儿童是谁?教师是谁?我们倡导儿童要做回儿童,教育要为了儿童、支持儿童、成就儿童,教师要成为儿童成长的支持者。学校明确提出要走进"文明、和谐、平等、友爱、轻松、快乐"的儿童世界;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崇尚真理、勇于创新、兼收并蓄、身心健康"的世界儿童。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儿童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惯用的分析方法并不能达到对儿童本质的认识,在对"分析"方式的反思与批判中,哲学解释学中"理解"的方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认知儿童的方式开始由"分析"向"理解"转换。本文致力于分析认识儿童的方式由"分析"向"理解"转换的必要性,以期引起人们对这种转换的认识与关注,运用"理解"的方式,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11.
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在少儿爱心的形成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少儿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在图书馆活动中施行爱的教育,为少儿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教育目的中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不可割裂,两者统一于儿童的具体生命。虽然教育归根结底要受到社会的制约,是为社会培养人,但要以儿童具体生命的成长为基点。儿童生命具有的基于自由本性的超越和生成特征,为以儿童具体生命作为教育目的的基点提供了依据。基于人性的教育目的使教育在成就儿童的具体的个性化生命的同时,也迎来了社会的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创造力是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高层次创造性思维的审美体现,兴趣和思维进展水平是对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评判标准。因此,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基本途径应当包括依据幼儿年龄和个性特点针对性的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不同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来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等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校外教育开展中儿童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成人对儿童行为的干涉、对儿童权利的忽视、对儿童人格的不尊重,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儿童文化应是自由而无拘无束、纯真而无邪质朴、乐观而信心十足、自主而积极主动的文化.儿童文化视野下枝外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为了儿童的自由与超越、和谐与发展,策略为关注儿童的需要,关注儿童自身的文化本...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贯穿人的生命发展全程的终身教育,它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儿童时期的生命教育可为其今后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应该从生命起源教育、生命本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爱心教育和死亡教育这五个方面加强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视角"研究不同于关于儿童的研究,它探索的是儿童作为主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目前"儿童的视角"研究主要在欧美国家展开,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和明确其价值取向与方法原则。开展"儿童的视角"研究,需要承认童年自有其意义,儿童有能力展现其视角,同时儿童的视角也应该受到关注和尊重。为此,研究者应实现从"带有儿童视角"到"探索儿童的视角"、从"以儿童为对象开展研究"到"以儿童为合作伙伴开展研究"的转变。在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应坚持参与性与发展适宜性、操作性与趣味性原则,让儿童能够且乐于参与研究。"儿童的视角"研究应确保儿童对研究的知情与同意,应确认儿童是否认同研究所得数据与结论,并对研究过程中成人与儿童的权力不对等保持敏感。  相似文献   

17.
受到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和家长的教学观念都较为落后,往往是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使教育失去了其本来意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健全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受教育者全方位的能力.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力量,教育戏剧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教师应该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18.
教育热是家长对子女教育表现出的一种成就动机。在现代韩国社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度热衷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种种支援行为形成了韩国社会的多种教育热现象。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热的产生不是一种孤立现象,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背景、教育制度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家长的教育信念和支援行为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史料收集,初步介绍了韩国教育热现象以及教育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对未来的研究议题和方向做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ims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what young children want to do outside and their preferences regarding their outdoor environment. Views of children as active participants, the affordanc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for children’s learning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The study was part of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which preschool children and compulsory school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decision-making about how their common school ground should be constructed. Data were gathered through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ith children and teacher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children wanted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as well as to be secure, explore things, be in contact with others, find or create nests and enjoy beautiful things outdoors. The children highly valu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iked diversity in playground equi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