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很多云南人纷纷在泰国北部定居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故此,本文主要从泰国本族人对泰北云南人的称呼、宗教信仰、语言以及华文教育的发展变迁来描述这一群体。以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活在泰国北部华人。  相似文献   

2.
泰北,因为"金三角"的存在和近40万华人居住于此而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目光。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落地和中国影响力的提升,泰北华文教育开始受到有关各方的深切关注。目前泰北华文教育需求旺盛,但"供给"问题却困难重重。本文基于实地考察,从历史背景、教育环境、华文教材三方面,讨论泰北华文教育的特殊性,认为泰北华文教育还只是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我们国家政府和汉教人士,与泰北各界华人一起努力攻克。  相似文献   

3.
《湘南学院学报》2020,(1):76-81
利用能够反映"态度的ABC模型"中三个语言态度成分的11个语言特征,考察泰国北部华人对泰语、汉语方言和汉语普通话的态度。总体来看,泰北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最为积极,对汉语方言的态度最为消极。泰北华人的语言态度受教育媒介语的影响最大:接受单语教育的泰北华人对汉语方言的态度较为消极,汉语普通话不作为教育媒介语的泰北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较为消极,可见接触、学习和使用汉语普通话有利于泰国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海水到处,皆有华侨”。据有关资料显示,华人移居海外已有千多年的历史,约有三千万华侨、华人分布在全世界约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华侨、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不同方式的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论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动因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华文教育历史的演进对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见之明,而将经贸、文化同华文教育紧密结合是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华人社团的积极倡导和华人经济的引领示范作用则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师资短缺、教材缺乏针对性以及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也是制约泰国华文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地区是全世界华侨、华人居住最多的地区,也是华侨、华文教育起源最早、最为发达的地区。自进入80年代后,随着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和该地区各国政府对华文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华文教育逐渐走出低谷,呈现一种复兴与向前发展的态势,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7.
华侨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此通过总结印尼的华侨华人政策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影响,从经济层面,包括华商网络、华人社团;文化层面,包括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及挖掘两国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来论述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印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东南亚几个国家(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柬埔寨、越南)华文教育兴衰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背景条件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第二,所在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态度;第三,华侨、华人的呼吁和积极投入。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学习华文、研究中国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太地区蔚然成风。 (一)概况。从1690年印尼华侨创办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学校——明诚书院算起,亚太地区比较正规的华文教育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东南亚地区已逐步形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现共有学校2600多所。(1)泰国。汉语在泰国是第三大语言。泰国华侨华人约600万,占泰国人口1/10。现在泰国学习中文已成为时尚,不仅越来越多的泰文学校和名牌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甚至连一些过去只重视英文的教会学校也开设了中文课  相似文献   

10.
日本华文教育在门本华侨华人社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日本华侨华人子女人数的快速增加,已有的华文教育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远程华文教育应运而生.本文探讨日本远程华文教育热潮的背景,并分析日本远程华文教育的特色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包含知识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和价值教育四项基本内容,这四项基本内容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水平就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汉语教师应该把汉语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不留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汉语言教学经验,从政治责任、教材内容、专业特点这三个方面,就如何使“教书育人,育于汉语教学之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言是汉语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应当高度重视文言的文化功能,把文言教育与提高汉语汉文化的认知能力联系起来,增加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塑造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从语言学家的视角研究语文教育教学问题。在语文教学中,他始终重视语言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注重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这与当今的语文教育理念高度一致。他的语文教学思想从实践出发,结合理论研究,在语法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文言文教...  相似文献   

15.
人格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应该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知识教育与人格培养相沟通,通过对语言、文学以及相关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敬畏之心、对人生与事业的兴趣与理想、对美的感受与爱心,以及独特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养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李少霞 《天津教育》2021,(2):152-154
劳动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势在必行。小学语文不是单独存在的,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源于生活,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小学生的心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关注劳动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着取"言"舍"意"或重"意"轻"言"的失衡做法,必将导致"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两败俱伤。其实,"言""意"互转和融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规律,是语文学习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要求,将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必须通过传授语文知识、丰富生活体验、展示学习过程、适时介入言语、开展综合实践等策略实现"言""意"互转,优化"言""意"融合。  相似文献   

18.
尹丽云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105-107,111
阐释了语文人文性与语文课程的关系,指出了语文教师在其中所起的决定作用。表明了语文教师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专业知识、文学阅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指出了培养途径,从而达成师范生人文性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母语教育的成效,关键是要对语文教育的性质要有正确的认识,对纷繁复杂的语文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应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关系;应以系统观看待语文教育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关系:语言素养的培养是核心,是目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语言素养的条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全语言教育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幼儿汉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全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与最新进展,分析全语言教育理念对发展与改进民族地区幼儿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