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杜鸣 《新闻窗》2008,(3):78-79
新闻图片是一种视觉新闻,也是比较直观的新闻。摄影记者用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照片,把所要表述的新闻信息凝聚在这一瞬间;图片编辑则把摄影记者所捕捉到的新闻信息用最有效的方法呈现在读者面前。时下媒体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多重复杂状态下的业态竞争,  相似文献   

2.
这次抗震救灾报道超越了新闻正面与负面的两极思维,开始上升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高度,把人的生命价值放在首位。灾难性报道一向被认为是负面新闻报道而受到诸多限制,也使媒体一直裹足不前。但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报道却给世界展现了这样一幅图  相似文献   

3.
巩勇  孙荣刚 《新闻前哨》2007,(2):100-101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潘攀 《新闻传播》2006,(10):36-37,39
所谓图表新闻,就是运用图表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它可以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而存在,也不仅仅是文字报道的一种补充、解释,而是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的报道形式,有着完整的新闻性,可以独立地陈述新闻事实。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起到文字、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郑柱令 《声屏世界》2000,(12):53-53
如果把记者采拍的每一条消息视为一组新闻的段落或要素,那么,在编辑思想上一组新闻就应当做一篇“大新闻”(或者说是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赵波 《军事记者》2004,(9):15-16
音乐以和谐为美。新闻传播亦然。现场短新闻以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细节、一缕缕真情的和谐组合,让受众在活生生的现场事实面前获得信息,受到启迪。它确有其他报道方式不能代替的优势,但它也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报道方式。比如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新闻所反映的对象,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无论多么发达和完善,都无法囊括所有的新闻现象,大量的新闻都是发生后的及时补报和追踪报道;比如说,新闻事实总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而发生的,有些新闻事实的形成过程长.有些还有个报道时机和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像的电视新闻正呈现出新闻叙事的强势,其画面把不同景别,连续活动着的图像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视觉形象的特殊语言,用来叙述新闻,反映现实."这种由一幅幅图像构成的专业语言,既能体现电视自身所具有的直观、形象的特性,还能超越表象,通过组接产生隐喻或联想,用于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8.
李毅 《新闻导刊》2007,(3):42-43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图片新闻和特写性新闻图片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幅图片有序的组合与文字相结合,全面、深刻地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专题新闻摄影须具有思想性和形象性,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7月17日至31日,湖北日报“特别关注”版推出了“关注‘第三学期现象’系列报道”。这组报道灵活运用了多种新闻体裁和表现手法,如消息、新闻分析、深度报道、精确新闻、大特写、表格报道、小言论、读者来信、资料链接、问卷调查、图片等形式。图片与表格:增强新闻的视觉冲击力这组报道开篇时,采用了两幅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其中压题照是一幅“湖北科教大厦院内一培优班正在上课”的图片,读者一眼就可看到:几十个学生将一间教室挤得满满的,一名教师正侧着身子,用右手食指指着黑板上的字符讲课,角落里还有几位家长在听…  相似文献   

10.
“电视经济报道”,是指电视媒体把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提供给观众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故事情节”,是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赋予新闻报道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其目的是扩展文学视角,凸显电视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传播效果。要增强电视经济报道的引导力,关键是要实施新闻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战略。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剥离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12.
一、党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舆论监督报道,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管道和桥梁。按说,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受到读欢迎的。然而,我们的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并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要把好关、把好度,进行有效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让绿色洒满上海传媒—评沪上三报的生态环境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涵 《新闻记者》2002,(9):24-25
一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上海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前提。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正日益成为上海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量化考察和研究新闻媒体关于生态环境报道的新闻与评论 ,可以发现 :一 ,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 ;二 ,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 ,市民对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参与程度。总之 ,媒体对生态环境的报道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官员、公民及新闻从业人员环境意识的一把标尺。《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传统上是沪上有代表性的三份纸质媒体。这些年它们在反映、促进上海生态建设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14.
李厉 《新闻界》2006,(3):135-135
新闻摄影是利用新闻照片和文字向读者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与单一的文字报道相比,新闻照片更加直观和一目了然,因而在传递信息时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一幅好的新闻照片,除了它的主题首先必须具有新闻价值外,画面瞬间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纵观美国普利策新闻摄影获奖照片,无论是英国记者迈克·韦尔斯的《乌干达干旱的恶果》,大卫·利森和谢丽尔·迪亚兹·梅耶尔的《告别战友》,还是2005年《旧金山纪事报》记者迪恩·费茨莫里斯拍摄的伊拉克男孩把笔绑在被炸致残的胳膊上书写的照片,都可以看到,在体现新闻事实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在戏剧舞台上,人们往往把一部长戏分为早轴、中轴、压轴。就好像一幅长卷国画,刚展开的为早轴,中间的为中轴,在中轴后面、排在倒数第二的,通常称为压轴。压轴戏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幕。如果将新闻舞台比作一场大戏的话,纸媒新闻的"早轴"应该是"时政新闻","中轴"应该是"经济新闻"或"经济信息","压轴"的应该是对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影响决策层的高端评论、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引领时代潮流的风云人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不断增强;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的议论备感兴趣;对通过法律的“外在制约”与道德的“内在制约”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呼唤日趋强烈。于是乎,在新闻实践中,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参与性报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不过,在新闻竞争激烈、各种新闻式样不断变化的今天,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参与性报道”,已不是一种固定模式:即先由新闻传媒通过播发新闻或来信,而后再动员和导引受众共同参与深化传播,更多的则是把它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引入新闻的写作或节目的制作。所谓…  相似文献   

17.
工作性报道容易套入模式,写得呆板枯燥,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是,今年5月2日《随州日报》《封山育林引来百鸟鸣唱》的新闻,犹如给读者展现一幅秀美的山水画。读此消息,爽人心脾。 《封山育林引来百鸟鸣唱》,说的是随州市曾都区持之以恒封山育林,使前几年几乎销声匿迹的多种珍稀鸟频频来访的事。这篇新闻语言朴实无华,富有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国的新闻媒介上,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新闻,它们以超时空,大跨度,给受众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经济生活图画,充满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改革开放气氛,虽然它们报道的是经济生活,但其光焰已国徽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在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迫切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报道方式情况下,人们不仅需要一般的经济新闻,也需要从多种角度和采写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9.
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神枪手百米外硬币一击中的》的新闻:在西南某市公安局日前召开的深化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现场会上,一群特警做了汇报演练,除了文字叙述外,这篇消息的大标题下还刊登了一幅《150米外硬币随打随中》的新闻图片。把硬币当作射击物并不合适,与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相抵触。  相似文献   

20.
杨勇 《当代传播》2003,(4):11-12
前不久,中央要求新闻媒体减少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把更多的版面留给基层和群众。这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改进政务报道、提高新闻质量、拓展新闻广度与深度的难得机遇。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进政务报道和提高新闻质量?如何从众多政务活动中挖掘出老百姓更关注、更有价值的新闻?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觉得有必要认真审视进一步改善政务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