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词     
正学霸去哪儿: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周昊同学,将《爸爸去哪儿》重新填词,改编成《学霸去哪儿》,在各大校园走红。"我们班上,有个人很酷。学霸当道,谁敢拦路。学霸们一直都在看书,连上厕所都要跑步……学霸,学霸,我们去哪里呀?明天考试到底会考神马?学渣,学渣,你不要再看啦!看完也记不住呀!"众学渣表示,此歌词戳中笑点和泪点。我们说,你说:我们说国庆假期堵车严重,你说是我们路上刷微博聊微信导致的;我们说北京  相似文献   

2.
王郁 《新闻实践》2003,(9):28-31
初闻有《走进美国大报》一书是在今年5月初。报社新上任的副老总对我们说,你们应该去找来看看,里面讲了很多办报的先进理念。我都看了,你们不看怎么行?赶紧去找。跑了杭州的几家新华书店,没有!心里不禁窃喜:大部头的新闻著作见得多了,每每读得头昏脑胀,此书不读也罢。不想读,却偏要你读。那天,路过体育场路上的"晓风书屋",照例忍不住踱进去,一眼就看见书架上躺着这本《走进美国大报》。书价不低,要56元。书店女老板小朱是熟人,开口就说"给你打75折"。既如此,不买不行,遂掏钱、携书回家。没想,一读却读上了瘾,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3.
5月22日,四川地震灾区。在去绵阳的路上,央视记者李小萌遇上了一位挑着担子进山回村的农民,于是有了这样一段“采访“:李:老乡,您这是去哪儿啊?老汉:回家。李:您家在哪儿啊?老汉沙坝子。李:远吗?老汉不远。  相似文献   

4.
59岁的周先生眼看就要退休了,却意外地闹了一场病。几天前,他下班回家,路过十字街口时,看见有个中年农民在卖一只足有三斤重的大乌龟。周先生想:“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么大一只“老乌龟”,如果把它吃下去,肯定胜过“十大补丸”。主意  相似文献   

5.
阿路龟     
《出版经济》2006,(3):36
常常感觉自己就象一只乌龟,背着重重的壳,追逐着日新月异的生活.总希望能有一个朋友和我聊天、陪我附和、同我走在这看不见尽头的路上.所以,当我偶然的邂逅了一只两千五百多岁的乌龟时,我们便一见如故,从此并肩前进.我发现这只乌龟即便能活一万年,它也一样要在路上不停的前进,所以我就给它起名叫“阿路“.……  相似文献   

6.
品味长沙     
两个讲着长沙话的青年哥哥在路上走,他们的前面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胳肢窝里挟着一个讨饭的碗。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赌一碗面,去要那个叫花子自己把那只碗打烂。我当时觉得这赌注像纸变钱一样难。谁知另一个长沙的听了问:“真的赌一碗面?”先前那个长沙的说:“千真万确!”担心赌注不真实的那个说了句“看我的”便小跑上前,到了叫花子身边,右手朝乞丐肩上一搭,他乡遇故知的话语热腾腾地出来:“叫花子哥哥吨,你还有赶回家去呀,你屋里娘老子病得脑壳只剩咯大了”,他边说边将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合起来做成个圆圈。  相似文献   

7.
到福州参加祖国大陆的全国书市,一个出版社的老板开车带我四处跑. "今天下午没活动我就不陪你了,因为我得回家陪陪我娘,让我娘多看几眼."一天中午,他对我说. "好极了."我笑笑,接着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先说你回去陪你娘,又说让你娘看几眼,不说你去看你娘几眼呢?""这不一样啊!"他作出一副很有理的样子,"我把自己的事放下,专诚回去,当然是去陪她,可是我并不想看她,是她想看我,所以我是把自己送回去,给她看两眼."  相似文献   

8.
另一种地狱     
《档案与社会》2009,(5):1-1
一个人死后。在去见阎王的路上,路过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现在把小汽车进入百姓家炒得火热。我问一位炒家,在人口太多,相对土地狭小的中国,人们现在连住房的地皮都难找,大家买了小汽车,晚上停在哪里?上街停在哪里?进机关上班停在哪里?北京现在堵车已很厉害,再增加三倍的车,你看会堵成什么样子?他说不上来。但他又说,北京城里家庭普及小汽车是二十年以后的事,现在是去大兴县、通县买房子便宜,去那里住,他们买上车有放处,进城方便。 新加坡很富有,但是小汽车不多,只三十几万辆。他们千方百计限制家庭小汽车,努力发展公共交通。泰国的曼谷,比新加坡穷,但是大家都想显富,政府也没加以限制,现在有三百多万辆小汽车。  相似文献   

10.
暗黑界食材     
最近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惊觉上当——原来不是童话片。有大神解析说,食人岛上密密麻麻的狐獴,那些即使被老虎捉食也镇定自若不知逃跑的家伙,其实是——好吧,还是说得委婉点——你记得《围城》里,方鸿渐他们去三闾大学的路上,曾在一家店里吃饭吗?伙计拿来一块漆黑的腊肉,上面有白点点在蠕动,店家淡定地对大惊小怪的他们解释:"没关系的,这叫‘肉芽’。"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小沛 《出版参考》2007,(11):34-34
当我们长大到足够以知识去分辨月亮只有一个时.可能也就失去了想象有千百个月亮的乐趣了。 豆芽三岁时,有一天我们开车回家的途中,她望着窗外的月亮跟我说:“妈妈,月亮在跟我们走咧!她要跟我们回家吗?”我笑笑,回答她说:“对呀。月亮看你很可爱,喜欢你了,想跟你回家.”  相似文献   

12.
吴立群 《新闻记者》2008,(10):91-92
2008年5月4日,沪宁高速无锡段发生6车连环相撞事故,事故造成该高速公路半幅路面绵延3公里被堵得严严实实,无锡日报记者获悉后迅速前往采访.途中,记者遇到了另一个情况:许多车辆违规占用应急车道,导致警车和120急救车被卡在路中间动弹不得.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新闻点,便在<"沪宁高速"堵车一小时>报道中提及.  相似文献   

13.
<正>超速与加油我和司机小杨刚到中国驻瑞典使馆工作,领导便派我们出差去丹麦。两人都是第一次出国,人生地不熟,我们都有点儿忐忑不安。晚上,我们开始做出差准备,小杨告诉我,中午去皇后街办事,刚好碰上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每人都得对着一个小仪器"吹"气,当场就有两个司机的执照被扣了。我说:"你爱喝啤酒,咱们路上带几罐啤酒吧!"他笑道:"你要砸我的饭碗?"我拿出了几瓶啤酒给他看,他得意了,原来是允许司机喝的低  相似文献   

14.
第七页回家     
我是一个在一些方面自控能力很差的人,我是说自己是那种一旦想回家就得回家的人。一次,我随大人们去离家较远的另一个村子里看一部浪漫而伤感的电影,电影写的是一对恋人,彼此深爱,一个好像死在了佛罗伦萨,另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15.
多看勤问     
在现实生活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通讯员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见到“热闹”去看看,发现了问题去问问,就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一次,我去医院看病,在回家的路上,看到附近一座大桥上围着很多人。我也跑过去看“热闹”。一打听才知道这儿刚才发生了事。只见一个衣服湿透的农村妇女对围观的群众诉说,这天下午,她们27人去桑干河捞鱼,当大家捞得起劲的时候,暴雨突降,洪水冲下来,把她们围困在大桥下面的一块凸起的沙滩上。幸亏被路过这儿的几名筑路工人发现,及时扛来铁梯相救,她们才安全脱险。听了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条新闻。于是,当场找被救的群众和那几位救人的工人进行采访,回家后我与另一位同志合作,连夜赶写了一篇《筑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中的著名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相似文献   

17.
我不仅根据不同素材选用不同体裁,有时还在同一素材上运用不同体裁写作。1986年7月我在所属中州分店清帐,偶然听说附近有个农民家一只乌龟年年回家探亲舶神奇事情,立即登门采访,连夜以《有情的乌龟》为题写成了消息,这篇稿子在86年7月5日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听父母说:“等你们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颇为不解。一天,父母一早要他一块去地里刨地,年轻人嫌刨地累,撒谎说自己有点急事就出去了。在路上游荡了不久,他遇到一位高人,便向高人请教:“为什么父母老爱对我说‘等  相似文献   

19.
心中的影象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陪魏巍同志去一个单位查阅资料。在驱车回来的路上,魏巍同志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外国记者对历次战役的报道,谈到他对当前新闻和其他一些文体的写作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的看法。他说:“一些外国新闻记者写的东西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较具体、生动、形象,让人看着有兴趣,愿意看下去。当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