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梅:常听年轻父母说:“我的孩子从不乖乖吃饭,究竟要喂他到几岁?”“我已经训练了好久,他还是常尿湿裤子。”“都3岁了还不会穿衣服,不知道收拾玩具,家里每天都像战场。”“孩子脾气太坏。”  相似文献   

2.
不管是哪个省份,每年高考总有一批优秀作文。它们可以获得高分,甚至满分。那么,它们凭什么获得高分,靠什么获得满分?它们到底“优”在何处,“秀”在哪里?谋篇机巧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要想成为高考优秀作文,首先必须“优”在谋篇上,“秀”在布局上,必须“优”在机智上,“秀”在巧妙上。也就是说,必须“优”在精心构思上,“秀”在“亏他想得出”。比如高考优秀作文《青春从40岁开始》,就别出心裁,相当机智。请品味下列文字:  相似文献   

3.
“文以气为主。”那么好文章究竟应有哪些“气”呢?又怎样为之充“气”呢? 一、引经据典,引出“底气”作文中如能引经据典,文章就会显得很有品位,以至让人惊叹于你的“底蕴”,折服于你的“底气”,从而获得高分。请看2003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杂》的一片段:  相似文献   

4.
范爱农遇难后,他的挚友鲁迅先生为此写了《范爱农》一文,表示了沉痛的悼念。文章里有这样的话:“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是还是自杀。”“我疑心他是自杀。”范爱农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范爱农的女儿、现年七十四岁的范莲子在接受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访问时说:她父亲是被人谋害的。范莲子说,她父亲从小就爱游泳,水性很好。  相似文献   

5.
(一)求知欲强好问:孩子都很好奇,但是5岁孩子的好奇心同3、4岁表现不同。3、4岁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例如,看见什么都要去摸摸、弄弄。5岁幼儿则还要追个究竟。他不但要问“是什么”,而且要问许多个“为什么”。如果给3岁孩子讲故事,说“那个人是坏家伙”,孩子知道那个是坏人,也就不再问什么了。5岁孩子则不同,他们还要问:“他做了什么坏事?怎么坏?”5岁幼儿的好奇心已经开始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这使许多老  相似文献   

6.
不管哪个省份,每年高考总有一批优秀作文,它们可以获得高分,甚至满分。那么,它们凭什么获得高分,靠什么获得满分?它们到底“优”在何处,“秀”在何方?谋篇机巧。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要想成为高考优秀作文,首先必须“优”在谋篇上,“秀”在布局上;必须“优”在机智上,“秀”在巧妙上。也就是说,必须“优”在精心构思上,“秀”在亏他想得出。比如高考优作文《青春从40岁开始》,就别出心裁,相当机智。请品味下列文字:“你只吃鱼,营养能均衡吗?蔬菜中维生素多,你得多吃!”我在心里拍案叫绝,两个专业术语被我妈用得恰到好处。为此,我虽不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本已考上本科线的考生不到学校报到,而是重拾课本,回到复读班继续未圆的重点大学梦,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高分复读”,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相似文献   

8.
“小?19岁了还小?想当年我19岁就有你大姐了。”“咋的不能跟那时候比?你老爸我活了这么几十年了,还能没有你知道得多?就现在,咱村19岁结了婚的人有多少?”“吃啥苦了?儿媳妇娶进门,胖孙子抱上了,我乐还不够呢,能吃啥  相似文献   

9.
不走平常路     
马方 《少年文摘》2011,(7):84-87
18岁,他获得发明专利,有人出3000万元购买,被他拒绝;19岁自己创业,投资30万元差点血本无归;到现在21岁,刚上大三,已卖出上百万只灯泡,并将LED灯泡卖进了上海世博会;2012年,这种LED灯泡将点亮伦敦奥运会。这个叫王博豪的"神奇小子",究竟有什么能耐?  相似文献   

10.
快乐加油站     
尴尬老师看到维利不用心听讲,老师决定提醒他注意。“维利,”老师严厉地说,“假如水以每5秒2升的速度从浴盆排水管中流出,土豆由一月份的1角6分1公斤提高了60%,那么我多大了呢?”“30岁,小姐。”维利脱口而出。老师显得十分尴尬:“很对,维利。但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不难,小  相似文献   

11.
幼小的宝宝常常对他喜欢看的图画书,一翻再翻百看不厌,大人常会怀疑地问:“他真的这么喜欢看书吗?”“他到底在看什么?”“宝宝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图画呢?”  相似文献   

12.
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有哲人说过:18世纪发现了儿童,19世纪发现了妇女。时代进入了21世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口号也喊了20多年,中国的中小学生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本期发表的3篇文章,从不同视角作出分析,其相同点是都在疾呼:救救孩子!然而,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夫子云:“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他,能不叫他劳苦吗?忠心于他,能不教诲他吗?)孟夫子说得更直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本刊愿就此“教育生态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欢迎摈弃空话的田野调查和切实可行的对策倡议。  相似文献   

13.
虽然年仅17岁,却身负数罪而被捕,铁窗内,一个少年犯在思索:是谁把他送进高墙?他,叫姜洪波,1977年6月19日出生在海阳县赵疃乡石人夼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以后,他以“香火”继承人的身份,受到了全家人的宠爱。光阴如梭,转眼间,他在父母的“掌心”中长到了8岁,尽管他  相似文献   

14.
小泽仍处于妈妈离世的悲伤中。机器人金乙陪他坐在悬浮房里,看着窗外飘来飘去的白云。“人死后究竟会去哪儿呢?”7岁的小泽问。“有很多种说法。”金乙一边筛选问题的答案,一边琢磨该如何安慰他。  相似文献   

15.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脑瓜聪明,就是不爱劳动。儿子长到15岁时,鲁班问儿子:“你想干什么活儿?”儿子说:“种田。”鲁班于是送儿子去干农活。只干了一年,儿子回来了。鲁班问他:“怎么不干了?”儿子说:“种田太累。”第二年,鲁班征求儿子的意见,又送儿子去学织布。只干了一年,儿子又不干了。鲁班问他:“为什么又不干了?”儿子说:“织布这活儿,把人给忙死了。”鲁班问儿子:“你究竟想干什么呀?”儿子想了想说:“跟您一样,当木匠吧!”鲁班把儿子交给他的大徒弟当学徒。不料,儿子只干了一年,又不干了。鲁班问…  相似文献   

16.
扫描     
两神童被“责令退学”日前,两起“神童退学事件”相继被媒体曝光: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的魏永康,19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的王思涵,却因为多门成绩0分,也被学校“责令退学”。魏永康2岁掌握了1000多个字,8岁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在大学4年里,魏永康的妈妈曾学梅一直都在学校陪他。17岁的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这一次魏妈妈不能跟在他身边,魏永康离开妈妈后,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魔鬼交易     
一个21岁的女孩究竟有多少资本?她先“赌”上了学业,又“赌”上了肉体,最后“赌”上了自由……  相似文献   

18.
一位17岁的高二女生竟然对杀人恶魔产生敬爱之情,她还强调说,她爱张君决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后,才发出“爱他”的心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双周快报     
时评高校自主招生为何遭遇尴尬晏扬今年浙江和江苏省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遭遇令人意想不到的尴尬:生源质量明显下降,高分考生不辞而别,自主招生招不满。原因有二:一是很多中学推荐的学生并非学习成绩拔尖者,自主招生的生源整体质量不高;二是一些高分预选生临时“倒戈”,另攀高枝,没有按照原先的约定填报志愿。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意图究竟何在?高校自主招生是否应该只把眼睛盯在高分考生身上?自主招生政策原本讲求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陷入人为设置的怪圈,没能走出“惟分数论”的泥沼。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称这是坚持“宁缺勿滥”,笔者认为各高校的人才观念需要转变,选拔人才的思路有待拓宽。——2003年8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的广东高考英语评卷工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阅卷结果显示我省考生书面表达题得分不到12分,究竟考生普遍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在书面表达中拿高分?笔者根据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从我省考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下五个高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