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罗兵 《传媒观察》2010,(3):37-38
1982年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被视为传播学正式引入中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被大量急速地引进,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等新闻传媒类专业中,传播学(或称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课程成为必修课,传播学的科研与教学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重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传播学热潮使得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问题成为近年来中国新闻学术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可以说,传播学在我国引进、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引起激烈争论的过程.但遗憾的是,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的探讨,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被学界共同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2004—2006年CSSCI为数据来源,通过被引次数和被引广度两个指标分析,客观地揭示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并针对被引次数指标数据,对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的层次进行划分,希望引导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新著《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最近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52万字,内容有:一、西学东渐:新闻学在中国;二、理论新闻学研究:三、实用新闻学研究;四、边缘新闻学研究:五、历史新闻学研究;六、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七、新闻教育:八、传播学研究:九、港澳的新闻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十、台湾的新闻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十一、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总结与展望。全书材料丰富,观点新颖。  相似文献   

5.
夏长勇  贾雯 《传媒》2015,(11):58-61
从1874年王韬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我国新闻学研究已经走过140年的发展历程.和这个历史进程相比,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新中国前30年,甚至没有正式出版过一本学术性著作,只有一份公开出版的普及性刊物.改革开放后,新闻学学科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闻学是主要研究“采、写、编、评”等实务类知识的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深度与创新性都不够,学术性不强.因此,在1997年之前,新闻传播学一直是二级学科,该专业毕业生或被授予法学学位或被授予文学学位.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京召开,标志着传播学正式被引入中国.传播学在我国的勃兴以及与新闻学的融合,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学术含量不高的新闻学学科.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的专著《20世纪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汉奇作序。全书52万字,分述20世纪理论新闻、实用新闻学、边缘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广播电新闻学的产生与研究历程;阐述新闻教育、传播学究的变迁与成果,介绍港、澳、台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与展望走向21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情况。《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尹立  相似文献   

7.
2018年8月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第四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教授根据会议决定,宣布“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多年来,郑教授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做了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做了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三方面的概述.文章认为,传播学在中国主要由新闻学人士加以研究有一定的偶然性.要求传播学"本土化",本质上建立在与西方传播学"划清界限"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但其实传播学中的不少理论(例如"议程设置论"、"公共领域"等)一到中国就被赋予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一些关于新闻学的研究话题,现在已经被"整合"为传播学的话题,最为典型的是传播真实问题.在方法论上,除了证实研究的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的结合外,更为长远的整合,应该是人文-历史-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论"思维方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舆论史的研究逐渐兴起,但仍很薄弱,重要原因是不被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承认,而作为历史中的专门史也未被重视。对中国舆论史的研究有助于以史为鉴、深刻理解中国当前的舆论环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和扩展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它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应该包括自古至今的舆论历史,而不仅仅是新闻媒介出现后的舆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新闻学"与"传播学"自始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传播学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归入到新闻学科之中,绝大多数院系被命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相关的专业划分与数据统计中,"新闻传播学"也被归入同一类别。[1]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美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后 ,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核心是如何组织、管理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 ,作者列出了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 ,并认为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不会在美国消退  相似文献   

12.
在碰撞中反思--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30余位新闻与传播学知名学者应邀参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座谈会。学者们就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的学科建制、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改革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学科发展走势与建构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  相似文献   

13.
黄经纬 《青年记者》2017,(27):28-29
按学界的共识,中国传播学研究肇始于1982年施拉姆访华.施拉姆给当时的新闻研究界带来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美国主流传播学.但是,师承美国传播学的中国传播学带有先天的不足. 从传播学理论“本土化”到传播学科危机 1.“本土化”由来已久.据孙旭培教授梳理,1994年前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对美国传播学理论“译介-研究-自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的问题被提出.1994年《新闻研究资料》更名《新闻与传播研究》,第一期便发布了“讨论传播研究中国化”的启事,“本土化”开始了系统性思考.同期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新闻学的学科建制.新闻学有容纳其他社会科学的宏愿,而传播研究被认为是其实现宏愿的路径.在此背景下,传播研究面临两个议题:“为新闻学服务”和“传播学理论本土化”.“本土化”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结合传统文化和西方理论建立本土理论框架;其二是以传播学理论回应本土问题(潇湘,1995).往后的“本土化”工作主要是沿着这两个方向推进,但这个夙愿至今仍没有实现,甚至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学引进中国之初到新闻教育三十年后的反思,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关系为名的争论一直持续着,但同一话题下,主题各异.当前的新闻教育反思以传播学为对立面,其中的传播学话语导致了对传播学的误读以及对新闻教育困境自身的误读.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学并不只是美国主流传播学.新闻教育的困境也并不是其他,而是新闻的理想、人文关怀的缺失.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被符号化了.但是,新闻教育的反思也能够推动中国传播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所谓“走出”新闻学,指的是摆脱新闻学单纯的学科框架的束缚,以跨学科的视野,吸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追求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扩展和深化新闻学研究。显然,“走出”新闻学的核心目的是发展新闻学,跨学科的目的同样也是求得多学科的共同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传播学引入中国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就一直为学界所争论。  相似文献   

16.
张永年 《今传媒》2013,(1):125-126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在于: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从研究方法看,传播学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变量分析,实验分析进行研究,提出理论和分析模式。新闻学则更注重的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更多地是通过直观的考察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院系动态     
中国高教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五届五次年会本刊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五届五次年会10月11日~14日在新疆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新闻传播学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界的百余名代表与会。会上,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何梓华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公布了3门2004年的精品课程,它们分别是李希光的《新闻写作》、丁俊杰的《广告学》、蔡雯的《编辑学》;还通报了拟定的“十一五”国家教材建设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材规划的情况。会上,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现状,其主要的研究围绕变革与规范、总结与反思、深化与发展的主题进行的。因而,中国的传播学与新闻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深入、前瞻"的特点。其未来研究将会更多地体现出中央领导的报告的相关精神,更多关注社会现实和公众需求,创新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彬 《军事记者》2002,(1):52-53,55
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是一门探讨传播规律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成为显学。事实上,发达国家在传播事业包括新闻传播上的发达,也与其传播学的兴盛密切相关。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传播学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1997年,传播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列入学科目录,与新闻学同为二级学科,隶属于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2001年,经过学科调整,传播学与新闻学又同时升为一级学科。如今,在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中,新闻传播学所属的四个专业,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都以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构成。基于国际国内的这些发展状况,本刊特开设了这个大众传播学的通俗讲座,邀请清华大学传播系的李彬博士主讲,一共8讲目的在于普及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以提高我们的新闻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传播学既不能取代新闻学,也并未统治新闻学;传播教育也并未伤害新闻教育;相反,通过对传播学的吸取,新闻学将更加完善。因此,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吸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新闻学与传播学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