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德林生活于封建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动荡时期,一生入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特别有功于隋。在隋朝的统一进程中,从杨坚入总朝政、平定三总管之乱以至平陈战争等的各个环节,李德林于幕后策划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军事行动方略,起到了左右时局的重大作用,是隋朝统一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论李德林     
张兢兢 《文教资料》2013,(36):90-94
李德林是隋初著名政治家,以旧齐士人身份入仕北周,逐渐受到重用,后进入杨坚幕府,为杨坚出谋划策,成为杨坚集团的重要人物.在周隋嬗代之际,李德林在为杨坚夺取政权、平定叛乱以至平陈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统一进程,并且参与了隋初的制度建设,居功至伟.但是李德林始终没有得到隋文帝的信任,十余年间不予徙级,后遭谮竞至贬死.在纷繁复杂的隋初政局中,作为山东士族在朝领袖的李德林,与隋文帝为首的关陇集团在政治理念上存在深刻矛盾,最终导致了其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3.
隋朝初年,统一代替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那么,南北统一由谁来完成呢?本文从隋、陈双方军事策略之得失,论述了南北统一,必然由北方的隋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隋文帝独孤皇后曾对隋前期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废易太子事件上。促成她废易太子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其家族政治权力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5.
论日本遣隋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日本遣隋使来华目的、遣使概况和遣隋使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隋墓出土瓷俑较为罕见,安阳隋墓出土的瓷俑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结合最新考古资料,对这批瓷俑的烧造窑口及其反映的丧葬习俗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隋Yang帝扬广继位后,凭借文帝积累的巨大的民力和财富,对外四处用兵。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后果最严重者,莫过于三征高丽。隋Yang帝于大业八年、九年、十年连续三次大规模的征伐高丽的战争,导致了农民起义、杨玄感起兵和雁门被围等事件的发生。由于隋Yang帝始终自恃国家富兵强,对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大业十二年,南下江都,远离政治中心,终于导致隋的灭亡。  相似文献   

8.
人权与主权之统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已较多论及.主要是针对西方学术界“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观点展开,这为两权关系在实践中的正确对待打下理论基础。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中仍然出现的频繁的侵犯主权、践踏人权的现象说明二者统一思想并没有得到较好贯彻。本文以它们的统一为题,通过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对人权观形成的影响作比较,重申要客观、辩证地理解二者的统一,着重从促进这一思想的实际贯彻及其可操作性来论述。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并由北方政权隋朝完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意识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背景,二是当时南北之间政治军事实力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隋抱朴是《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他是历史铸就的一座苦难的雕像。本文对他患有的“怯病”进行探寻,浅析“怯病”的症状以及患有“怯病”的原因,对隋抱朴的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北朝至隋的个别中高等级墓葬中发现有体量较大的石质仿木结构殿堂式建筑,当定名为石堂。关于其性质和形制来源,学界已有观点多存可商之处。参照考古发现情况与文献记载可知,这种石堂的性质应为椁,其形制直接仿照地上建筑石祠堂。这种葬具的产生,根源在于少数社会中层人员为实现祭祀目的,将墓上祠堂移至地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崇尚佛教的共同社会背景下,陈、隋王朝与智顗的关系是相似的。无论陈朝宣帝、后主还是隋朝文帝、炀帝,对待智顗的态度都没有超出东晋以来形成的帝王与名僧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关系模式。而智顗对于两朝君臣的态度也大体相同,在遵守沙门律仪的前提下,出于弘法化众目的与世俗王权相周旋。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是人的问题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把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按其内在的统一性加以系统地研究,有利于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更富有创造性。二者的统一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实现:一是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寻求人的发展,即以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和活动的积极意义为指导实现人的发展;二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寻求人的价值实现,即全面、自由、充分、协调地发挥每个人作为人的积极作用、积极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新教材的推广,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新课标引领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需要对新教材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开放性综合型越来越强的中考。  相似文献   

15.
齐梁陈隋时期诗坛上存在着古今两种体制的情况,这种古今体分流是唐代古近体分流的前期形态。诗歌体制上的古今分流现象,晋宋诗歌中已经有所表现,在齐梁诗坛上变得更加突出了,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即齐梁声律俳偶、绮靡咏物之体为今体,而汉魏、晋宋之体为古体。在绮艳体中也存在着古体与近体的问题,其中"古意"一类为古体的核心,其创作的基本宗旨在于拟古,可以说是唐代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等人创作古风体的前驱。  相似文献   

1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意味着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给予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7.
郭宪  王鼐  纪念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3):115-118,124
“中庸之道”最早的统一观,来自于对天体的观察。21世纪急需具备“统一”思维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的共识。统一用脑可达思维能力最大化。统一观的教学实践,艺术的教育与教育的艺术,自我完善,创造力培养,统一的教育可达教育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自秦汉至于隋代,武陵地区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央王朝与武陵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武陵地区各民族内部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密切。整体上看来,中央政府对武陵地区的治理原则是以其故俗治,要在羁縻怀柔,能结合武陵地区的实际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如赋税上的宽免,律法上的宽贷,以夷制夷,简选良吏等等。虽然其实质是中央政府在力有不逮之时采取的权宜之策,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改善了民族关系,也促进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与此同时,针对本地区各民族的反抗斗争,中央王朝也采取了断然的镇压手段,甚而荼毒惨烈;在平定之后,往往内迁其部落,安置教化。客观而论,无论是正面的安抚教化,还是反面的武力镇压,实则都加深了民族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19.
"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南通大学学生工作的一大品牌,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励志教育提供了校本教材。本文分析了"莫文隋"志愿精神在大学生励志教育中的功能及价值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能更好的将这一校本教材应用到学生的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圆锥曲线的统一画法和二次曲线的复函图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