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第60页:“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张骞先后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根据《中学历史手册》中国古代史部分第136页: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是劝乌孙回河西故地,与汉共同抵抗匈奴,并加强与西域各国联系。可见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不完全相同。张骞之使命有二$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2.
张骞最早跨越葱岭张骞受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当时汉武帝要联络原先住在祁连山、而后西迁的大月氏人去打匈奴,就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他第一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38年,但在途中被匈奴拘禁了10年。后来逃脱,经过中亚的费尔干、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到达已在阿姆...  相似文献   

3.
<正>适汉武帝年间,匈奴寇边,入长城百余里直至河间,关中震动,长安一片哗然。有客商来自西域,自日大月氏使者,武帝欣然接见。其言匈奴欺压西域各国,尤以大月氏为甚,国主被杀,其颅被制成樽,是以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武帝听之甚悦,希冀联大月氏以抗匈奴。殿下有二人者,苏武与连奇。二人皆以说辩闻于关中,武帝以二人为使前赴大月氏,二人欣然领命。次日,苏连二人偕百余人伴大月氏客商西行,途  相似文献   

4.
西汉社会发展到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87年)国力渐盛,史称此时“非遇水旱之灾,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全庚皆满,而付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枳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卷三○《平淮书》。可谓“财力有余,士马强盛。”武帝由是“动远略”,开始考虑伐匈奴,通西域,与外界交往。武帝即位的第六年(前138年,建元三年)获悉,被匈奴驱逐西迁的大月氏仍想报复,武帝即派郎官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欲使大月氏与汉配合,夹击匈奴。张骞率百余名随从刚出玉门关,即被匈奴抓获。匈奴单于大怒声言:“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张骞  相似文献   

5.
据司马迁的记载: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打击匈奴,断匈奴右臂,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张骞在出使途中,为匈奴所扣,十年后,逃离匈奴,经大宛、康居、大月氏至大夏[1](卷一二三,P3158-3169).  相似文献   

6.
乌孙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孙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钱伯泉乌孙和月氏都是我国古代的西北民族,曾经长期游牧干河西地区。西汉初期,月氏的大部分先迁居伊犁河流域,后又迁至阿姆河以南立国。乌孙则先为月氏所灭,后在匈奴的帮助下逐走大月氏,复国于伊犁河流域。关于乌孙和月氏在河西...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7,(6):28-34
梳理古代典籍对月氏的记载,可以看到,在先秦典籍中,对月氏情况的记载非常简略,汉文帝时期,汉廷在与匈奴的交往中得知,在匈奴的西边有一个民族叫月氏,史官将月氏的名称记作"月氏"而不是"肉氏",说明"月氏"之"月"当读"月"而不读"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只给月氏中的"氏"注音而不给"月"注音,说明在两汉至唐,月氏中"月"的读音本不成问题。经刘向、刘歆校订流传于世的《逸周书》、《山海经》中,月氏写作"月氏"、"月支",说明月氏中的"月"不是"肉"的误写。宋代以后的典籍,如《金壶字考》、《太平寰宇记》等典籍将月氏的读音注为"肉支"缺乏根据,今人"月氏"读"肉支"的理由不能成立,仅是一种猜测。  相似文献   

8.
匈奴人是最早登上蒙古高原历史舞台的伟大民族之一。在文化艺术方面,堪称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开拓者。匈奴人没有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在历史上留有记载的民歌很少,现存有著名《祁连山歌》: 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藩息。 失我燕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221),缥骑将军  相似文献   

9.
<汉书>较<史记>衍出秦汉时乌孙与大月氏"共在"敦煌之说,然"俱在祁连、敦煌间"仍本于"始张骞言",乃张骞被羁匈奴时所"闻",故其可靠性值得研究.中亚地区伊犁河流域(新疆及原苏联)大量乌孙考古遗存的考古学及人类体质学研究表明:乌孙系欧洲人种,自公元前3世纪至4世纪基本稳定地活动于伊犁河流域.难兜靡为西迁夺地的月氏所杀后其部东逸,后乌孙借助匈奴力量击败月氏复居"故地".  相似文献   

10.
汉时敦煌、祁连间的游牧民族月氏,遭匈奴击败后西迁,先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再越费尔干纳,入阿姆河流域,后建立一地跨中亚,南亚次大陆的贵霜帝国,在古代世界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月氏西迁过程,史书记载较为明确,至于时间,由于史无明文,长期以来,众说纷纭,197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认为,匈奴冒顿单于在汉文帝初年(公元前176年前后)第二次打败月氏,月氏即西逃至伊犁河上游一带。月氏从伊犁河上游再次西迁阿姆河则是公元前174年至161年之间的事。这是国内多数学者的主张。孙毓棠有不同说法,以为冒顿单于在公元前205—202年间第一次攻败月氏后,月氏即开始逐渐西迁;公元前177或176年月氏遭冒顿第二次攻击,到达准喀尔盆地;到老上单于统治时(前174—161年),月氏又大败,遂迁往伊犁河流域;月氏自伊  相似文献   

11.
汉武帝刘彻是汉代在位时间最长(前140~87年)、最有才干、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封建帝王之一。对他的评论历来众说纷纭。古人对汉武帝的评价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一) 否定。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虽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但在《史记》其他有关各篇中对武帝的所作所为则是完全否定的。《封禅书》中说:“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披露了汉武帝大量的迷信鬼神的举动。《匈奴列传》中说:“今帝即位,……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后来是由于武帝“择任将相”不当,才导至与匈奴关  相似文献   

12.
对于汉武帝征大宛,国内外不少史学家都说是汉武帝为了喜好大宛骏马,才兴师动众,前往征讨,因此受尽了责骂。可是那时已打通了河西走廊,占有了水草丰美的祁连山,而祁连山一向是月氏、匈奴族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良马很多,如果说汉武帝需要良马以组建骑兵,那末祁连山区就随手可得。可见斥责汉武帝征大宛是为了良马,显然不符于历史事实,必须重新论证。 那末汉武帝征大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简单一句话,是为了征讨匈奴贵族,完成统一西域大业。  相似文献   

13.
马踏匈奴     
汉代有一件有代表性的雕塑——《马踏匈奴》。 汉武帝时,西汉国势强盛,为了平息匈奴的侵扰,汉武帝决定派兵反击。带兵出征的将领很年轻,名叫霍去病,汉武帝封他为骠骑将军。在祁连山一带,霍去病率兵先后六次打败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的是,霍去病在24岁时病逝了。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祁连山的墓冢,墓前有大型的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  相似文献   

14.
《苏武》节选自班固的《汉书》第五十四卷《李广苏建传》。它是《汉书》中最著名的一篇传记。文革前曾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它记载了苏武自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归汉,被匈奴扣留十九年的前后经过,突出地表现了苏武在羁留期间经受住了匈奴贵族的威胁迫害与高官厚禄的利诱,始终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宁夏地区的影响陈育宁中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和南亚、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等地,经过陆路交通开始了丝绸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结盟共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度遣使者张骞携金银丝帛出使西...  相似文献   

16.
看过了《上下五千年》之后,其中一些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西汉时,张骞便出使西域。第一次他没有成功到达目的地,公元前129年,张骞再次出使,他结交了乌孙、大宛、月氏等许多西域国家,使匈奴被孤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小月氏考     
小月氏本属月氏一部。据《史记·大宛列传》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有关月氏的情况,史学界已多有论证,但月氏西迁时留居于中国境内自号小月氏的部族,由于史料零乱,提及者甚少。笔者就现有史料,对小月氏作粗略考述。自古以来,《史记》、《汉书》等中国史籍以为河西固有居民为月氏。但据王国维、翦伯赞等前辈学者及后来诸多史家的考证,月氏并非河西固有居民。《史》、《汉》所记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则已是秦汉之际的史实了。这一时期游牧于敦煌、祁连间…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经营河西以前,河西走廊主要居住着月氏、乌孙、匈奴等少数民族部落,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畜牧经济是这一时期河西走廊主要的经济形式。汉武帝经营河西以后,匈奴败走大漠以北,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戍边和开发屯垦活动,由此揭开了河西走廊农耕经济发展的序幕。此后,农耕经济与畜牧经济在河西走廊得到协调发展,并最终形成以农耕经济为主、农牧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GPS张骞是怎么找到大月氏的提到"丝绸之路",人们首先会想到张骞。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张骞率使节团从长安出发向西寻找大月氏。上过初中的人,都学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课。几乎所有人都能接着往下讲,张骞中途被匈奴人捉住,一关十年,  相似文献   

20.
张晨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2):65-66,70
大月氏人是一支先秦时期居住在我国北部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08年之后,在匈奴人策划的几次打击之下,他们不断向西迁徙。最终迁徙至中亚河中地区。大月氏人的迁徙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