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利于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结合,为了有助于广大读者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中一些主要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全面了解,本刊决定从本期开始,就有关学校课余训练竞赛、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升学体育考试及快乐体育等问题,邀请有关学校体育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进行专题研讨。研讨的范围包括各专题所涉及内容的性质、作用、精神实质、背景材料、来龙去脉、各种观点、不同评价、对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与对策、发展走向等。热烈欢迎广大读者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稿参加讨论。来稿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专题研讨稿件”字样。  相似文献   

2.
1 前言随着社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深化,办高水平运动队成了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实践已证明,该项措施立竿见影,迅速提高了高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对深化教育系统各级学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更好地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具有重大意义;对发挥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职能,提高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也有积极意义。然而,如何办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不再是认识上的问题,而是实践方法上如何创新、制度上如何完善的问题。因此,怎样真正地提高高校的运动技术水平?采取哪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怎样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张金春 《体育世界》2010,(12):16-17
田径运动训练是中小学课余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组织和开展好此项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使其健康的发展和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首届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在经过长期的项目分析、市场调研、缜密策划之后于2006年10月1日拉开了帷幕,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排球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大学生排球联赛的推出,可以很好地显示当代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丰富学子们的课余生活,扩大青少年群体中的排球群众基础,推动我国高校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锻炼队伍。更重要的是推动大学院校为排球职业联赛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 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事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特别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必将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因此,怎样才能正确地处理好课余训练与竞技训练的关系,把握其发展的时代脉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余训练与竞技训练是统一体中两个互动的层面课余训练是竞技训练的主要补充。竞技训练是实现竞技运动和金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由解析"体教结合"的概念入手,探索"体教结合"的由来与发展,揭示"体教结合"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提出构建"体教结合"新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顺义县属北京市远郊县,全县的中小学生11余万人,中小学校的体育器材配备按有关要求,已全部达到一般标准。几年来,全县的中小学校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推动群体活动的基础上,坚持教体结合、学训结合的课余训练体制,使全县中小学校的课余训练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为农...  相似文献   

8.
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社会调查、座谈和论证,就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方式、课程设置及办学途径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都需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都是经少年、青年到成年,从业余、体校到专业这多年系统训练成才的。所谓衔接训练就是指运动员从业余到体校到专业队之间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就是一个运动员从原教练的训练到另一个教练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衔接的好,时间可能是较短的,今后的发展会比较顺得的。如衔接的不好,有可能是较长时间的不适应,甚至会出现不良情况或过早夭折。因此,我们就注意这一环节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高水平竞技运动与高等体育教育的新结合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高水平竞技运动与高等体育教育相结合对于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解决他们因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高水平的训练和就业难的现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在回顾竞技运动发展史和重新认识的竞技运动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要突破过去体工队办体校、办竞技运动学院的局限,提倡优秀运动队与高校,特别是与体育院校联办,逐步建立成以“夺标育人”为中心、以训练和教育为侧支柱、以管理体制改革为横梁的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1.
1 抓好基础工程 所谓抓好基础工程即抓好基层的训练工作和基层的设施建设问题,它是全省竞技体育的起点和基本点.所有优秀选手的成才历程,都是经过启蒙教练的初训,才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颠峰的.每位体育工作者都应该意识到这个工程的重要性,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具有伯乐的眼力和智慧去选拔好苗子.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条龙”训练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上海市高校“一条龙”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现阶段武术散打运动项目发展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借鉴其它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提出建立健全一整套培养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训练结构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构思。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中央曾强调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家知道。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体育(包括课余训练)就应是三分之一的本,在学校教育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各地区、各学校应按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精神,从自身现有的水平和基础出发,有计划地把课余体育训练抓上去,促进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体魄健全的各种人才,为提高民族素质,建设体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教育之道,贵在育人学校体育是发展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后备人才来源进行探讨。认为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构成结构是:现役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主要来源于省市体工队,高校运动员这种单一来源与构成模式,将不利于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的持续发展。因此,对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后备人才来源多样性的探讨,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课余训练运动员疲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余训练中,高强度、大负荷训练,仍然是训练中的主要手段和显著特点.训练后能快速消除疲劳,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条件,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疲劳产生的原因,外在表现,疲劳消除的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体教结合的现状1、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现状这是目前青少年体育训练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培养基地。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6年的4年中,我国共获得世界冠军361个,其中有90%以上的运动员来自体校;在26届奥运会上我国的16名获金牌的运动员全部来自体校。可见,体校系统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仍起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课余训练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余训练中学生以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作为取向,训练艺术与训练科学相互结合,学习时间与运动负荷处理得当,有助于文化课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均衡发展,处理不当会阻碍学业进步和影响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运动队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结合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运动队“两结合”体制的调查分析,对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体系,训练是学训矛盾的主要方面,安排为高级训练阶段前的文化学习是一个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中等体育专业教育为主体向两头延伸”的“两结合”体制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 目标就是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即活动指向的最终目的。主要目标就是活动所要达到的主要结果和主要目的。它是相对次要目标而言的。管理学认为,如果对活动的主要目标缺乏明确而肯定的认识,活动必然带有盲目性。要明确学校课余训练的主要目标,首先要了解,学校课余训练地位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而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体质。另一方面它又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而竞技体育的首要目标则是造就运动人才,攀登体育高峰,为国争光。那么,学校课余训练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