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就够了."读者的感受反映出一个日益表面化的问题,那就是各个报纸的新闻同质化.显而易见,新闻同质化导致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降低新闻传播质量,使报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最后受害的是媒体自身.  相似文献   

2.
席文举 《新闻世界》2008,(8):117-117
我国的都市报现在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比如说同质化,现在的报纸很多,但是广大读者反而觉得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报纸就够了”。  相似文献   

3.
报纸同质化时代来临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特殊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文化产品,每一份报纸都是不一样的,这期报纸和那期报纸也不会重复.因为有这样的特点,普通读者在看报的时候,可能会更看重它的质量.因此,报纸的竞争长期以来表现为内容的竞争棗内容质量的竞争,几乎谈不上什么营销.但是,是不是因为报纸的质量有不确定性,就导致它跟一般产品有质的区别,会大相径庭呢?我看未必.尽管报纸有特殊性,但是报纸同质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相似文献   

4.
报纸同质化严重制约报纸发展。目前发达城市平均每5个人就会拥有一份报纸的情况下,要想让读者选择你,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理由。数份同质化的报纸,读者只选一份就可以了。因此,同质化的报纸必然要带来报纸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侯同祥 《青年记者》2007,(16):78-78
"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就够了。"不少读者觉得在众多不同报纸中读到似曾相识的报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读者的感受反映出一个日益表面化的问题——新闻同质化。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就够了”。不少读觉得在众多不同报纸中读到似曾相识的报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读的感受反映出一个日益表面化的问题——新闻同质化。显而易见,新闻同质化导致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降低新闻传播质量,最后受害的是媒体自身。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市地报,破解新闻同质化难题,是自身提高办报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差异化突破新闻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广东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三大报业集团的各类报纸种类齐全。但广大读者反而觉得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报纸就够了”。面对众多报纸,读者能读到的都是似曾相识的报道,选择的余地不大。这反映了新闻同质化的问题已相当严重。为在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求得生存和发展,各大报社纷纷实行改革。一方面调整读者定位、编辑思想、版面风格和报道特色,树品牌、显个性;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同中求异”,探索以差异化突破新闻同质化的路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新闻采写中走出一条差异化之路,体现自己报纸…  相似文献   

8.
内容的弱化使纸媒同质化现象严重 近几年,报业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出版报纸2137种,总印数367.83亿份。一市一报、一张党报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平常的一个中等城市,白办报纸就能达到六七种:无论这些报纸是怎样差异化地进入市场,但只要存在满足同类读者需求的其它报纸,都会难以避免地陷入同质化的泥潭。  相似文献   

9.
《沈阳今报》从原来的对开20版瘦长型大报改为4开32版小报,包括娱乐、消费,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服务信息,主打大众消费经济,以避免与同城都市报同质化竞争。定位是“做沈阳的第二份报纸”。“第二份报纸”就是侧重某个领域,做专、做深,做出个性。是读者看了其他报纸后还要看的报纸。《沈阳今报》改版的目的只有一个:探求都市报发展的出路,以差异化竞争赢得市场。目前沈城5张都市报每天同题大战,同质竞争,大家以近乎相同的操作手法,主打社会新闻,通过突发事件来夺眼球,抢市场。同时,在沈报集团内部,今报也面临着与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同…  相似文献   

10.
浅论报纸新闻同质化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思辉 《新闻记者》2008,(11):87-88
同质化指的是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这本是一个商业领域的概念,但纸媒体本身具有的产业属性,使报纸也同样具有同质化问题.报纸的同质化是指在共同的报业市场和竞争关系中,一些报纸为了改变自身的落后地位或寻求一条便捷的发展途径而模仿和沿袭已成功报纸的运作模式,导致报纸之间的风格定位、版面设置、目标受众、报道内容、发行手段等都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池澄 《新闻窗》2006,(4):28-29
目前,贵阳报业市场上的三张都市类报纸《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贵州商报》,在国际新闻版面上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前两者,每日的版面数量、见报稿件、版面设计几乎趋近于一致。读者在浏览其中一张报纸后,就认为没有必要再去看另一张了。这不仅体现出报纸自身特色的缺乏,更是降低报纸影响力、影响报纸销售量及广告收入的一大祸首。但是,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要想完全避免同质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尽最大可能避免国际新闻报道的同质化,是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如今,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作为一份报纸,要想摘掉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脸谱”,在浩如炯海的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特色品牌栏目,是公认的有效途径之一。一直以来,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特色品牌栏目,始终是报人无休无止探索、报纸得以不断前进的重要课题,为新闻领域汩汩不绝地注入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党洁 《今传媒》2013,(4):131-131,145
面对报纸问题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国内都市报纷纷走上了向主流化转型的道路.都市报主流化的过程中,其从受众定位、内容选择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同时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过程中又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都市报主流化后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都市类报纸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坚持的自己的特色,采取差异化策略;另一方面也应该着力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提高报纸的质量,也就是做一份有社会效益的大众化报纸,才是都市类报纸的正确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期期报纸的新鲜出版,不应该是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过程,而是办报人思想不断创新的脚步。评价一份报纸的总编辑,其思想高度决定这份报纸的高度。阅读一份报纸后,用不着再和总编辑交谈,完全可以从中领略其思想脉波。《绥化日报》  相似文献   

15.
李梅 《传媒》2019,(13):23-24
如今的传媒行业,内容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同质化,全媒体时代,国家级大报、省级大报和地市级报纸办报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回望同城的几家报纸,头版或其他版面“撞衫”概率越来越大,同一行业的报纸,从版面、栏目设置,到稿件的刊发,相似的内容越来越多,高度同质化的结局就是丧失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让报纸有用     
曾经有人说:"报纸如果能被读者收藏,而不是看一眼就丢掉,便是一份成功的报纸."细细分析一下,报纸之所以能被读者收藏,是因为报纸有用.报纸有用,是因为报纸所提供的信息有用.信息的有用性主要是通过报纸的服务功能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都市报“同质化”是一个老问题了.近年都市报式微、个别报纸停刊,除了外部因素,恐怕与“同质化”有关.一些报纸做了治“同质化”的探索,但是许多做法并没有啥效果,反而影响了报纸的阅读率和经济效益,原因恐怕就在有些“药方”开错了.笔者把开错的“药方”归纳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哈尔滨报业市场上的三张都市类报纸《新晚报》、《生活报》、《黑龙江晨报》,在国际新闻版面上由于受消息来源趋同化的影响,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读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在阅读其中一张报纸后,再看另一张报纸就觉得没有必要了。这一问题若不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加以改进,很难办出有自己特色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短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新闻信息的共享成为一种常态;另一方面,新闻采集手段和内容也日益趋同,这导致报纸新闻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国近代报纸从诞生起,就由作为新闻的“正刊”和文学性浓厚的“副刊”组成,伴随着报纸“正刊”的同质化,副刊越来越凸显出其“异质”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办报者希望通过副刊办出报纸的特色,获得和留住更多的读者.本文通过各地报纸名副刊的“差异化”做法,来探讨新闻同质化时代副刊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世界报业协会发表的《2005年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指出,2005年全世界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实现了双增长;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有70%在亚洲,而且全球发行量最大的10份报纸中,有7份在日本(其中《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中日新闻》排在前五名,《产经新闻》、《东京体育报》分别位列第七位和第十位);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日本报业为什么单份报纸的销量那么大?为什么会在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竟有一批大发行量的报纸群?一、日本国民的同质化使得报业市场整齐单一。近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