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马拉松”是“2015俄罗斯联邦文学年”框架下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推广活动,其主旨在于引导全社会重拾对文学的兴趣、回归阅读,促进社会团结和增强国家认同。该活动有如下特点:营造集体参与的“阅读狂欢”,崇尚平等与公平,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对“阅读马拉松”进行全面考察和剖析,有助于为我国在全媒体背景下开展地区、国家层面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借鉴。图1。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2.
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多年密切关注美国成年人在艺术领域的参与性,自1982年起,定期对成年人群进行专向大规模数据调研和普查工作,至今已开展了5次普查。最近一次普查结合之前的调研数据,系统记录了近30年美国全民阅读活动参与性的发展状况,并于  相似文献   

3.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09,(21):35-36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是美国国会于1965年成立的一个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宗旨是支持和促进新兴和传统艺术的发展,为美国各州居民提供文学艺术作品,指导美国的艺术教育。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是美国最大的艺术资助机构,2009年,该基金会的预算是1.55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不足美国政府和民间全部艺术慈善基金总数的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未来阅读     
《青年记者》2008,(13):85-86
2004年,美国文学基金会推出了一份名为《处于风险中的阅读》的报告。无独有偶,2007年11月发布的新报告升级了这一观点:《读还是不读:一个全国性的命题》,该文将纸质读物的销售造成的纸张浪费与贫穷、卫生保健等社会问题同提,认为这些都是影响纸质读物前途的问题。几乎同时,《新闻周刊》刊发了题为《未来阅读》的封面文章,认为人们在未来丝毫不会减少阅读,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是美国国会于1965年成立的一个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宗旨是支持和促进新兴和传统艺术的发展,为美国各州居民提供文学艺术作品,指导美国的艺术教育.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是美国最大的艺术资助机构,2009年,该基金会的预算是1.5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国民重拾对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并推动国民阅读,俄罗斯继“俄语年与读书年”等一系列专题年后,2015年又在俄罗斯全境举办“文学年”活动.文章通过介绍“文学年”活动开展的背景、活动方案的安排及运作情况,透视俄罗斯在“文学年”框架下开展的阅读促进与实践活动.对于这一专题年活动的了解与认知,将有助于引起我国对阅读文化与全民阅读的关注,给推动全民阅读、进行阅读推广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未来阅读     
2004年,美国文学基金会推出了一份名为<处于风险中的阅读>的报告.无独有偶,2007年11月发布的新报告升级了这一观点:<读还是不读:一个全国性的命题>,该文将纸质读物的销售造成的纸张浪费与贫穷、卫生保健等社会问题同提,认为这些都是影响纸质读物前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亦君 《传媒》2016,(11):16-19
从今年4月份开始,北京就成了一座书香氤氲的阅读之城。4月12日,第六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启动;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北京阅读季开展了近百场“全城尚读”活动,将北京彻底变成了一座“疯狂阅读城”;5月的“阅读+文学”主题阅读活动,将爱阅读的人聚集在文学阅读主题之下,饕餮着来自文学经典的滋养。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共阅读的核心含义在于分享一种全体共有的、基本的文化体验.它是在公共领域进行的,主要关注基本的、全局的和长远的政治文化问题.在实际执行中多使用"one city,one book"(一城一书)的形式,主要流程为社区图书馆或非营利组织提出申请并承担具体组织活动,合作机构进行审核并提供宣传、培训服务,政府基金提供资金的多方合作模式.社区、非营利组织、政府基金在美国的公共阅读项目中缺一不可. Big Read是由美国政府的独立机构"国家艺术基金"(NEA)创立的公共阅读项目,是美国政府为了解决"2004年美国文学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的过半美国人不读文学的问题,而推出的公益性质的服务项目.旨在恢复阅读在美国文化中的中心地位,鼓励人们享受阅读的乐趣,让不爱阅读的人也爱上阅读,使人们重视阅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旭雯 《传媒》2015,(15):25-28
自200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以来,全民阅读活动九年间星火燎原,逐步上升为社会共识和国家战略.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1.
亚基会赠书简析吴春生,沈志强(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国家教委接受美国亚洲基金会赠书活动即将10年。迄今为止,国家教委人文社科图书基金会所属上海外国语大学“赠书分配转运中心”已接受赠书6万种,约86.7万册;赠刊2100种,约19.6万册。赠书受益院校...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它的“新闻性”,体现在“报告”之中;它的“文学性”,则是“文学”二字所特定的。报告文学真实地反映生活,却不是机械地记录和传播,而是借助于艺术手段来再现和描绘生活。一、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体现在艺术构思上。构思,是作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材、提炼、布局(结构)、确定主题等。我  相似文献   

13.
“脸书”是台湾地区对美国全球社交服务网站Facebook的一种称呼。《天下杂志》教育基金会和《亲子天下》杂志,首次对台湾3175名中学生阅读习惯进行“2011青少年阅读力大调查”,调查发现,青少年阅读受升学压力和资讯数字化影响,正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4.
“出版物越多,每一本书的销售量就越少。销得越少,出得越多,多到即使严肃的读者也开始放弃了。”这是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研究院院长柯尔南,在其著作《文学的死亡》中的概括。书中对美国20年来学术界如何眼看文学时代的结束,列举了十分翔实的报告及使美国学术界深感忧虑的预测。这位教授指出:在美国今天的社会中,文学以及一切书籍的遭遇——“首先是很少有人阅读了”。现在美国有60%的成年人不读书,原因是电子媒体的发展,使读书成为“不需要”了,因此  相似文献   

15.
爱写作的人都是从爱阅读开始的。在阅读文学作品上有较大兴趣,有明显的主动性,就算有了阅读意识。继之在写作上有了兴趣,有了冲动,并且能主动成文,就算有了写作意识。将两种“意识”加在一起,便可统称为“文学意识”。 文学意识是在阅读和写作上一种兴趣化了的主动意识。在这里,“兴趣化”是很重要的。 文学活动──不论是阅读或写作,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情感活动,有时甚至是一种情绪活动。单有被写作目的诱发出的主动性,而无被这一活动过程本身焕发出的兴趣,是很难形成纯正的文学意识的。 为了某种目的(正确的或错误…  相似文献   

16.
从第75届国际图联大会及相关活动,比较了若干国家多途径促进阅读的模式,如日本法规模式、德国的基金会模式、美国设立纪念日普及图书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应借助各方的力量和优势,如政府、社会、企业,多途径促进阅读。  相似文献   

17.
从第75届国际图联大会及相关活动,比较了若干国家多途径促进阅读的模式,如日本法规模式、德国的基金会模式、美国设立纪念日普及图书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应借助各方的力量和优势,如政府、社会、企业,多途径促进阅读。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上海市作协、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文学家发展基金会和《萌芽》杂志社开展的“当代青年文学阅读意向”调查结果表明:23岁至35岁以上、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读者,在文学阅读的体裁和题材上,首选长篇小说,哲理性强的散文随笔,当前社会热点的报告文学,以及反映当今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约占八成。 23岁以下的则对中、短篇小说,抒写感情生活的散文、名人明星生活的报告文学比较感兴趣,约占六成;对喜欢看哪个时代背景和所写的人物事件,普遍地选“无所谓”和“不一定”。这些青年的阅读习惯受同学、同事和传播媒介影响的,约占有三成。他们喜欢的作家首推金庸、王朔、席绢等等。他们仍然是文学的热情读者,但已不那么  相似文献   

19.
作者感谢InterPARES项目的资金支持,出资方包括加拿大社科和人文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历史出版物和文件委员会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  相似文献   

20.
推广阅读是科技文化传承的关键。促进阅读基金会(Stiftung Lesen)的推广阅读为德国在二战之后的科技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德国从废墟到繁荣,创造十余年持续增长的“经济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促进阅读基金会的情况,详细总结其推广阅读的实践活动与经验,期望能成为我国推广阅读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