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月十八日下午,中文系邀请我省著名作家陈冲同志到校谈创作经验.陈冲同志就目前有争论的文学观点、生活观点、人生价值观念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他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由于新生事物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的审美  相似文献   

2.
1926年3月20日在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事件发生后,由于我党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导致蒋介石乘机篡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埋下了大革命失败的祸根。对此,谁应负主要责任,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由于陈独秀推行一条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中山舰事件以后的妥协退让政策,当然应由他负主要责任。也有同志认为,中山舰事件是苏联顾问直接出面处理的,因此,主要责应任由顾问们承担。我认为,共产国际、联共(布)应负主要责任。苏联顾问布布诺夫,鲍罗廷是具体执行者,也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3.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山舰事件前后》中,谈到中山舰事件发生后,3月19日深夜,毛泽东在同茅盾一起找过苏联军事顾问团之后,曾对他说:这几天我都在思考。我们对蒋介石要强硬。蒋介石本来是陈其美的部下,虽然在日本学过一点军事,却在上海进交易所当经纪人搞投机,当时戴季陶和蒋  相似文献   

4.
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四册经过修改后,将在1983年春季开始使用.本册课本修改情况,苏寿桐同志在《锲而不舍,继续攀登——谈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四册修订本的一些情况》一文(刊登在《课程·教材·教法》丛刊1982年第4辑;《历史教学》1982年12期)已作了全面的介绍.本文就第四册修改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一点说明.一修改本对原教材的某些内容作了修改,对有些史实作了订正.关于"中山舰"舰长,依据李之龙的材料作了修改.据李之龙在《三·二○反革命政变真相》一文中记载,1926年3月18  相似文献   

5.
高文华同志,原名廖剑凡,湖南省益阳县人。一九二三年入团,一九二五年入党,是一位对湖南革命斗争历史比较熟悉的革命老前辈,为了征集党史资料,我们专程赴京访问了他。高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详细介绍了他本人的革命斗争历史及许多有关益阳的党史资料,现将高文华同志关于大革命时期的谈话记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我国史学界有一个几成定论的说法 ,即 1 92 6年 3月 2 0日中山舰事件当天周恩来被蒋介石“软禁”了。但经过查阅和分析中山舰事件的有关资料、考察周恩来在中山舰事件当天的行动 ,表明中山舰事件当天周恩来并没有被蒋介石“软禁”。  相似文献   

7.
南天遥奠     
又一颗文学巨星殒落了!我们崇敬的沈雁冰同志,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中国新兴的革命文学事业奋斗了一生后与世长辞。编辑部同志深感悲恸。山遥水远,我们无法送去南国的花圈致奠;只有将我们深沉的哀思,献给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沈雁冰同志的英灵!最使我们难忘的是沈雁冰同志对本刊的支持和关怀。一九七九春,本刊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谈校办产业及勤工俭学问题白榆1995年4月19日下午,我们北京市校办产业总公司和《北京勤工俭学》报一行三人,访问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请他谈谈校办产业及勤工俭学的有关问题。柳斌同志如约在办公室等候我们。首先,我们简要汇报了北京市的校...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虽然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但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也提出了某些积极的正确的建议.我认为,中山舰事件后,他提出将党内合作改为党外联合的主张就是正确的一例. 一,陈独秀改变国共合作形式建议的提出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为了打击中国共产党,篡夺革命的领导权,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得手之后,他又通过“整理党务案”,极力限制打击我党在国民党内的活动和发展,公开迫使我党和无产阶级服从其意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是起而反击,公开分裂;要么妥协退让,俯首称臣.鉴于这种情况,陈独秀认为国共合作不再可能保持下去,就决定选择前者,退出国民党,将党  相似文献   

10.
《北京工业学院》记者就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光荣传统和基本经验等问题,访问了延安自然科学院第四任院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李强同志.李强同志谈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1981年8月20日,正值"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和"全国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同时举行之际,我们有幸拜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谭震林同志.谭老热情接待了我们.他说话和气,精神矍铄,声音响亮.侃侃谈话竟达三个小时之久.我们向谭震林同志介绍,这次会议是以《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思想,一个中心议题是如何进一步认识和确立毛泽东同志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谭老听了认真地说:"这确实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同志在抵制和纠正立三路线中的重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三路线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周恩来同志作为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始终旗帜鲜明地对李立三同志的错误进行了批评和斗争,对停止立三路线的推行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周恩来同志生前从不谈自己对革命的贡献,也不让他的战友和部下记述他的光辉业绩,所以这件事至今还为许多人所不了解,现行的各类党史  相似文献   

13.
天津党史学会于3月12日举行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暨学术年会.会议由副秘书长殷廉同志主持,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魏宏运教授致开幕词,他着重强调了党史工作者坚信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性.他并认为党史工作者应该像马克思那样去学习、去工作、去战斗、去生活,涉猎广泛的文、史、哲、理等各种知识,以便把党史研究和教学工作提高一步,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大会共收到论文二十六篇,其中有五位同志就自己的论文内容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论文拟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小说月报》从1920年1月起新辟小说新潮栏,茅盾是该专栏的编辑.他一边对《小说月报》实行改革,一边精力充沛地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倾力扶植写实文学.不过茅盾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方面的活动鲜为人知,这就是他积极撰文对妇女问题发表意见,并译文介绍外国妇女运动的情况.笔者认为,要理解作家茅盾,必须从多个视点地去看,包括了解还未成为作家的沈雁冰.近年来,茅盾早期有关妇女问题的一些文章被发现,这就给我们的茅盾研究扩大视野提供了材料.虽然这是支流,但只要是流在作家茅盾的研究中就不应该被忽视.遗憾的是现在我还没有能力来论述“茅盾的妇女解放论”,因为,在对茅盾有关妇  相似文献   

15.
这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材.这节教材里有两个课题,一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是《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开始》.前者讲了三个问题,即毛主席这一著作的写作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后者全是小字排印,叙述蒋介石组织反动的"孙文主义学会",积极准备篡夺革命的领导权;制造中山舰事件,开始夺取革命的军权.《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和中山舰事件的发生都是在1926年3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当时国内革命形势和阶级斗争情况怎样?毛主席为什么在"孙文主义学会"出现后或者说在中山舰事件这类事件发生前发表这一文献?毛主席在这一文献中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者的妥协、退让,其恶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如果在学生认识上能解决得好,就能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毛主席的这一文献正是针对当时处在革命运动的高涨与阶级斗争的尖锐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我们在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时,曾到西安访问了杜鹏程同志。杜鹏程同志同我们谈了关于《保卫延安》的创作问题,回来后我们根据记录进行了整理并送请杜鹏程同志审阅过。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山舰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国民党书刊历来污蔑说:这次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倒蒋阴谋”;我党也一直宣称:“这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反革命活动”。事实真相究竟怎样?弄清它,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一、事件前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中山舰事件发生在1926年3月18日至20日,故又称“三·二○事件”。总的来看,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在事件前还是比较密切的,蒋介石也确实以左派面目出现。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前后,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镇压了商团暴动,进行了两次东征,平定  相似文献   

18.
肖▲ 《科技文萃》2001,1(7):21-24
作为党史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几年内跑遍了北京城,曾多次访问党的创建时期的老 同志。据初步统计,从1979年到1984年,先后访问了10多位老同志,共达60多人次。这些老 同志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一向是党史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人物。通过调查访 问,使我们大受裨益,了解到许多极有价值且鲜为人知的史料,学习到书本上无法得到的东 西。事隔20年左右的今天,这些老同志绝大多数先后作古。但他们所留下来的回忆,永远成 为党史研究的无价之宝。我们访问的谈话记录,有不少已陆续在国内各种报刊上发表,也有 一些尚未公布,现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爆发的“中山舰事件”(亦称“三二○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_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党史界对这段历史做过不少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对蒋介石发动这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汪精卫的矛盾发展,则缺乏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先辈。一九二六年国民党“二大”,汪精卫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执行委员,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黄埔军校党代表。蒋介石当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第一军军长,“二大”时以248票仅差汪一票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从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到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完成了他从“左”派到右派直至反革命的转变。他的这几个反革命步骤既有他政治谋略的考虑,又是他阶级本质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夺取革命的最高领导权,在北伐的前夕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赶走了苏联顾问,共产党员被迫退出第一军,逼走了汪精卫。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取得胜利之后,蒋介石坚持“迁都”南昌同武汉国民政府抗衡。蒋介石推翻原定的北伐军事战略,实施东南战略打回江浙老家,在帝国主义和江浙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下,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建立了反动国家政权。这也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当革命发展和他们的阶级利益发生冲突,对他们构成威胁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