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把编辑工作看作是为他人作嫁衣的苦差使,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任何有益于社会的工作都有苦乐两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艰苦的工作,越具有鼓舞人们为之献身的精神力量,越能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欢乐。对于编辑来说,最大的满足是他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特别是被作者看作知音,引为知己的时候。这不是金钱或物质报酬所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文学文本都是作家个人生命体验与其所属的群体文化经验的结合。优秀作家的超拔之处,就  相似文献   

3.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南下,到达中越边境,这时,越南抗法战争正处在严重困难时刻,这年1月,为了取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援助,胡忠明秘密访问中国,同毛泽东、周恩来会晤,就当时国际形势和越南革命问题交换意见,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中共中央毅然决定,承担起援助越南的国际主义义务,经中国政府商定首先帮助越南发动一个边界战役打开局面,开辟从越南通往广西的交通线。  相似文献   

4.
我没有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过 书,也没有聆听过王中先生的授课,但他确确实实是我的老师,他是长我20岁的忘年交。 这段经历,这段历史要追溯到“沉重的1957年”。 主持王中的一次报告 50年代初,刚满20岁的我在南京《新华日报》工作,先是编辑、记者,后来当报社总编办公室秘书,主编《新闻业务》刊物,研究和探讨新闻学理论。1956年春天,王中先生带领一批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讲师和学生在山东《大众日报》考察后,来江苏《新华日报》考察。领导上要我接待,并主持了一次由王中教授主讲的“新闻改革”的报告。当时他从共产…  相似文献   

5.
6.
1909年,朱德从家乡四川仪陇来到云南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这座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学府,朱德与范石生同窗学习,朝夕相处,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范石生向共产党表达合作的愿望范石生(1887—1939),字小泉,号小翁,一作筱泉,云南河西人。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靖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经朱德介绍加入同盟会。范石生和朱德编在同一小组,经常传阅摘  相似文献   

7.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由苏联人出资创办并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名的异国学堂,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曾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的精英,中国政界要员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14日 ,刘士忠拨通了《崇明报》编辑部电话 :“……今天是我5岁‘生日’ ,再次谢谢你了……”。搁下电话 ,这位死而复生的庄稼汉 ,从“不幸的幸运者”变为“幸运的不幸者”的前前后后 ,在我的脑海中联成一片……刘士忠是位年近五旬普通农民 ,家住崇明县竖新镇竖新村。“这5年 ,简直是场梦……”他经常这样絮絮叨叨告诉别人。事情还得从20年前说起。1980年 ,风华正茂的刘士忠靠一手好泥木工活和工地经营本领 ,娶妻生女 ,正抖擞精神勾画美好人生 ,在邻里群中率先起步建楼奔小康。在“荒年不饿手艺人”的农村 ,他是个幸…  相似文献   

9.
一田流,是我国著名的记者之一,认识他,并得到他的指导,确是一件令人值得庆幸的事。 1982年入伍不久,我被调到团里报道组工作。这个阶段,虽然新闻干事带我写了些东西,但起步不大。尽管文章见报了,至于什么叫消息,什么叫通讯却闹不明白。一晃,第二年了。恰好部队开展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战士自学成才,我决定自学新闻专业,并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于我们部队驻守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深处,交通很不方便,方圆百十里没有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与廖元善都曾留学日本,又都嗜书好学,喜爱藏书,曾收藏过大量的中外书籍与字画。他们俩又是情谊深厚的老朋友,郁达夫曾将儿子托付给廖元善抚养十余年,在福建历史上留下了感人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和地方志:郁达夫人文地理意识的初步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在写作生涯中,象郁达夫这样对地方志投入了如此巨大而持久的热情和精力,在现当代作家中乃是极其罕见的.作者试图阐明郁达夫对地方志的大量阅读、援引利用,事实上有力地培养了他对一方土地上人民生活、地理形态和历史渊源的准确感知.而后者恰恰是近年来广为认同的人文地理意识概念的真实命意.  相似文献   

13.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继广州农讲所之后,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两党合办的又一所培养农运骨干的学校。武昌农讲所培养的学生为以后全国各地的农民武装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毛泽东、方志敏在武昌中央农讲所的一段交往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与闻一多尽管关系疏离,交往有限,但是身处于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许多关联。沈从文曾写小说讥讽闻一多,闻一多也曾想写诗讽刺沈从文。  相似文献   

15.
徐盈和彭子冈夫妇有很成功的记者生涯,为中国家命事业做过很多事。他们夫妇都是沈从文的朋友。我因为搜集名人手迹的缘故,看到一封沈从文致彭子冈的轶礼。写信的时间大约是沈从文主编《大公报》副刊的年代,还是流水一样活泼而灵气的语言,说理说事都是那么婉转潺缓,没有丝毫的霸气。“于同兄:得你一信,才知道我信上发了牢骚。你不说我还不明白,因为一写信就随便说说事实的!(写长信成习惯不是牢骚!)”彭子冈是女子,对着一位女子称兄表示尊重。沈从文喜欢写长信是出了名的,这点他在自传中也多次提到,特别是他的两个好朋友胡也频…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编辑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作为创造社的编辑,20~30年代不断转换编辑角色以及40年代南下新加坡做编辑。郁达夫的编辑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贯穿爱国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发挥名人效应,努力扩大报刊影响;倡导"唯真唯美",始终注重稿件质量;尽心编辑工作,富于自我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与闻一多尽管关系疏离,交往有限,但是身处于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许多关联。沈从文曾写小说讥讽闻一多,闻一多也曾想写诗讽刺沈从文。  相似文献   

18.
一凡 《湖北档案》2014,(4):40-42
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时,曾不无自豪地说:"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而一代小说大家沈从文在向文艺界推荐这位学生的作品时,也总是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西南联大拜师1939年夏,年仅19岁的汪曾祺怀揣着已读了多  相似文献   

19.
何以“不足为外人道”? 新闻界前辈、吴郡乡先贤姚苏凤先生(1905—1974)对我谈起他和夏公(夏衍)的交谊,已经比较晚了,那是在六十年代前期,《中国电影发展史》刚刚出版的时候。我登门造访,他从书桌上拿起这部书,说:“总算买到了。”露出高兴的神情。爱买书本是书生常事,何以如此大喜过望呢?大约是他觉察了我的大惑不解,便说:“我和夏衍在电影公司共过事,还约他在《晨报》副刊《每日电影》上写稿子。后来国民党要抓他,我从潘公展那里得到了消息,通知他避开了。——这是跟你随便聊聊的,不足为外人道。”既然“不足道外人”,我就不便多问,因而连“通知他避开”的时间、地点也不曾问及。这倒不是我谨守“交浅不应言深”之义。事实上,深交固然够不上,但是承蒙不弃,他以忘年交视我,也不算怎样泛泛了。当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类事情,还是谨言为是,免得别人以为自吹自擂。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自一九二二年从湘西一个偏僻的山城,独自走到北京,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来,这个具有苗族血统的作家,不仅早已蜚声三十年代文坛,被视为自从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所出现的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而且从那时开始,便超越国界,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国外学术界掀起“沈从文”热。沈从文先生也应美国有关方面盛情邀请,以高龄而赴美讲学,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在国内,沈从文的作品相继出版、再版,受到文艺界和千百万中外读者的高度关注。胡跃邦总书记对沈从文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非常关心,要求有关方面解决他所遇到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